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訪談 | 海派藝術名家汪家芳:爲人民城市創作時代“大畫”

汪家芳

一座城市若能讓人不由關注身邊的所見所聞,即爲魅力的體現。

城市裡的一幢幢建築就像一座座山峰,拔地而起,慢慢長高。這衆多‘山峰’標誌着中國正與世界走得越來越近,但同時,城市發展越是快,人們越是需要在喧鬧中找一方精神的自留地。

《武康大樓》

從大氣開闊的吳淞口國際郵輪港,到晶瑩剔透的長灘音樂廳,從繁花滿樹的顧村公園,到古樸秀麗的羅店古鎮……新近煥新的寶山區文化館正在舉辦"大美寶山"系列優秀美術書法作品大展,海派藝術名家汪家芳的城市題材新作——一連八幅國畫《寶山八景》成爲焦點。"沒想到我們身邊就有這麼多好去處!我們的城市竟然這樣美!"前來觀展的不少附近居民連連感嘆。

汪家芳是土生土長的上海人,站在自家客廳的落地窗前,便能看見蘇州河悠悠流淌,他坦言這是讓自己心安的所在。家中大大的畫臺上,平鋪着他剛剛完成的國畫《百年輝煌——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160年》,濃縮着"老字號"醫院的過去、現在和未來,讓人不禁對現代醫療給百姓生活質量帶來的改善充滿遐想。

近年來,原本以中國傳統繪畫中山水畫見長的汪家芳,將重點漸漸轉向城市題材,用手中的畫筆,畫時代的"大畫",爲身處的這座人民城市代言。這樣的畫,超過15米的巨幅,就多達9幅。更有數百幅作品,溫情描繪城市的各個側面,尺幅不算大,意義卻擔得起"大"。從出生到成長,進而爲申城發展深情放歌,超過一甲子的時光,使汪家芳對上海這座城市愈發心生眷戀。

人民視角打開城市取景框

系統性爲上海這座城市留影,汪家芳是從一系列委約的主題性鉅作開始的。然而謀篇佈局之初,他就帶着身爲城市一員的人民視角打量上海,刻意避免這類創作的空洞或概念化。

第七屆進博會開幕在即,汪家芳廣爲人知的那幅7.5米×5.5米的大畫《上海》將再次高頻"出鏡",詮釋新時代上海之風采。完成於2018年的這幅作品,是他爲首屆進博會專門創作的——首屆進博會舉辦前夕,賓客盈門,有人提出,作爲主要接待場所的西郊賓館外賓接待大廳,需要換一換背景牆上一掛就是十幾年的傳統山水畫了。

從充滿上海風情的石庫門建築起筆,汪家芳找到了畫《上海》的靈感突破口,把上海的歷史發展和城市變遷濃縮在巨幅畫作中,徐徐鋪開。小時候,汪家芳就住在上海的石庫門老房子裡。這是充滿煙火氣的地方,有許多人的生活記憶,也承載着這座城市的歷史和文脈。創作過程中,他也曾在魚肚泛白的拂曉時辰,或五彩繽紛、燈火輝煌的夜晚,甚至月明星稀的午夜時分,徘徊在中共一大、二大、四大會址等標誌性石庫門建築周圍,以及太平橋地區修繕一新的上海新天地等新式石庫門街坊,一遍遍回味品鑑,流連忘返。畫中,金色的梧桐樹,掩映着錯落有致的石庫門,構成第一視覺印象。更多的標誌性景觀,如開闊的黃浦江、高樓林立的陸家嘴,作爲遠處的天際線出現。凝視着這幅畫,就彷彿坐在石庫門的弄堂口,看風雲際會,人間煙火,在豐收的喜悅裡,過着踏實而溫暖的日子。汪家芳說:"這正是我心中的上海。"

2020年汪家芳爲慶祝浦東開發開放30週年創作9米×4米的《浦東》,同樣融入來自人民視角的真情實感。畫中,隔着黃浦江遠眺陸家嘴的視角與汪家芳早年的記憶重疊了。他還記得,上世紀80年代之前,放眼朝浦東望去,基本上全是稻田、蔬菜地、棉花田與農舍的錯落組合,連馬路上的小汽車也是稀有之物。創作過程中,他每多一次浦東實地寫生,就多了一分對於浦東速度、浦東激情的理解,他也正是將這份由觀察得來的速度與激情在畫面中淋漓呈現,感嘆"如果沒有導航儀幫助,我這個老上海今天來這裡轉悠,說不定會迷路"。

