打開名為「檳榔」的綠色膠囊 溢出原鄉的文化傳說
小小一顆檳榔,像是文化膠囊,藏着無數的原鄉傳說與故事。
【圖/文.臺灣光華雜誌】
你知道小小一顆檳榔除了提神之外,可以用來傳達情意?你知道檳榔在臺灣是拉近人際關係的交際物?你知道檳榔可以當作法器?還能占卜吉凶?你知道,檳榔還有更多你不知道的事?
檳榔並非臺灣獨有的物種,其分佈的區域廣及南亞、東南亞、中國南方、太平洋羣島區域,與南島語族聚居之地有高度重疊。在臺灣原鄉部落,因檳榔衍生出的文化更是多元且豐富,在原住民文化中,檳榔是定情物,是藥品,是人神之間溝通的祭品,也是禮物。長年深入部落研究、東華大學民族發展與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楊政賢稱其小小的一顆綠色果實,是包藏着族人集體記憶的「文化膠囊」。
嚼的不是檳榔,是文化
將檳榔籽切去頭部,荖葉上塗一層薄薄的熟石灰,對摺後捲成形如戒指的環狀,再塞入檳榔,檳榔攤的老闆娘熟練地包着一顆顆的檳榔,這是臺灣大街小巷林立的檳榔攤日常。但或許你會好奇,嚼食檳榔在人類的文明歷史有多久了?說來或許你會訝異,考古學家從出土的人類遺骸牙齒髮現,人類嚼食檳榔塊的歷史至少5,000年。
華語的「檳榔」兩字是一望即知的形聲字、外來語,從語源判斷,檳榔名稱源自馬來語Pinang,檳榔的原鄉雖已難以斷定,但是從文獻記載上,該是亞洲大陸的東南沿海一帶或是太平洋的島嶼區。
中央研究院已故學者林富士是國內研究檳榔文化史的先驅,被稱爲臺灣「小歷史研究先行者」,他追着小小一顆檳榔,爬梳古籍中檳榔的足跡;在其著作《紅脣與黑齒:縱觀檳榔文化史》一書提到,檳榔入華的考證早在漢武帝時期,當時漢帝國徵南越(兩廣、越南一帶)後,移來各種「奇草異木」,但檳榔屬熱帶植物,水土不服,移植未果。
此後,透過與南洋、印度洋的貿易交流,檳榔被帶入中原,漢人對檳榔的認識也逐步加深,檳榔的藥用功能在醫書、農書中被記載。到了西元五、六世紀時,嚼檳榔成爲中國南方統治階層的身分標誌。檳榔,這「異域」的土產被當成珍品、禮物輸入中原;檳榔的滋味,包括玄奘、韓愈、蘇東坡、柳宗元、朱熹同樣喜好此道。
在臺灣,檳榔並非島嶼原生種植物,但已與島上的族羣密切相融。記錄400年前荷蘭人在臺灣殖民、貿易的檔案文件《熱蘭遮城日誌》,即有多筆關於檳榔的資料。在《番社採風圖》中,收錄「猱採」一圖,描繪麻豆、蕭壠、目加溜灣等社的平埔族人,擅於攀越,徒手爬樹採椰子和檳榔的情形。
長年投入西拉雅族文化復振的吉貝耍文史工作室,負責人段洪坤聊起以前族人會種植一整排檳榔樹,作爲住家、田地的界址;在清代的土地買賣文獻中,也可見到「檳榔宅」的字眼。在荷蘭據臺時期,檳榔是經濟作物,從文獻中可見,爲因應市場需求,荷蘭東印度公司從中國進口檳榔,從臺灣出口檳榔的紀錄,作爲季節性的調節。
但並非所有的原住民族皆有檳榔文化,檳榔是熱帶植物,主要分佈在臺灣南部的淺山區與東海岸,區域內的原住民族,如排灣族、阿美族、魯凱族、達悟族等,檳榔在其文化中有重要角色。
這一番歷史縱深的追究,檳榔的文化路徑,讓人感嘆,檳榔,「其用大矣」!
