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三農” 鏗鏘前行
來源:光明網
光明日報記者 陳晨
日月其邁,歲律更新。
歲尾又至,沃野原隰有哪些景色值得老鄉們說道說道?
“當然得數收成!”山東嘉祥縣萬張街道種糧大戶郭恆壇一張嘴就離不開腳下的土地,“今年我這400畝地種的小麥平均畝產1300斤,玉米平均畝產1400斤,比去年增收了100斤左右。”
浙江安吉縣杭垓鎮和村村村民陳堯仙說自己“住在畫裡”,天天看的都是美景。“我們村山清水秀,村子美,日子也美。前幾天,一有‘村BA’的比賽我就去加油,感覺自己都變年輕咯。”
“看到鄉親們的錢袋子越來越鼓我就高興。”湖北秭歸縣的“橙子姑娘”鄭玉芹帶動500多位村民增收,“最近是臍橙銷售旺季,每天採摘發貨量最高有20萬斤。今年前10個月,公司銷售額已經破億元了。”
廣袤大地上,農人們眼中的景色猶如一塊塊拼圖,拼出了大地流金的豐收美景,拼出了村美人和的振興圖景,拼出了增收致富的喜人風景。它們匯成了山鄉面貌日日新的壯美畫卷,更爲大國“三農”鏗鏘前行寫下了生動註腳!
今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這一年,我國糧食產量創下新高,首次邁上1.4萬億斤新臺階;這一年,美麗鄉村越來越多地涌現,“村BA”“村超”“村排”等鄉村賽事火遍全國;這一年,遍地開花的特色產業不斷壯大,老鄉們的增收之路越走越寬……農業增效益、農民增收入、農村增活力的“三農”發展答卷徐徐展開。
糧食年產量首破1.4萬億斤
14130億斤——又是一個豐收年,又是一個新紀錄!
秋收冬藏,穰穰滿家。2024年,我國糧食總產量比上年增加221.8億斤,增長1.6%,在連續9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的基礎上,首次邁上1.4萬億斤新臺階。
突破,來之不易。這種突破是在高位基礎上,克服超強颱風、持續高溫、極端暴雨等災害影響實現的,更顯沉甸甸的分量。
望着自家的地,郭恆壇感嘆,突破主要靠好地、好種子、好農機,“我種的都是高產、高抗的優質品種。地是高標準農田,配套了自動化噴灌設施、農情綜合監測系統等,旱能澆、澇能排。現在地上有無人駕駛的播種機,天上有噴灑農藥的無人機,點點手機就能澆地,放以前可不敢想”。
深挖“地”的潛力——在守好耕地保護紅線的同時,我國分區分類開展退化耕地綜合治理,加大黑土地保護力度,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已累計建成10億多畝高標準農田,曾經的“望天田”變身爲高產田,越來越多耕地成爲豐收的沃土。
提升“技”的水平——國家育種聯合攻關取得積極進展,大量優良品種有力支撐了大面積單產提升;三大主糧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超63%。
“今年,我們加快良田、良種、良機、良法、良制‘五良’集成,挖掘單產潛力,推動大面積均衡增產。以增密度爲切入點,畝均株數不斷增加;以創高產爲着眼點,關鍵技術加快推廣;以高性能爲突破點,農機裝備升級明顯;以整建制爲着力點,帶動均衡增產,小麥整建制推進縣畝產較上年提高了5.1%左右,帶動小麥平均畝產提高10公斤左右。”農業農村部有關負責人介紹。
有要素支撐,也有政策託舉。今年,中央財政繼續加大支持糧食生產力度,小麥、早秈稻最低收購價繼續提高,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和稻穀補貼保持穩定,三大主糧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實現全覆蓋,充分調動農民種糧的積極性。各地嚴格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加強耕地保護和用途管控,推進土地綜合整治,擴大復播糧食麪積,充分挖掘面積潛力。今年糧食播種面積達17.9億畝,比上年增加525.8萬畝。
大國糧倉更豐盈的同時,農業高質高效的底色更鮮明——智慧農業發展加速,農業生產“三品一標”提升行動深入推進,綠色、有機、名特優新、地理標誌農產品總數達7.8萬個,越來越多綠色優質農產品擺上百姓餐桌。
“面子”美“裡子”實