《嘉定》

11米×2.9米長卷《嘉定》,是汪家芳2022年的作品,將州橋老街、法華塔、匯龍潭、嘉定孔廟、秋霞圃等老牌標誌性景觀與近年來新建落成的嘉定圖書館、保利大劇院、規劃展示館、"我嘉·鄰里中心"等融匯於一卷,鋪展開人民城市宜業、宜居、宜樂、宜遊的迷人圖景。畫面中央正前方,是一灣光亮通透的潺潺活水,突顯遠香湖這一上海西部最大人工湖的魅力景色。面對畫面,彷彿就能感受到遠香湖撲面而來的清風,嗅到荷花的馨香。

嘉定是汪家芳的家鄉。孩提時每年寒暑假,父親總會把他送到嘉定。也因而,汪家芳創作這幅畫,懷有一種特別的自豪感,特意以彰顯城市間的山山水水,映照經歷日新月異發展之後的嘉定新城遠香文化源。他坦言想讓觀衆透過畫面之"景",直入畫面主旨之"本"——人民城市爲人民,把城市最好的資源留給人民,爲人民提供和諧安詳的幸福環境。在汪家芳看來,人們需要美麗景觀來滋養心靈,而生活愜意悠閒,激發向善向上的動力,正是人民城市理念的生動寫照。

最近一兩年,汪家芳的城市題材創作,更多的是一系列體量適中的作品,以更爲親切的視角打開城市斑斕多姿的取景框。他用畫筆勾勒"四葉草"國家會展中心的豪邁,"鸚鵡螺"上海光源科學中心的氣派,自貿區"海鷗門"的開放,洋山深水港衆多塔吊的繁忙,也捕捉梧桐樹下小馬路的靜謐,石庫門裡弄的煙火氣,錦江樂園摩天輪的溫馨,城郊桃花朵朵開的朝氣。今年,他還終於畫了一回蘇州河,自家樓下的蘇州河。畫中,半馬蘇河郵輪碼頭上的艘艘遊船,漾起蘇州河畔越來越美的風景,也漾起人民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藝術表現手法上,這些作品呈現出一些可喜的新嘗試:以更爲自由靈動的水墨,創造更有意趣的精神空間。

文章轉載:[lx1.zgyjjyzb.net)

值得一提的是,畫現代都市景觀,汪家芳不一味表現"新",亦頗爲注重和百姓過往發生過連接的"舊",畫林立的高樓,也試圖留存城市中潛藏的歷史積澱、文化脈絡、生態肌理。爲什麼今天蘇州河兩岸很多創意園區成爲網紅打卡地?汪家芳說,人們追溯的其實是蘇州河原本的一種風情,衆多工業遺存勾連起蘇州河沿岸更多的原生態文化。蘇州河畔某些或被忽略的風景也被他悄悄儲存進創作素材庫,例如某個重要灣頭屹立着的消防總隊,儼然城市衛士,默默守護這座城市,守護着城市中的人民。人們最終從汪家芳畫作中看到的城市圖景,不一定能在現實中找到嚴謹的對應。選擇哪些建築、景觀、點位入畫,如何組合、串聯,藝術家都運用了藝術加工,疊加了情感和人文的濾鏡。

文章轉載:[hhug1.yylnz.com)

"城市山林"讓人詩意棲居

文章轉載:[dr1.yuyaoad.com)

"一座城市若能讓人不由自主關注身邊的所見所聞,即爲魅力的體現。"汪家芳笑言。而他自己,顯然爲這樣一種魅力"上頭"。今天,在畫過無數上海故事之後,汪家芳依然堅信,這座城市有太多有待挖掘的寶藏,"藝術家創作城市題材,一定要走出去,去體驗,去感受,去發現"。作爲本地畫家,他認爲自己也有責任、義務挖掘上海的方方面面,用作品傳遞城市之美、城市與人的共鳴。

文章轉載:[zb1.zgsyb2b.com)

在汪家芳看來,藝術總要承載些什麼。今年他兩度到巴黎參加中法藝術交流活動,在盧浮宮、奧賽博物館等藝術殿堂見到了不少描繪巴黎這座城市的名畫,如德拉克羅瓦《自由引導人民》、莫奈《巴黎蒙特吉爾街》、盧斯《聖米歇爾碼頭和巴黎聖母院》。儘管這些作品距今百餘年,所處時代、城市的鮮活氣息或精神特質卻撲面而來,令他印象深刻。汪家芳認爲,置身社會大環境之下的藝術家,無論技術成熟與否,都應竭力爲自己的時代、城市留下些什麼,表達自己對於當下的關懷。與此同時,藝術家天然具備這樣的優勢,他們通常頗爲敏感,易於捕捉身邊發生的點滴變化。

