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糧倉”裝滿科技密碼

2023年全國糧食產量達到13908億斤,比1949年增加1萬多億斤,增長5.1倍;糧食單產大幅提升,2023年全國糧食單產389.7公斤/畝,比1949年增加321.1公斤/畝……75年來,我國糧食生產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糧食安全保障有力。

“實現這一歷史跨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得益於中國農民的辛勤耕耘,也離不開國家在糧食生產、農民收入等方面的政策支持,根本的還是農業科技的有力支撐。”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在接受《中國報道》記者採訪時說。

“解決吃飯問題,根本出路在科技”

袁隆平先生說過:“一粒糧食能夠救一個國家,也可以絆倒一個國家。”糧食事關國運民生,解決人民吃飯問題一直是中國治國安邦的首要任務和頭等大事。

新中國成立前夕,美國國務卿艾奇遜表示:“人民的吃飯問題是每個中國政府必然面臨的第一個問題,一直到現在沒有一個政府解決了這個問題。”

“中國能不能解決人民的吃飯問題?”成爲時代之問。

新中國成立初期,糧食產需矛盾十分尖銳,糧食市場秩序混亂,糧價波動劇烈。1949年,中國的糧食產量僅有1.13億噸,平均每公頃的糧食產量爲1029公斤,人均糧食佔有量爲209公斤。在糧食供應緊張的情況下,儘快恢復和發展糧食生產成爲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

“如何在有限的耕地上恢復和發展糧食生產?”1957年,中國成立了“中國農業科學院”,制定了農業科學研究的規劃和任務。培育推廣良種、防治病蟲害等成爲當時農業科技工作的重點任務之一。

△ 1973年,以袁隆平爲首的我國科研團隊,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培養出秈型雜交水稻。(圖/人民日報)

早在1956年,我國就開始核輻射誘變育種技術研發。70年代初,科研部門利用輻射誘變技術選育農作物新品種,培養了水稻、小麥、棉花、玉米、穀子、大豆、油菜等幾十個新品種,不僅使農作物產量提高、生長期縮短,還使其具有抗病蟲害等特點。1973年,以袁隆平團隊爲首的中國科研團隊成功培育出了世界上第一株秈型雜交水稻,在全國累計推廣面積約85億畝,增產稻穀8.5億噸。這些科技成果的推廣和應用成爲中國農業產量大幅度增長的一個重要原因。1978年,全國糧食總產量達到3.05億噸,這一時期的糧食產量相較於新中國成立時增長了2.7倍。

鄧小平同志指出:“農業的發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學。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作用是無窮的。”改革開放後,中國繼續引進先進的技術和理念,培養了一批高素質的科研人才,產生了如超級稻、轉基因棉花、抗蟲玉米等創新成果,推進了綠色防控技術、設施農業技術、生物質能源技術等研發。2012年,中國糧食總產量達到了5.89億噸,糧食單產爲5299公斤/公頃,糧食等主要農產品生產能力明顯提高。此後,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的供給實現了由長期短缺到總量基本平衡、豐年有餘的歷史性轉變。

△ 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隆興鎮,農機手在操作植保無人機進行冬小麥田間病蟲害防治。

李國祥表示,多年來,中國在農業領域致力於提升育種技術,精選並培育出兼具高產、優質與高效特性的農作物新品種。同時,國家大力推動農業機械化進程,涵蓋機械與裝備的升級換代,顯著提高了農業生產作業的效率與水平。此外,國家策略性地聚焦精準施肥,通過科學手段不斷優化肥料使用,提升了土壤肥效與作物產量。在耕種模式上,中國還積極推廣了一年多茬種植技術,如一年兩茬乃至三茬的種植模式,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進一步提升了單位面積的農作物產量。

興糧穩產,關鍵助力靠科技

科技改變了中國農業的過去,也塑造着中國農業的未來。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超過72%,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從53.5%提高到61.5%,作物良種覆蓋率超過96%,良種對糧食增產貢獻率達到45%以上。同時,我國已建立起全球最大的農業公共科研和推廣體系,農業科研人員和農業公共研發支出位居世界第一。這些都有力保障了糧食年產量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

然而,不可忽視的是,當前全球糧食安全形勢嚴峻,國內糧食結構性矛盾仍突出,我國糧食供求緊平衡的格局沒有根本改變。糧食安全不再是簡單的 解決“吃飽飯”問題。面對糧食持續增產壓力大、居民膳食結構升級要求高、國際糧食供應鏈風險大等難題,科技正成爲當前興糧穩產的關鍵助力。

△ 10月12日,在山東省東營市廣饒縣李鵲鎮梨園村的一處晾曬場,農民將收穫的玉米裝網晾曬。

以玉米和大豆爲代表的飼料糧產量提升是當前糧食安全重要保障。由於玉米和大豆爭地矛盾突出,農業科研人員在傳統間套作模式的基礎上進行了創新與優化,研發出了玉米與大豆協同種植的新型種植方式——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技術。