檳榔是藥材,也用於食補,圖爲藥燉食補檳榔雞肉鍋。 (外交部圖庫資料)
藥用植物,去瘴癘之氣
檳榔的醫療功效,很早就被人們發現利用。楊政賢說:「檳榔一開始該是功能性的,後來才被賦予文化性。」
他說起昔日唐山過臺灣的故事,「十去,六死,三留,一回頭」,是形容先民渡海來臺的兇險;但是成功抵達臺灣的羅漢腳,又馬上面臨水土不服的問題。臺灣是海島型氣候,溼氣重,於是順利渡海的漢人學着平埔族吃檳榔;吃檳榔會瞬間發熱、冒汗,能排出體內的溼氣,要讓身體快速適應環境,吃檳榔是一種捷徑,久而久之,變成一種習慣。
至今臺灣婚禮的習俗中,聘禮中常會有一整串的檳榔,習俗解釋是「多子多孫」之意,但楊政賢認爲,這應該有受平埔族的影響。
阿美族的情人袋,或以檳榔袋稱之,是阿美族的定情之物。
檳榔加荖葉:愛情的滋味
要如何解釋檳榔的滋味?單吃檳榔籽的話,口感粗澀,加上荖葉吃,又添一味辛辣感,昔日會再混入蚵仔殼磨成的粉(石灰)一起食用,吃起來就不會澀,反轉成甘甜。這甜、澀、苦等諸般滋味一齊自喉頭衝上腦門後,會覺得心跳微微加快,全身開始發熱,那是檳榔鹼起了作用,檳榔「提神醒腦」的效果,就來自於此。
許多部落就用這豐富多變的滋味來形容愛情。楊政賢隨興講起阿美族一段悽美的檳榔神話。古早時,有一對戀人因相戀不成而殉情,殉情的地方長出了一棵檳榔樹,在檳榔樹上攀爬了一些荖葉,形如生死相守。後人拿了檳榔配上荖葉吃,發現結合了酸甜苦澀,就像愛情那難以言說的滋味。因此,檳榔在阿美族的文化中,也成爲愛情的隱喻。
檳榔也是阿美族男女間的信物。阿美族的豐年祭,最後兩天有一晚是情人之夜,部落男性會揹着情人袋在廣場跳舞,這時部落的媽媽會打量,物色着部落裡的男性,在祭典中是否樂於勞動、熱心投入公共事務,會建議女兒把檳榔送給吃苦耐勞的男性,與其進一步交往,這就是「夫從妻居」的制度,受歡迎的男性,他的情人袋會被裝滿檳榔。
「女生送檳榔給男生,就代表我『超』喜歡你的,因爲是表白的信物,所以檳榔不能亂送呦!在阿美族之間是這樣的。」楊政賢貌似警告玩笑地說。
楊政賢解釋,對阿美族來說,檳榔是愛情的滋味。
禮物:檳榔的社會功能
長期投入蘭嶼達悟族研究,楊政賢指出,檳榔是一種符號,「如果去到蘭嶼的朋友家,主人沒有把檳榔盤拿出來,那代表他不把你當朋友,不歡迎你的意思。」端出檳榔盤,不是包好的,而是一顆顆的檳榔籽,旁邊有荖葉或荖藤,再加上一罐石灰,大夥兒圍着,一邊DIY,一邊聊天話家常。「如果主人把檳榔盤收走了,那也形同一種逐客令。」
現在,檳榔在自家巷口就能買到,但對老一輩的長者來說,「檳榔的滋味也是時間的滋味」,楊政賢解釋,以前吃檳榔,要去找檳榔樹,去山上砍荖藤,然後把貝殼磨製作成生石灰,這樣一輪下來,吃到的時候,眼淚都快掉下來,這一口是經過許多努力才吃到的,也因其得來不易,是珍貴的象徵,拿來做爲餽贈、招待的物品。
段洪坤解釋,檳榔是西拉雅族人跟祖靈溝通的物品。
檳榔:人神之間的信物
身爲部落祭祀家族的祭司,段洪坤說:「檳榔(西拉雅語Abiki)是我們跟祖靈溝通的物品。」西拉雅族至今仍保存着祀壺的祭祀文化,以阿立祖(Alid,西拉雅語的祖先、祖靈之意)爲信仰核心,部落裡保有信仰中心暨議事聚會場所——大公廨(kuwa)。
「每個月初一、十五,或者你想跟祖靈詢問、說話的時候,就可以帶着檳榔和米酒,到公廨來。」段洪坤脫了鞋,進到公廨,手持檳榔以跪姿跟祖靈說話、祈願,將檳榔置於祖靈瓶前,再以米酒滴在檳榔上,代表跟祖靈一起喝酒,然後含一口米酒,噴向祭壇前方、後方,象徵跟現場其他的靈一起分享酒,這樣的儀式稱爲「三向」(西拉雅語san-hiang)。
除了一顆顆的檳榔,在祭典上會用一整串的檳榔,作爲神職人員的法器,段洪坤比擬,就像是漢人的桃花劍一般。還會將檳榔切半作爲占卜用。段洪坤說,在他阿公的時代是丟出一把檳榔,從圖像去判讀意思,但這項傳統沒有傳承下來,現在用的方式類似民俗的擲筊,不過,文化本來就會互相借用參照。
採訪的時節,剛好臨近吉貝耍西拉雅族夜祭與孝海祭(農曆九月四日及五日),段洪坤說明,每天傍晚各家族要練習「牽曲」(由頭戴花環的部落婦女雙手交叉圍成圓圈,踩着舞步吟唱「牽曲」古調,以答謝祖靈的庇佑,亦有祈福意涵)給祖靈看,頭上會帶着裝飾了檳榔花的花環,在練習前也都要先奉上檳榔。因此公廨裡,祀壺前檳榔堆如小山高。
祭祀過的檳榔,不能隨意丟棄,會丟到屋頂,或者人或動物踩踏不到的地方,「因爲有如此的信仰關係,檳榔對我們族羣來說是神聖的植物。」
「孩子們從小就是拿着檳榔到公廨裡面拜拜,這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也形成了部落的認同。就算沒有嚼食檳榔的習慣,但是還保存在日常的信仰儀式裡使用,這個文化就不會斷。」段洪坤說。
深入探究檳榔在原住民文化中的角色,檳榔這顆小小的「文化膠囊」,藏着的故事可多到說不完呢!
諳曉臺灣樹木知識的原住民,料理善用各種在地香料,如圖中帶有辛辣氣息的山肉桂。 (林旻萱攝,蕭郢岑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