文章轉載:[vlo1.yunkan8.com)

《浦江之聲》 (本文畫作均爲汪家芳國畫)

文章轉載:[rv1.yszpx.com)

今天的藝術家,正面臨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汪家芳一直在思考,該如何不負這樣的大機遇,捧出跟上時代的精品力作。在以人民城市爲題材的創作中,他不僅想描繪直觀的容顏,更想將時代的精神賦予畫面,將對上海的愛付諸筆端。清代著名畫家石濤提出的"筆墨當隨時代",是汪家芳頗爲贊同的一句話。他深知那不是口號,而需要技法、思想等維度作爲支撐。汪家芳專事中國畫,任水墨在宣紙上滲透,水、墨和紙之間產生一種奇妙的接觸,形成無窮的變化。這是水墨畫的韻味,也蘊含着中華文化的精神內涵。他所探索的,是如何用中國畫獨特的視覺形式爲上海創作時代的"大畫",開拓中國畫城市表達的新境界。

文章轉載:[nfq1.youngyu.net)

在爲城市造像的過程中,汪家芳坦言不時獲得了對於城市的新認識。說起上海石庫門建築歷經的幾代演變,他如數家珍:"早年的石庫門建築帶有江南民居風格,屋頂建有‘老虎天窗’,因以石料用作門框而得名‘石庫門’,適應與滿足了蘇、浙、皖等地移民自身居住的要求。隨着城市發展,世界各地的人們涌入上海成爲‘新上海人’。他們將西方的建築文化應用在原本的老式石庫門房屋中,新式石庫門由此誕生,形成中西合一的特有風貌。並且,新式石庫門的建築樣式也在與時俱進,從闢出公共衛生間,到漸漸有了獨棟,不斷提升居住功能。"

文章轉載:[jp1.yifashun.com)

之所以關注上海的歷史文脈、建築特色,汪家芳更多是基於一種人文關懷,"當你關注這座城市、創作這座城市之後,會從一種藝術層面、精神層面來重新認識這座城市。"從石庫門建築的演變中,汪家芳坦言對於海派精神有了進一步的體味,"不是簡單的海納百川、兼容幷蓄,我覺得更是洋爲中用。上海有這種襟懷,能夠容納不同文化的先進性,慢慢地將它們融化,進而形成既洋氣又兼具傳統的一種紳士風度。"

文章轉載:[fyto1.yrhappy.com)

汪家芳的城市題材中國畫,也頗爲注重這麼一種洋爲中用。他的很多作品能看到傳統中國畫的寫意、工筆乃至界畫技巧,也汲取了西方古典建築的畫法,以及適度採用了一些版畫、水彩語言。最終,衆多優秀的中西元素由畫面透出的中國意境得以貫通,呈現出大氣、明快的整體意蘊,帶有中國畫特有的清透與留白。"希望我的作品讓人一看就有中國文化的底蘊,一看就是中國畫。"汪家芳說。

文章轉載:[bil1.youshitech.com)

儘管表現現代建築的鋼筋水泥、玻璃幕牆,汪家芳甚至悄然將中國傳統繪畫中的山水精神融入畫面。"城市裡的一幢幢建築就像一座座山峰,拔地而起,慢慢長高。這衆多‘山峰’標誌着中國正與世界走得越來越近,但同時,城市發展越是快,人們越是需要在喧鬧中找一方精神的自留地。"汪家芳透露,想畫出"城市山林"中一種詩意棲居般的自在,就像古人寄情山水,在山水畫塑造的視覺空間中品味到的那種可遊可居的歸屬感。

文章轉載:[xsv1.yqfushi.com)

汪家芳的城市題材創作大多沒有"人"出現,視覺上的風和日麗、優雅安寧讓人不由沉浸,就好像一座城市與你同生存,共呼吸。畫中,建築是可以閱讀的,街區是適合漫步的,城市是富有溫度的;每一條道路、每一幢高樓都彷彿張開懷抱,歡迎你走進,似乎看畫的你,就是這幅畫的主人。這正是一種宜居生活,與汪家芳理想中的人民城市不謀而合。他希望自己能用畫面打開一扇扇讓世人瞭解上海的大門,大聲宣告:這座城市如此美好!

文章轉載:[tcnv1.yixueclass.com)

作者:範昕

文章轉載:[pmxo1.ynju1.com)

文:本報記者 範昕編輯:施薇:

文章轉載:[lo1.yiyitongxun.com)

轉載此文請註明出處。

文章轉載:[hy1.xwe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