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2.0內閣成形:從邊境、關稅到戰爭,剖析重大政策走向
2024年11月14日,川普以總統當選人身分,在佛羅里達州海湖莊園發表演說。 圖/美聯社
文/徐曉強
川普確認回鍋美國總統後,幾乎全球政府、不分美國敵手或盟邦都戒慎恐懼,大家都好奇他到底會不會實行競選期間提出的多項爭議性政策,像是大規模遣返非法移民,或是對外實施統一 10% 到 20% 關稅、對中國施加高達 60% 的關稅等。
▌接續上篇:〈重商主義重新領銜國際政治?川普「絕對控制」的美國未來〉
選前許多經濟調研機構提出多份政策衝擊影響評估,表示川普如果大規模遣返非法移民、提高對外關稅,將會提高美國通膨風險,此外,程度不一的關稅又將會造成美國、世界和中國 GDP 多少的損失。但就如同川普 2016 年競選期間曾提出要「在美墨邊境建立高牆阻擋非法移民,並要墨西哥付錢」、「推翻歐巴馬健保」一樣,有些可能只是選舉語言,有些最後可能無法實現。
要判斷川普政府未來可能作爲前,首先需確認其執政目標爲何,才能分辨哪些政見有比較高的機率可能施行。
本篇我們將從分析川普近期宣佈的人事安排開始,再加上川普選舉期間的競選主軸,來判斷川普 2.0 的可能執政目標,最後套疊川普政府未來四年執政的已知客觀未來環境,試圖推測他不同政策可能的實施時間點。
川普確認回鍋美國總統後,幾乎全球政府、不分美國敵手或盟邦都戒慎恐懼。圖爲從白宮草坪望進去的橢圓辦公室。 圖/歐新社
▌地緣性內閣、《福斯電視》成爲川普內閣的人才庫
美國內閣成員衆多,從川普率先公佈的名單或可推測他有意在第二任期優先處理的議題,像是他率先公佈國土安全部長、白宮邊境移民政策官,可能表示川普將優先處理邊境非法移民問題;在衆多駐外大使中優先公佈駐以色列大使、中東問題特使,則可能凸顯以哈戰爭會是川普執政的首要議題之一。
仔細研究本次內閣名單,還可發現包含「地緣性強」、「《福斯電視》成爲人才庫」這兩大特點。多名內閣成員來自佛州和紐約州,佛州部分例如:準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是佛州聯邦參議員、白宮幕僚長威爾斯(Susie Wiles)長期做佛州共和黨民代政治幕僚、國安顧問瓦爾茲(Mike Waltz)爲佛州聯邦衆議員、準司法部長邦迪(Pam Bondi)是前佛州檢察長(她替換掉的人選蓋茲 Matt Gaetz 也是佛州聯邦衆議員)。
紐約州部分例如:準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公司設在紐約、準環境保護署署長澤爾丁(Lee Zeldin)和準駐聯合國大使史蒂芬尼克(Elise Stefanik)則都是紐約州聯邦衆議員。這些人或許因爲地利之便而和川普培養出緊密的關係,從而獲得川普信任、拔擢。
川普在第一任期時,就傳出經常藉由觀看《福斯新聞》頻道來獲取資訊,對《福斯新聞》節目主持人非常熟悉,而這次福斯電視也成爲川普內閣的人才庫,像是準國防部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和準交通部長達菲(Sean Duffy)都是《福斯新聞》的節目主持人,號稱「邊境沙皇」 的白宮邊境移民政策官員霍曼(Tom Homan)則是和《福斯新聞》配合的評論員。
此外,還有多位準內閣成員是《福斯新聞》的常客,經常在電視節目上針對自身專業領域發表親川普的意見,這包含:盧比歐、瓦爾茲、準國土安全部部長諾姆(Kristi Noem)、準政府效率部領導人拉馬斯瓦米(Vivek Ramaswamy)、準中情局長雷克裡夫(John Ratcliffe)和準國家情報總監加巴德(Tulsi Gabbard)等人。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這些人在重要政治事件上都明確表態支持川普。例如:第一任期兩次的國會總統彈劾案、2020 年大選後的選舉舞弊宣稱,以及 2021 年國會山莊動亂。這或許解釋爲什麼臺灣人比較熟悉的前國務卿龐佩奧(Mike Pompeo)或是前副國家安全顧問博明(Matthew Pottinger)並沒有受到川普青睞,無法在川普第二任期內閣中佔有一席之地。
