脣齶裂公益救助 讓小夥重獲自信

專家團隊爲患者精心手術

在2024年即將結束的時候,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對口支援爐霍縣人民醫院醫療隊在甘孜州開展了一場脣齶裂公益救助,讓一名來自德格的21歲患者重拾自信。

據瞭解,這名患者從小就因爲脣齶裂飽受困擾。7歲時,家庭條件的限制使得他的第一次手術延遲,錯過了脣裂修補的黃金治療期。13歲時才完成的齶裂修補手術,讓他得以開始嘗試說話,但由於語言訓練不足,他的發音始終不夠清晰。更爲嚴重的是,他的面部畸形問題仍然明顯:脣部瘢痕顯眼,左側鼻底凹陷,雙側鼻孔不對稱。這些問題直接影響了他的外貌,使他在成長過程中不斷遭受旁人異樣的眼光,變得越來越自卑和孤僻,逐漸將自己封閉在心理的“牢籠”之中。

當專家團隊通過篩查發現這名患者時,他的心理狀態已經極度低落。他告訴醫生:“我害怕與人交談,因爲別人總是盯着我的嘴看,還聽不懂我的話,我不想這樣下去了。”家屬也告訴醫生,他們多年來都在努力尋找解決方案,但因信息相對滯後,一直未能得到滿意的治療。

在篩查階段,對口支援專家鄧麗嘉醫生詳細瞭解了他的病史,評估了他目前的面部和語言狀況。經過多次多學科遠程會診,團隊決定爲他實施一次綜合性的脣裂二期修復手術,以期改善脣部和鼻部的外觀,同時輔助語音訓練儘可能提高其語言功能。爲了確保手術成功,市二醫院醫學美容中心的陳志兵主任專程趕到爐霍縣人民醫院親自操刀。術中,陳志兵對患者的脣部瘢痕進行了精細修復,重建了左側鼻底的支撐結構,並調整了雙側鼻孔的對稱性。

術後僅一週,患者完成了拆線,恢復效果令他和家人都感到非常滿意。“這是我們全家等待了十多年的時刻,非常感謝這次公益救助。”家屬激動地說。

市二醫院負責人告訴記者,該院將繼續推進脣齶裂公益救助行動,將篩查和治療的範圍擴展到更多邊遠地區,同時將預防科普教育作爲重點工作之一,讓更多準媽媽瞭解如何預防脣齶裂,避免新生兒因先天畸形而受苦。

遊雪意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鄧曉洪 供圖 市二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