踅朴子
散文
朴子市,位於嘉義縣,爲農業大縣一重要精華鄉鎮。身爲旅人,我常在此感受到嘉義的「佳意」。
朴子以配天宮的媽祖信仰聞名,和雲林北港朝天宮互動密切。平日工作晚飯我最常來這逛。我會喬裝成在地人,拋下機車,換用走的,安靜的覓一爿小店,去嘗試。可能是出色的火雞肉飯,淋上鮮美雞油、肉燥,佐一碗十元味噌湯,暖心又暖胃;也可能是麪攤,在燙麪的氤氳水氣,看着店面因陳年有些泛黃,聽着客人間的交談,有種踏實的感受。
那裡的市場,新舊交混,雨水發酵過、陽光烘烤過,古老的心情不可被撼動,走在市場的街道,如步上廟堂般的莊嚴,米店、嫁妝店、棉被與鐘錶行,如同龕位,櫛比鱗次。人在這,即使是尋常買菜,看起來也有神性,像偉大的藝術家。
某次,我吃完飯,被一株黃色雞蛋花吸引,它飄着清香。走出小吃店面,我歪頭,原來隔壁是間花材行,有許多十元銅板就可以抱走的小花。我蹲在盆栽間,像只俗稱「蟧蜈」的白額高腳蛛,儘量不引起店員注意,認真地看個仔細。
當我在猶豫是否要帶一棵銀色芙蓉菊,回雲林的三合院租屋處避邪,但想大學朋友常笑我分明二十初歲,卻像老頭子,只好考慮是否該挑些「年輕點」的植物,嗯,比如,玫瑰花、「多肉」──這夠年輕吧?
「慢慢挑,看有沒有喜歡的。」沒想到,驚動老闆,老闆是個中年男子,看起來算很忠厚,他行動不便,卻執意拄着助行器,挑來跟我一一介紹。語氣親切,聊了一點天,素有尷尬癌的我卻不覺壓力,他和我推薦幾款多肉植物,但我是「火龍果」派的。
我和老闆發表我的理論,火龍果也有刺、形狀如仙人掌,肥厚的攀藤,也會開花,碩大如曇花,只能璀璨一夜。結果實,又能吃。何必種小多肉?
老闆被我送了一頓無言大餐。
後來,我沒買高價植栽,他幫我打包了幾棵便宜的牽牛花,卻還是每株都仔細的講解、幫我換盆,老闆行動不便,我想過去接手,但他卻撐起身體,更俐落的處理一切,臉上掛着樸實的笑容,那是從心流淌出來的。
我正要付錢,他向店內喊了一聲,一位樸素的女子走了出來,迴應他「老公」。
妻子收費,老闆交花給我:「有空再來喔。」
我後來又去了好幾次。
朴子算是農村與濱海漁村的熱點,有時,它像個寧靜低調,穿著白色洋裝的仕女,充滿和煦;有時又活潑繽紛,宮廟活動、市集,在這有大地母愛的城鎮躍動着。
我曾傍晚溜去宮廟旁,那是個平日傍晚,廟方架出布幕,播放電影,記得是部武俠片吧。甫用過晚餐的年輕媽媽和爸爸,推着嬰兒車;小攤販、在地府老,帶着宮廟帽子或選舉用帽,在此不分黨派、不分信仰,就暫時停下來,欣賞那一部平凡的電影。
沒有冷氣、沒有特製電扇,劇情不算特別,但我也許被這羣人、被布幕後方,和平晚霞給感動,我融了進去,邊喝飲料、邊看電影。
怎麼說好呢?跟百貨公司的戲院感觸不同,它不只是電影而已,它因與生活碰撞而美好,直接進到生活的記憶了。我常想像,那種屬於嘉義的平原步調,或許是自古而來,誕生許多如陳澄波、蕭麗紅……衆作家、畫家的緣故吧。
那分「佳意」,有時就是「好意」,好意比如對人的「信任」。
比如,我初次造訪的飲品店,外帶,還不知飲料如何,等沖泡飲料時,店家看見我抽出架上一本舊書翻看入迷,說,喜歡就帶回去。
我說工作忙,會看很久,不好意思的。
老闆笑說:「你慢慢看,看完再拿來換吧。」
「書是要拿來看的,不是拿來擺的。」這句話溫暖清楚的留在心中。店家信任我,以書結緣,不過,這也是構成我回去還書,二次消費的好方法。還好,飲品很順口,值得不斷造訪。
後來才知那本書《喚山.我與珠峰相遇》,已故作者李小石,生前定居嘉義。我被書腰上標語吸引:「不要仰看一望無際的頂峰,你只須看着眼前這一步。」我初來乍到的工作徬徨,因此得以安頓。看著書中作者描寫的高山之景,我所處的土地,好似跟着聖潔了起來。我還書時,跟老闆淡淡地感謝,是好書。
這些古樸的人情味,這些信任背後,我想,還有當事人本身的自信。
因對自己有信心,所以願意信任別人。
有時,生活簡單,步調慢下,重點做到,思緒才清楚。時常在朴子踅着,想到蘇軾的詞《卜算子》,但我在平原溪水邊,有見悠遠沙洲而不覺寂寞,我只是一隻選擇障礙的鳥,揀盡金枝不肯棲。
每枝都想飛上去看看──那裡的風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