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幕後到幕前 臺電專業主管投書疾呼 強調協和更新改建計劃可實現穩供電、減空污、護生態
從幕後到幕前 臺電專業主管投書疾呼 強調協和更新改建計劃可實現穩供電、減空污、護生態(圖/臺灣電力公司提供)
協和電廠更新改建計劃引發各界熱烈討論,各種支持反對意見並陳,面對明(7)日將進行環評第五次初審會議,臺電四位專業主管近日透過投書,主動挺身而出,在各自專業領域,如電力調度、電網規劃、污染防治與生態保育,向外界疾呼協和電廠更新改建對供電的重要性,重申協和更新計劃兼顧友善環境及海洋生態,同時也希望澄清各項錯誤資訊。這些爲維持臺灣穩定供電的英雄,「從幕後走到幕前」,希望以自身專業,讓民衆相信,協和更新計劃可實現「穩供電、減空污、護生態、港安全」四贏局面,藉以爭取社會各界支持。
針對協和更新計劃對穩定供電的好處,臺電執掌全國電力調度的中央調度監林昭琦在投書中說,協和計劃對「電壓穩定度」與「中送北潮流」問題的解決有所助益。電廠發電機具備主動提供無效電力補償功能,可穩定區域電壓,北東電網未來僅剩花蓮和平電廠,「若再失去協和電廠機組,將使北東地區缺乏穩定電壓調節能力 」,電力系統可能於部分超高壓幹線因故跳脫後發生電壓崩潰,嚴重時甚至會導致系統全停電風險。
林昭琦也指出,依據111年尖峰日(111/07/22)統計資料,在尖峰時刻北部地區用電量佔全臺約三成八,發電量僅佔全臺約三成,目前雖然可以透過跨區輸電幹線融通電力支援,惟因輸電幹線傳輸有其限制 ,若協和計劃無法如期加入系統,將導致北部供需嚴重失衡,中送北幹線融通電力超過輸電線路的最大傳輸能力,造成臺灣整體電網不平衡危機,將增加北部停限電機率,影響北部產業發展及民生用電需求。
針對爲什麼「區域供電平衡」這麼重要,臺電職司全國電網規劃的系統規劃處副處長黃子成也透過投書說,興建發電機組要以滿足區域內負載爲首要考量,區域內供需差異縮小,可減少跨區域電力融通量,降低電力損耗;可增加區域間電力調度彈性,也可因應輸變電設備的突發狀況,快速自其他區域提供外援而恢復供電電力以提升系統韌性。
黃子成說,若無協和電廠,北東電網自備電源嚴重不足,需長期倚賴其他區域挹注大量電力,當遭遇天災、事故或設備檢修,遇輸電線路中斷時,恐難維持北東電網正常供電;不僅如此,北東電網既有用戶之供電可靠度受到影響,爲避免系統持續惡化,未來恐難再核供新增之用電需求 。
關於空品議題,專責從事電業污染防治工作的臺電環境保護處副處長吳政宏藉由投書說明,協和電廠汰除四部燃油機組並換新爲二部燃氣復循環機組後,無論是粒狀物、氮氧化物、硫氧化物或溫室氣體排放量皆可同步大幅降低,其中空污排放量合計可減少96%、溫室氣體排放量可減少52%。經國內權威的大氣領域學者以空氣品質模式模擬,將燃油改燃氣且在弱綜觀的天氣條件下,發電機組PM2.5排放後對西部五大空品區的影響高值濃度可由3.57μg/m3降至0.122μg/m3。
而有關外界關注協和電廠更新改建計劃對生態的影響,從事各項開發計劃環境影響評估工作的臺電環境保護處環評資深專業工程師林怡美透過投書表示,當年協和電廠既有機組區用地即是在民國60年代填海造陸所取得,爲阻擋大浪侵襲廠房,而投放消波塊設置兩道潛堤,層層堆疊的消波塊提供珊瑚等生物着苗的生長環境,讓大家看見人工設施建設兼顧生態保育的可能性。協和電廠的更新改建計劃也將生物空間營造納入海堤建置規劃,並以珊瑚零淨損失作爲目標來推動珊瑚覆育,經由人工營造、地形洄流與環境條件的篩選有利珊瑚着苗,可形成珊瑚良好生長之生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