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C數控系統迎合永續應用

圖一 : 關鍵技術、零組件與軟體發展需求(source:TAMI)

[作者 陳念舜]

因應現今全球製造業快速變動,與追求數位永續的國際產業環境,終端應用產品逐漸轉型爲高價值或客製化加工需求,採行批量彈性生產製造。臺製CNC數控系統廠商則工具機產業開始發展超過20年,擴及產業機械、工業機器人等領域,也期待從中找出生存契機。

雖然過去臺灣機械產業透過完整的產業鏈、高性價比與彈性化生產能力,而在全球機械產品市場佔有一席之地。但到了如今面臨「全球化已死」,國際地緣政治衝突風起雲涌的年代,前有歐日系老牌大廠掌握關鍵CNC數控系統,壟斷高階機種市場,更透過工業4.0、日圓貶值優勢加劇競爭;後有中國大陸挾終端應用需求,舉國強化「新質生產力」急起直追,臺廠勢必要加速轉型加值,才能保有一線生機。

然而,由於臺灣機械業者多屬中小企業,研發與市場行銷能力有限;包含高階控制器、精密感測器等核心零組件仍仰賴進口,也是現今臺灣機械產品提高國際市場競爭力與附加價值的重要障礙。除了近年來配合「智慧機械」產業政策,積極推行「智機產業化、產機智慧化」策略,臺製控制器廠商也從CNC工具機產業之外,擴及一般產業整線/廠專用機應用。

於今年機械公會(TAMI)發表的新版《臺灣機械產業發展白皮書》,也具體規劃業者應在2035年實現「產值倍增突破3兆、附加價值率達到35%以上、人均產值新臺幣600萬元」的10年藍圖,其中利潤佔比高達30%~40%的CNC數控系統更是核心關鍵議題!

機械產業白皮書指引 提高附加價值率刻不容緩

根據白皮書統計2013~2021年間,臺灣機械業附加價值率(生產毛額/生產總額)約爲24.0%~28.3%,其中生產毛額包含營業盈餘、受僱人員報酬,該如何持續提升兩者數值,則是可否提升附加產業價值率的關鍵。

機械公會也針對產業發展藍圖規劃,召開研發法人諮詢會議,邀請工研院、金屬中心、精機中心等技術發單位專家出席,就機械領域技術與產品研發項目規劃提出意見,並請各法人提出擬投入的機械領域技術、產品研發項目。

於調查問卷中提出3項能協助提升機械企業競爭力的關鍵技術、零組件與軟體,也獲得廠商認同有很高的發展必要性,包括:

1.有助於提升關鍵零組件,例如軸承、螺桿、線軌、齒輪等效能與品質的設計、製造、檢測技術、設備、軟體。

2.能提高機械產品價值的關鍵零組件,例如精密控制器、感測器、雷射元件等設計、製造、檢測技術、設備、軟體。

3.機械產品、零組件的可靠度評估,以及改善可靠度的相關技術、方法、設備、軟體。

長期推動臺製控制器發展的精密機械研究發展中心(PMC)執行副總經理李健勳也指出,回顧臺灣發展自制CNC控制器超過20年以來,由於臺灣工具機產業以出口導向爲主,內需市場規模不足,而遲遲無法在市佔率有所突破,在泛用型標準機種已無法與歐日系品牌大廠競爭,破兆元產值就有30%落入外商口袋。

因此建議臺製CNC控制器廠商可從End user角度出發,順應全球供應鏈重組、在地化趨勢,針對不同產業所需的專用加工機,協助強化差異化、客製化服務的特色,併發揮機械業在地聚落協同研發的優勢,持續整合創新智慧化功能硬體模組、軟體應用程式App,以及高效率加工方案。包括經濟部產發署與技術司,也會要求研究法人單位爲此挹注資源,光是2025~2028年便已編列上億元預算補助,共同投入解決終端加工應用課題,逐步從泛用機往高階高值化機種發展。

【欲閱讀更豐富的內容,請參閱2024.5月(第102期)智動化Smart Auto雜誌】

2024.5月(第102期)CNC數控系統 迎合產業永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