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靠天吃飯到育出好種子 中國的糧食“耕”基是這樣築成的

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新中國成立75年來,農業農村發展呈現出翻天覆地的變化,實現了舉世矚目的跨越發展。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爲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向農業強國邁進。

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農業基本是人扛牛拉、靠天吃飯;20世紀50年代,我國科研人員先後育成了“廣場矮”水稻、“矮豐3號”小麥,開創了水稻、小麥矮化育種的先河。通過降低植株高度,不僅使作物耐肥抗倒,而且提高了收穫指數,可大幅提高作物產量。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各種農機裝備相繼問世,覆蓋了農業生產的更多環節,糧食產量快速增長,2012年糧食產量超過1.2萬億斤。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農業農村科技事業快速發展,統計顯示,目前我國農業科技創新整體水平已邁入世界第一方陣,2023年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63.2%,糧食單產由1949年的69公斤/畝提高到2023年的390公斤/畝。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過74%,農業科技已成爲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引領農業農村現代化事業發展的強勁引擎、根本動力和戰略支撐。

育出好種子 讓中國碗裝滿中國糧

農業現代化,種子是基礎。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是我國遺傳與發育生物學原始創新研究基地。從農業科技“黃淮海戰役”,到“渤海糧倉科技示範工程”,以李振聲院士爲代表的科學家帶領團隊在不同歷史時期、攻克農業領域一系列關鍵技術問題,有力保障了國家糧食安全。抗鹽鹼小麥優種“小偃60”,是我國過去廣泛種植的高產抗病小麥——“小偃6號”的衍生品種。而小偃系列品種,就是李振聲院士帶領團隊堅持20多年科研攻關的成果。

金秋時節,我國秋糧陸續迎來大面積收穫。一系列新技術、新品種的應用,爲秋糧豐收打下堅實基礎。在河北省滄州市南皮縣的鹽鹼地裡,金黃色的小麥隨風搖曳,抗鹽鹼小麥優種“小偃60”,今年再創豐年。

河北省滄州市南皮縣光輝穀物合作社負責人 張猛:我種了1000畝地,都是“小偃60”,這個品種抗鹽鹼、抗旱,抗倒伏,產量挺高,畝產達到1000多斤沒問題。

“小偃60”是我國過去廣泛種植的高產抗病小麥——“小偃6號”的衍生品種。小偃系列品種,是中國科學院院士李振聲帶領團隊堅持20多年科研攻關的成果。

上世紀50年代,我國糧食年產量2000多億斤,受北方冬小麥產區條鏽病肆虐影響,一年就損失100多億斤,相當於4000萬人一年的口糧。1956年,25歲的李振聲瞄準這一世界性難題,響應中央支援西北建設的號召,前往陝西工作。

中國科學院院士 李振聲:火車開動的時候,雖有留戀之情,但你是要到國家最需要的地方去。

農民種了幾千年的小麥,但小麥還是這麼脆弱;野草沒人管,卻生長得很好。對比之下,李振聲產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能不能通過將牧草與小麥雜交,培育出一種抗病性強的小麥品種呢?科學上,讓牧草與小麥進行“遠緣雜交”困難重重,李振聲和團隊迎難而上。年復一年,在成千上萬次的培育後,他們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副所長 研究員 傅向東:堅持了二十多年,才成功地育成了一個抗病高產的品種。他的堅持是成功的關鍵。

李振聲帶領團隊不懈努力,終於育成“小偃”系列優良新品種,其中,“小偃6號”能同時抵抗8個條鏽病菌生理小種侵染,還具有高產的特性,衍生品種達80多個。截至2003年,“小偃6號”衍生品種在全國累計推廣3億多畝,增產小麥150億斤。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副所長 研究員 傅向東: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有好的品種,纔有好的收穫。我們的耕地只有18億畝,我們人口有14億,人多地少,這是我們的國情。我們要在有限土地上產出更高的糧,一直是我們育種的一個目標,但不是唯一的目標。隨着我們生活水平條件好了以後,我們不但要吃得飽,而且吃得好,所以我們的育種工作也需要不斷推進。