綠水逶迤去,青山相向開。來到山環水繞的和村村,便一頭扎進了萬畝竹海涌出的碧浪中,目之所及是秀美的田園風光。“村裡最近很熱鬧!比賽的氛圍特別熱烈,我們都很受感染!”陳堯仙說的比賽,是安吉黃浦江源首屆百場“村BA”籃球賽,共吸引觀賽人次超2.5萬人。
走進河北臨漳縣鄴城鎮回漳村,只見乾淨整潔的街道兩旁綠樹成排,路邊的小樓錯落有致,牆面上的文明宣傳畫生動形象。文化廣場上,愛好跳舞的村民正隨着音樂舞動。
從白山黑水到西南邊陲,從雪域高原到南海之濱,一個個美麗鄉村乾淨整潔。目前,全國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75%左右,生活垃圾得到收運處理的行政村比例保持在90%以上。
山更綠、水更清、村更美——今年,各地深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因地制宜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山鄉蝶變持續上演。
和美鄉村的“面子”有了,幸福生活的“裡子”也緊緊跟上。
全國通5G的行政村佔比超90%,校車行駛在村裡的小路上,村民足不出戶就能和市裡醫院的專家遠程連線……廣袤鄉村,教育、醫療、養老等公共服務水平不斷提升。
積分制、清單制、接訴即辦等做法繼續推廣,第二批全國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示範單位啓動,對移風易俗重點領域突出問題整治提出工作要求……鄉村治理效能不斷提升。
去文化廣場看場公益電影,唱響展現村民幸福生活的原創村歌,在體育場爲場上你搶我奪的鄉親吶喊助威……各地持續優化鄉村文化供給,村民們的精神生活更加富足。今年以來,農業農村部會同有關單位開展“大地流彩·全國鄉村文化振興在行動”系列活動,組織村跑、村舞、村廚、“村BA”等近百項鄉土特色濃郁的“村字號”活動。一場場接地氣、冒熱氣、聚人氣的文體盛宴,把老鄉們昂揚向上的精氣神展現得淋漓盡致,也讓人們看到了鄉村熱土涌動的無限活力。
富民產業不斷壯大
當秭歸漫山的綠被橙色點染,臍橙銷售旺季又到了!“我們秭歸春有倫晚、夏有夏橙、秋有九月紅、冬有紐荷爾,一年四季都產鮮橙!”在分揀車間,鄭玉芹告訴記者,“這些分揀設備對鮮果的果面顏色、化渣程度、果肉顏色和汁水糖度實行精準分級,讓農產品成爲‘標準件’、賣出好價錢!精品果一個能賣二三十元!”
臍橙種植面積40萬畝,年產量達100萬噸,全產業鏈綜合產值近200億元,26萬人增收致富——在秭歸,臍橙產業是響噹噹的富民產業!
增加農民收入是“三農”工作的中心任務。各地因地制宜發展壯大鄉村特色產業,不斷拓寬農民增收渠道。當前,我國832個脫貧縣每個縣都培育形成了優勢突出、帶貧益貧能力較強、發展潛力較大的特色主導產業。今年,全國新建40個優勢特色產業集羣、50個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200個農業產業強鎮。
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的同時,各地不斷拓展農業多種功能、挖掘鄉村多元價值。綠水青山的生態優勢、豐富獨特的人文資源、農文旅融合的發展路徑,讓衆多鄉村成爲熱門的旅行目的地。文旅部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國鄉村旅遊接待人數爲22.48億人次,同比增加15.5%;接待總收入爲1.32萬億元,同比增加9.8%。
農村改革的深化也進一步增添了農村的發展活力,爲農民增收賦能。各地積極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健全完善聯農帶農機制,讓農民更多分享發展成果。
不斷培育壯大的鄉村產業,讓農民鼓起錢袋子、日子更紅火。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6740元,扣除價格因素,同比實際增長6.3%。
山河爲卷,奮鬥作筆。
希望的田野上,億萬耕耘者孜孜矻矻,一筆一墨繪就鄉村振興的壯美新畫卷。大國“三農”步履鏗鏘,闊步向前,不斷寫下新的發展篇章!
(光明日報北京12月17日電)
《光明日報》(2024年12月18日 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