準國務卿盧比奧曾在2016年與川普競逐共和黨的美國總統候選人提名。 圖/路透社
▌對內優先處理邊境、經濟安全議題
考量到上述內閣人事佈局,以及選戰期間川普的競選主軸,預期川普政府 2025 年在內政上最重要且急迫要處理的議題將會是邊境和經濟安全,他將會立刻採取作爲遣返國內非法移民,但初期數量最多可能僅數十萬,他的團隊將會考慮美國就業狀況來調整。川普政府同時也會和墨西哥政府談判,以阻止非法移民繼續入境,從源頭處理問題,並打擊跨境的毒梟犯罪集團。(推薦閱讀:〈全力支持川普驅逐移民?德州政府主動幫買土地蓋拘留所〉)
經濟安全議題上,川普的主要目標是降低通膨對一般人民所造成的生活壓力,實質提升美國人民的消費力。除了各種稅務補貼外,他一上任就會鼓勵傳統石化能源如石油和天然氣的生產、降低能源價格,而因 2025 年底時,川普第一任期通過的《2017年減稅與就業法案》將到期,因此共和黨控制的國會肯定會需要再提出、通過一部新的稅法取代,否則美國企業和個人的所得稅將大幅回升。
幾乎每任美國總統任內都會有幾項指標性法案通過,例如歐巴馬的《平價醫療法案》(即歐巴馬健保)、拜登的《降低通膨法案》和《晶片法案》等,預期川普執政前兩年就會把握完全執政的機會之窗,通過《貿易互惠法案》(United States Reciprocal Trade Act),並在 2026 年度的《國防授權法案》中大幅提高美國國防支出。
《貿易互惠法案》將使得川普未來得單純以「貿易收支不平衡」爲由,對外國政府課徵無時間和幅度限制的關稅。他第一任期對其他國家的鋼和鋁課徵關稅、對中國大打關稅戰,援引的國內法都非常古老,包括 1962 年的《貿易擴張法》和 1974 年的《貿易法》,《貿易互惠法案》將提供一個全新的國內法源依據。
2026 《國防授權法案》通過後,川普政府就會有一個新的國防支出標準來要求所以盟邦也提高國防支出。目前共和黨傳出有意將美國國防支出從現在的約 3% GDP 佔比提高到 5%,如果臺灣比照辦理,將需要提高約 6,000 億臺幣的國防支出。
圖爲美國德州與墨西哥邊境。 圖/法新社
▌對外結束烏俄、以哈兩場戰爭
川普競選期間曾提到將在 2025 年 1 月 20 日上任前就結束烏俄戰爭,近期戰爭相關報導也顯示不管是俄國或是烏克蘭,雙方都有談判的意願,這將會是川普第二任期首個展現其外交政策方向、手腕的重大案例。
先不論他最終將如何結束這場已經持續近三年的國際戰爭(系列文章第三篇筆者會在對此作出預判,並說明其可能對世界和臺灣的影響),考量到這場戰爭牽涉到歐洲戰後的安全環境和架構,以及多位利害關係人,預期川普的國安團隊除了俄國、烏克蘭外,也至少需要和德國、法國、英國等歐洲大國協商,如此大型的國際談判應該不會在短短几個月就處理完成,如果再加上以哈戰爭,川普的國安團隊第一年花上全部的心力和時間處理歐洲、中東戰爭都不令人意外。
就美國整體的國安戰略考量,結束歐洲和中東的戰爭,才能讓美國調動更多軍事資源到印太地區對付主要的戰略競爭對手:中國,因此就對外事務的優先順序上,預期川普政府 2025 年初還不會立刻就對中國施加高額關稅、引發貿易戰 2.0,他可能會先檢視 2020 年初和中國簽訂的第一階段貿易協定,蒐集好足夠資訊證明中國沒有確實履約後,纔對中施壓、要求重啓談判,這個時間點可能落在 2025 底或是 2026 年初。
這個時間上的選擇還有政治和經濟上的考量。2026 年美國將舉行期中選舉,這時祭出對中強硬的政策或許將有助選舉,如同川普 2018 年 3 月纔開始打貿易戰一樣。另外,先前提到川普第二任期首要的執政目標之一就是解決通膨問題,而對外施加關稅將會提高通膨風險,川普團隊應該會再等通膨降溫一段時間,才施行關稅政策,否則不同政策的效果可能會互相抵銷,筆者認爲川普團隊應該不至於做出這樣不智的決策。
當然,川普政府的決策中心還是川普,他有沒有可能不顧政策效果,只想凸顯自己的強勢姿態和不可預測性,提前對中施加高額關稅?也是有可能的。
2024年9月,白宮前的支持烏克蘭示威活動。 圖/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