建設農業強國,利器在科技;糧食穩產增產,根本出路也在科技。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大種業振興、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力度。如今,我國國家級種業基地加快佈局、加大科技攻關力度,供種保障能力由70%提高到75%。我國農作物良種覆蓋率在96%以上,自主選育品種面積佔比超過95%,保障了中國糧主要用中國種。

解開黑土地“密碼” 築牢糧食“耕”基

黑土地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保護好黑土地,就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近年來,我國科學家不斷探索創新,推動先進科技賦能黑土地保護,讓“黑土糧倉”永續利用。

秋風送爽,在吉林農安縣合隆鎮陳家店村,大型玉米收割機在田間忙碌着。在豐收現場,科研團隊正在取樣土壤,評估着黑土地保護耕作栽培模式的可持續性。

我國東北黑土地是世界四大黑土區之一,佔我國耕地面積的10.0%,作爲稀缺資源,且具有獨特的自然屬性,一直是國內外學者關注和研究的熱點。

長期的高強度利用,加之土壤侵蝕,黑土地自然肥力逐年下降。黑土地退化被稱爲“變薄”“變瘦”“變硬”。風蝕、水蝕、融雪侵蝕等土壤侵蝕是導致黑土地“變薄”的主要原因。

一寸黑土的形成需要一千年,一寸黑土的流失卻只需要一場雨、一陣風。用好科學技術,守護“耕地中的大熊貓”,事關國家糧食安全全局,至關重要。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從國家安全戰略高度出發,對黑土地保護和利用進行了系統謀劃,將實施黑土地保護工程、加強東北黑土地保護和地力恢復納入國家“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

近年來,中國科學院聯合東北三省及內蒙古開啓“黑土糧倉”科技會戰,針對包括坡耕地在內的各類黑土地“疑難雜症”開展科研攻關,綜合運用衛星遙感、航空遙感、地面傳感等先進科技手段,研發出天空地立體監測技術體系,全方位獲取耕地質量數據並形成“地塊畫像”。

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科研助理 曲洺伯:我們通過天空地立體監測技術,類似於CT掃描,給地塊做一個全身體檢。基於地塊畫像的數據,就可以看見地塊的退化情況。根據退化障礙的位置,及時採取有效的改良措施,幫助農戶、農民增產增收。

結合坡耕地的畫像數據,中國科學院專家量身定製了新的水土保持措施,讓曾經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變成了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

黑龍江省友誼農場種植戶 於殿東:現在土也保住了,水也保住了,產量也上來了,原先糧食畝產600公斤左右,現在能達到畝產900公斤,每畝地效益增加200多塊錢。

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研究員 劉煥軍:我們坡耕地智能的阻控技術現在已經在友誼、曙光等9個北大荒的農場進行了推廣,水分利用效率提升30%,糧食增產提升了5%到22%,水土流失減少70%。

先進的科技成果不光爲黑土地保護工作解決了數據瓶頸問題,也爲現代農業經營管理培育了更加先進的理念和經驗,進一步帶動三江平原黑土地糧食產能的提升。

黑龍江友誼農場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楊慧:在管理上、數據分析上,我們對土壤更瞭解了。我們利用精準的土地畫像來做更精準的農技、農機、農藝的措施,產量提高3%到5%左右,整個大面積單產提升,施肥量按照變量施肥,每畝地降低3公斤左右的標準。

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副所長 李祿軍:我們要做現代化農業,特別是新質生產力如何助力我們的農業生產、農業發展,我們還有大量的工作要去做。比如說在精準施肥、精準噴藥這一個技術環節,我們有大量的技術參數需要去研究、摸索、試驗,最後形成一系列規範、標準,助力現在的農業生產。

倉廩實而民心安。一望無際的農田上,金燦燦的作物爲黑土地披上了“黃金甲”,現代化農機耕作不停,爲農業插上了“科技的翅膀”。“藏富於田,藏富於技”,在科技領航下,一幅幅農業“豐”景圖在黑土地上緩緩展開,中國人的飯碗端得更牢更穩。

(央視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