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變胖了?5種營養素養成易瘦體質

適當補充蛋白質、鐵質、鎂、維生素B羣、維生素D等5大營養素,維持好體態。(圖片來源/photoAC)

春節期間總是大魚大肉嗎?小心肥胖找上門。肥胖不僅是健康問題,也可能是營養不良的表現之一;不過,與體重過低的狀況不同,肥胖多由飲食選擇不當造成,因此,適當補充蛋白質、鐵質、鎂、維生素B羣、維生素D等5大營養素,纔是健康的關鍵。

許多人誤以爲「節食」能減肥,實際上減少的是肌肉而非脂肪,且營養不均衡或不足會影響新陳代謝,使減肥更困難;長期營養不足甚至可能引發心血管疾病、肌少症及荷爾蒙失調等問題。因此,均衡飲食是健康減重的不二法門,也能幫助養成易瘦體質,建議補充以下5種營養素:

1.「蛋白質」主要來源爲豆類(如豆腐、毛豆)、魚類、蛋類及雞胸肉等。其中,蛋白質是肌肉、骨骼及皮膚等組織的基本構成成分,對代謝、生長及荷爾蒙調節都相當重要。

2.「鐵質」主要來源爲紅肉、內臟、深綠色蔬菜等。鐵是人體氧氣運輸的重要元素,支持粒線體生成能量(ATP)及肌肉功能;缺鐵會導致肌肉缺氧,出現疲倦、運動耐量低、頭暈等症狀。其中,女性月經及腸胃道出血,皆是常見鐵質流失的原因,適時補充是必要。

3.「鎂」的主要來源是綠色蔬菜、堅果、全穀類等。鎂參與能量代謝,扮演情緒穩定及肌肉功能維持的角色;另外,長期處於壓力環境會加速鎂的消耗和流失,攝取不足會影響健康。

4.「維生素B」主要來源爲肉類、魚類、豆類、全穀類等,建議可多食用含量較高的小麥胚芽、芝麻、豬後腿瘦肉等食物。維生素 B 羣爲能量代謝的重要參與者,尤其在脂肪燃燒過程中,發揮強大的作用。

5.「維生素D」主要來源爲魚類、雞蛋、鴨肉、香菇、黑木耳等,不僅具有抗發炎作用,促進肌肉合成,亦能夠支持胰島素功能。不過,若缺乏維生素D可能導致肌肉無力,影響血糖調節。

「吃得少、不如吃得巧」,健康減肥不在於節食,而在於聰明地選擇食物,透過均衡飲食補充必要營養素,不僅能改善肥胖問題,更有助於促進整體健康,減少慢性病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