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道》:搞錢是沈笛追求,冒險更是衆生所需

《大海道》第一集,沈笛很糟心。

沈笛負責的旅遊團,一位叫王總的貴客在大海道失聯了。

當救援隊火急火燎地找到擅自離隊的王總,他卻開心地像個四五十歲的孩子。

不遵守規則,擅自離隊,王總是沈笛的噩夢。

但王總擅自離隊的本質,是人類對冒險的熱愛。

沈笛和趙總不喜歡擅自離隊的王總,但他們對冒險的熱愛,甚至能超越王總。

他們倆都信奉一句話——富在險中求。

一、搞錢纔是硬道理

同是第一集,沈笛就展現出她擅長預判他人需求的能力。

林浩給救援隊伍分析好路線,趙總準備上車。沈笛的員工老三讓趙總夥伴和自己一輛車,沈笛就在趙總車上等趙總。

這個容易被忽視的小細節暗示,在林浩分析救援路線時,沈笛就和老三佈局了。

沈笛離開深圳到哈寧,就是因爲帶隊過程中游客發生意外。

這場意外,改變了沈笛的職業生涯。

她身上流淌着冒險家的血液,想要在大西北重新開始。我毫不懷疑,沈笛能在哈寧逆風翻盤。

因爲她太會來事兒了。

第三集,沈笛幫盛總搞到KTM350,爲讓林浩接受它,沈笛完成了這個難度很高的任務。

不可否認,KTM350對熱愛騎行的林浩有極強的的吸引力(劇中提到,這臺摩托車七八萬~這是在2013年)。

但是,十多年來,林浩一直無法原諒拋棄自己搞事業的母親盛總。這些年來,盛總寄來的禮物,林浩都要原封不動地寄回去。

在林浩心中,一旦接受這臺KTM350,就等於原諒了母親。

沈笛的解決方法很棒。她一邊穩住林浩,一邊電聯盛總,讓她說出送車的理由。

精彩的來了,沈笛要求林浩騎KTM350帶自己去一個準備做成旅遊景點的打卡點。

醉翁之意不在酒。

旅遊景點是藉口,讓林浩試駕KTM350,接受KTM350纔是目的。只要林浩能體驗KTM350,他退車的意願大概率會降低。

就在目的地,沈笛讓林浩聽了盛總的語音。

這個語音是盛總對沈笛說的,林浩聽完深受感動。

心理學上有個認知距離的概念。簡單講,當直接面對情感衝突時,個體可能會牴觸,難以接受對方的觀點或情感。通過第三者傳達信息,可以創造一定的心理距離,使接收者更容易消化和反思信息。

盛總直接和林浩對話,林浩肯定會本能地抗拒。如果讓林浩聽盛總對沈笛說的話,他在一個相對安全的空間中聽到母親的心聲,這降低了直接溝通帶來的焦慮感。

沈笛積極說服林浩收下摩托車,因爲她太想賣盛總一個人情。

這個人情能讓她就搭上盛總的朋友圈,拿到對方的資源。

沈笛的聰明會來事兒,這是和三教九流打交道得到的生存智慧。一個深諳人情世故的人精,通常見識過太多世道人心。

話說回來,沈笛讓林浩聽錄音這段戲的鏡頭語言也值得點贊。

被說服後林浩望向沈笛,陽光照耀他的臉,暗示他從心底開始原諒母親了。

沈笛和林浩還有個對比,沈笛提到父母時,她的臉是一半陽光,一半陰影。這是她外表開朗,內心陰鬱的象徵。

看完前六集,我們知道沈笛一門心思搞錢,不是因爲她愛財如命,而是因爲她非常需要錢。

爲了錢,她來哈寧開啓冒險家的創業模式。

二、冒險是衆生所需

沈笛的簡歷上有個財務狀況,“基本收入可觀,因未知原因負債。”

這個債務就是旅遊事故中傷者的後續費用。

在前六集,沈笛接了三次“奶奶”打來的電話。

其中兩次,都在提醒沈笛打錢。

還債,是沈笛拼命搞錢的主要動力。

這個債務,嚴重影響到沈笛的生活質量。

第六集中,熬夜加班的沈笛接到奶奶電話,她一邊吃只有面沒有牛肉的牛肉麪,一邊說她吃的是烤羊蹄,烤羊排,手抓飯,酸奶糉子等新疆的代表美食。

我做了個簡單的彙總,沈笛用來填肚子的主食,要麼是麪包(第四集),要麼是泡麪(第六集、第九集)。

無論是麪包,還是泡麪,它們都屬於既能補充熱量,價格相對便宜的高碳水食物。

大家千萬不要學沈笛,因爲飲食單一,長期如此,容易營養不良。

王總稱讚沈笛夠哥們兒,主動承擔傷者的後續費用。然而,這種義氣是道德光環,也是煎熬苦難。

苦難沒有澆滅沈笛的善良,而她的善良需要用金錢來成全。

劇中有個動人的設定,沈笛的真誠善良,也讓她得到更多人的認可。比如波塔姐把沈笛當姐妹,girls help girls,積極和沈笛分享資源,老三辭掉深圳工作,始終對沈笛不離不棄,狼哥正式加入沈笛團隊,成爲西部旅遊的專職地接。

人很難躲開世間冰冷的考驗,但有一顆積極向上的心,能讓我們更強大。

《大海道》聚焦的運動是摩托車拉力賽,這是一種冒險的極限運動。

然而,冒險的魅力不是危險,而是機遇。

《大海道》中的主要角色,他們有個共同特徵,都是敢於冒險的勇士。

比如沈笛從深圳來到哈寧,她希望茫茫隔壁能讓她從頭再來的綠洲,這是冒險。

比如趙總,聲明融資不是爲擴大生產線,而是改變賽道研發新品牌,這是冒險。

比如沈笛倡議礦場改革,把蒸汽火車做成文旅項目,促進產業轉型,這是冒險。

比如林浩不願做沒有熱情,收入穩定的礦工,堅決裸辭做摩托車手,這是冒險。

在王總的救援行動中,《大海道》就拍出冒險對林浩的吸引力。

救援大隊伍跟着林浩,運鏡是從右向左,當單獨拍林浩時,用的是從左向右。

爲什麼這樣做?

因爲我們的視覺習慣是從左向右。從右到左看,會有一種不順暢的壓抑感。

救援隊的車從右往左走,可能是沈笛忐忑內心的象徵。能不能找到王總是她職業生涯的重大事件,此時的她忐忑不安。

而此時的林浩,在茫茫戈壁灘,一如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救援行動對他來說也是才藝表演。

因此,單獨拍林浩時,採用從左到右的運鏡,林浩還會耍酷。

人類喜歡冒險,因爲這種適應性行爲,在成千上萬年,它對我們的生存和繁衍起到了重要作用。

簡單講,一方面,在不確定的環境中,探險新領地和尋找食物和水源,有助於提高生存機率。另一方面,冒險活動需要團隊合作,羣體之間共同面對風險時,也會增加信任和合作,這也是提高人類生存概率的重要素養。從演化心理學的角度看,我們人類都是冒險的受益者。

《大海道》就是關於冒險的故事。

林浩和哈里克心心念唸的摩托車拉力賽,是他們追逐的人生理想,也是當地政府和商人搞創收的手段。

戲裡,觀衆喜歡觀衆有冒險元素的賽事,戲外,我們看《大海道》,這也證明當代人類對冒險依舊有很深的感情——我們要麼是冒險的參與者,要麼是冒險的圍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