全國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專家指導組組長、四川農業大學教授楊文鈺對《中國報道》記者表示,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技術的核心優勢在於首先通過特定的田間佈局,確保玉米與大豆都能在優越的光照條件下實現產量的提升。其次,通過實現玉米帶與大豆帶的輪作,培肥了地力,提升了土地的可持續生產能力。此外,通過拓寬大豆帶的種植寬度,進一步實現了全程機械化作業。

據估算,在1億畝的土地上應用這一種植技術即可額外增產1000萬噸大豆;若擴展至6億畝,則有望實現玉米產能不減,多產大豆6000萬噸。

高標準農田的建設與鹽鹼地改良技術的突破也在不斷鞏固和提高糧食生產能力。2024年,各主產區通過持續的技術探索,讓更多鹽鹼地長出了糧食。例如河北沿海灘塗,多地重點圍繞控鹽、培肥措施,推廣暗管排鹽、水肥鹽優化調控等技術模式,堅持“以種適地”同“以地適種”相結合,不斷挖掘鹽鹼地開發利用潛力,河北省今年將完成建設鹽鹼耕地高標準農田20萬畝。

△ 10月11日,在黑龍江省佳木斯撫遠市玖成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的稻田,農機在進行收穫作業。

“農業的根本出路在於機械化”。農機裝備水平的提升也正顯著提高我國農業生產效率。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農業機械總動力超過10.78億千瓦,農機裝備總量接近2億臺(套),全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已超過73%。收割機等農業機械的廣泛使用帶動了農業生產方式提檔升級,不僅確保了糧食穩產增產,還實現了節本增效。

楊文鈺表示,未來糧食產量穩產增產需繼續依賴優良品種的選育技術、種植技術進步以及農業機械設備等智能化高效化水平的提高。

中國糧技從田間走向世界

聯合國糧農組織近日稱,全球約有2.82億人正面臨重度飢餓。糧農組織駐日內瓦聯絡處主任多米尼克·比爾容在聯合國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相互疊加可能逆轉多年的發展進程,推高糧食價格,破壞糧食安全和加劇世界營養不良的現狀。

面對世界糧食安全危機,“吃飯問題”已經不僅是中國的問題,更是世界的問題。

中國人多地少,人均耕地水平不到世界平均水平,中國總的耕地面積不到世界耕地面積的10%,而中國的人口卻達到了世界總人口的20%。此外,中國有幾千年小農生產的歷史,“大國小農”是中國的基本國情農情,小規模家庭經營是農業的本源性制度。

然而,中國不僅解決了自己的吃飯問題,更爲減少世界飢餓作出了突出貢獻。自1979年起,我國雜交水稻遠播五大洲近70個國家和地區,爲各國糧食增產和農業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爲解決發展中國家糧食短缺問題提供了中國方案。

△ 在布隆迪布班扎省吉漢加縣,當地農戶在稻田裡給雜交水稻脫粒。

“以雜交稻爲代表的中國農業技術不僅解決了中國人的吃飯問題,也得到了世界上越來越多國家的認可。”李國祥說。

自2007年到2023年,中國雜交水稻在馬達加斯加累計推廣面積已達5萬多公頃,平均每公頃產量可達7.5噸左右,該產量是當地平均單產的2至3倍。目前馬達加斯加已經成爲雜交水稻種植面積最大、產量最高的非洲國家。馬達加斯加甚至將中國雜交水稻印製在本國最大面額紙幣上。此外,2019年,中國—聯合國糧農組織—馬達加斯加南南合作項目啓動,該項目覆蓋了雜交水稻從育種到銷售全產業鏈。

不僅是雜交水稻技術,當前中國其他先進的種植技術也正爲世界各國糧食安全提供更多的中國方案。“我國大豆玉米複合種植在產量、培肥地力和機械化等方面的大幅度提升,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被視爲解決大豆短缺問題的有效途徑。”楊文鈺告訴《中國報道》記者,如今,我國的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已經在巴基斯坦進行了多年的實地示範,得到當地政府和專家的認可;在非洲的戛納、亞洲的土耳其以及歐洲的一些國家和地區也在進行實踐。

△ 位於厄立特里亞阿斯馬拉的農業技術援助項目示範地,中國援厄第三期高級農業專家組豆類作物專家劉運民(右一)與當地農戶交流。

糧食安全是全球發展倡議八大重點合作領域之一。中國是聯合國糧農組織南南合作框架下資金援助最多、派出專家最多、開展項目最多的發展中國家。2023年,中國向發展中國家推廣了1000多項農業技術,帶動項目區農作物平均增產30%—60%;通過國際培訓班爲80多個發展中國家培訓超過1.4萬名雜交水稻專業技術人才;已在非洲實施的500多個農業援助項目,切實幫助發展中國家提升了農業生產和糧食安全保障能力。

“中國正盡最大努力幫助非洲解決糧食安全問題。”李國祥表示,中國對非洲國家長期無私地提供糧食安全領域的援助,派遣科學家傳授先進技術,並接受非洲學者來華學習,不附加條件地全力幫助非洲人民解決糧食安全問題。

“面對世界糧食安全危機,未來仍需多方共同努力。”李國祥補充道。

撰文:《中國報道》記者 劉雪雲

圖片來源:新華網、人民日報

責編:張利娟

編審:趙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