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漢語言文學博主被網暴,反思網絡文明需“好好說話”

在信息的洪流中,網絡連接着世界的每一個角落,縮短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已成爲我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正如硬幣的兩面,網絡空間的開放性也爲一些不和諧的聲音提供了滋生的土壤。在衆多網友的發言與跟帖中,雖然不乏真知灼見與妙語連珠,但也有部分過激、不實甚至肆意人格侮辱、攻擊他人的言論,不僅損害了個體的尊嚴,更在無形中侵蝕了網絡文明的根基。

近日,東方甄選主播在直播中以“山河破碎”形容貴州地貌,被某些網友認爲是“抹黑貴州”。漢語言文學專業博主“元夢媽媽”根據自身的專業知識積累,對此進行客觀分析,卻遭遇網絡暴力。有的網友跟帖不但對博主進行人身攻擊,還借她兒子去世的事情對其進行惡意中傷,已經涉嫌人格侮辱甚至造謠。而“圓夢媽媽”提及的那名東方甄選主播,也多次遭遇網民的惡意攻擊。

網絡暴力如同一把無形的刀,不僅傷害了個體的情感與尊嚴,更破壞了社會的和諧氛圍。受害者所承受的精神壓力與心理創傷,遠非言語所能描述。這種傷害不僅針對個人,甚而侵蝕着社會的道德底線,讓網絡空間失去了應有的溫度與光明。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第十二條明確規定:“任何個人和組織使用網絡應當遵守憲法法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那些充斥着侮辱、謾罵的言論,顯然已逾越了法律的邊界。《治安管理處罰法》與《刑法》的相關條款,爲這些行爲劃定了不可逾越的紅線。法律不僅是約束,更是保護,它提醒我們,在享受網絡帶來的便利時,亦需承擔起相應的法律責任。在此,筆者也想對“圓夢媽媽”說一聲:對於網路暴力,不能忍讓退縮,第一時間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身權益,方能遏制此類現象的蔓延。

對網絡空間中的種種不和諧現象,社會各界不能袖手旁觀,而應積極尋求解決之道。網絡文明建設,需要全體網民的共同努力。首先,大家應培養良好的網絡素養,學會甄別信息的真實性,不輕信、不傳謠,用理性取代盲從,用客觀代替偏見。其次,倡導文明用語,在網上“好好說話”,尊重他人權利,即便意見相左,也應保持禮貌與剋制,用事實和邏輯進行辯論,而非訴諸人身攻擊。再次,增強法制觀念,瞭解並遵守網絡相關的法律法規,明白網絡並非法外之地,任何違法行爲都將受到法律的制裁。

互聯網企業作爲網絡空間的守護者,應進一步完善內容審覈機制,嚴防不良信息的傳播,同時積極引導、規範用戶行爲,營造健康向上的網絡文化。職能部門、司法機關應強化網絡監管,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依法懲處網絡暴力行爲,爲網絡空間的健康發展提供堅實的法治保障。

在網上要“好好說話”,這看似簡單,實則蘊含着深刻的文明內涵。它要求我們在網絡交流中,保持理性與尊重,避免衝動與偏激。文明的語言,不僅能減少誤解與衝突,更能促進思想的碰撞與情感的交融。在虛擬的世界裡,每一句話都可能成爲他人瞭解我們的窗口,因此,選擇用文明的方式表達自我,不僅是一種個人修養的體現,也是對他人基本權利的尊重。

網絡空間是億萬民衆共同的精神家園,它的美好與否,取決於每一位使用者的選擇。讓我們以漢語言博士遭遇網暴事件爲鏡,從“好好說話”開始,深刻反思網絡暴力的危害,共同致力於構建一個既自由又有序、既開放又文明的網絡環境。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共同見證一個更加美好、和諧的網絡未來。

文/遠山

圖源/新華社

編輯/潘洪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