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生桃園市立醫院 市府:選址、與大學合作可以並行
清大與高醫大合作蓋醫院破局後,桃園市政府請清大明年8月前,確定是否能繼續執行蓋醫院的計劃。記者鄭國樑/攝影
桃園是六都唯一人口快速成長的城市,醫療資源卻跟不上來,好不容易向衛福部成功爭取調整次醫療區,議會定期大會多位議員關切市立醫院選址結果,還有清大甚至中大到底能不能在桃園落實蓋醫院的計劃。市府強調,市立醫院選址和大學蓋醫院的計劃可以同時進行,會全力協助大學推動相關計劃。
清華大學與高醫大合作蓋醫院破局,市長張善政在議會答詢的時候表示,清大有兩條路可以選擇,一個是另覓合作伙伴,另一個就是可以和市府合作推動市立醫院,兩者都必須在明年8月前決定。
市府表示,委外從19個地點選市立醫院的評估工作已經進入尾聲,不過正式的報告還沒有出來,預計市府高層和衛生局相關單位討論後,依據評估結果在選出3到5個地點向市長報告,再研議後定案。如果清大或中大願意和市政府合作蓋市立醫院,也不會影響正在進行的選址工作,甚至可以規畫不同型態的市立醫院,到時候可以從全市3個次醫療區調整分配病牀數,不過大學要和市政府合作的話,必須要有自己的醫療資源計劃,目前都還在和大學溝通中。
議員餘信憲表示,醫療資源一直是市民生活的重要支撐,但桃園正面臨嚴重的醫療資源短缺問題,無論病牀數、救護車配置、精神醫療機構數量及醫療從業人員數量方面都處於六都的後段班,市長張善政已就任兩年,不應該忽視問題,包括上週看到清大和高醫在桃園合作蓋醫院破局,市長雖然表明清大不蓋醫院,市府將收回原無償撥用的土地(期限至明年8月),但如果最終收回土地,醫療資源短缺的問題一樣沒解決。
餘信憲指出,據衛福部統計2023年桃園市在六都中的病牀數、每萬人口病牀數、救護車數量、精神醫療機構數量及醫事從業人員數量均處於後半段。病牀數及平均每萬人口病牀數六都倒數第2,救護車配置從2022年的214輛(包含一般型及加護型)下降至2023年的184輛,減少了15%,是六都中下降幅度最高的城市。
精神醫療資源方面,桃園市的門診及急診服務家數在六都中排名最後,與排名前兩名的臺北市和高雄市相比,其門診家數僅爲前者的一半。此外,精神醫療從業人員數量亦排在六都最後,與排名前四的臺北市、高雄市、臺中市和新北市相比,桃園市的精神醫療人員數量僅爲其1.5倍。
副市長王明巨在先前議會答詢時說明,市府並沒有忽略醫療資源的問題,而是積極向中央爭取,包括爭取到醫療次區域由2區增加爲3區,使病牀數增加,進而規畫設置醫院。衛生局長賈蔚說明,桃園市在醫療資源結構面指標上,像是一般病牀數、特殊病牀數相較六都較爲不足,但依衛生福利部地方衛生機關業務考評作業,桃園在醫療服務的結果面指標成績屬前段班,並獲得六都綜合獎第2名,未來也會持續努力提升桃園醫療資源及人力。
清華與高醫大去年7月風光簽約,由高醫大投入100億元興建,簽約時還邀請中央地方官員到場,王明巨參加時就指高醫雖投資百億興建,不過醫院規模不大不可能樣樣俱全,提醒2大學不要以傳統思維經營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