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腳超慢跑更健康?常見5大疑問 專家全解答
超慢跑是近年來討論度非常高的有氧運動,但也存在着不少疑問。(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超慢跑是近年來討論度非常高的有氧運動,但也存在着不少疑問。對此,體適能教練徐棟英針對超慢跑常見5大問題加以解惑,其中像是赤腳超慢跑是否更健康?他指出,由於腳底有很多肌肉和微血管,以赤腳方式進行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但要注意踩踏的動作是否正確,以及事先確定場地的安全性。
徐棟英在初日診所的YouTube頻道中列出超慢跑常見5大問題如下,並一一進行解答:
1、赤腳超慢跑更健康?
徐棟英表示,腳底有很多肌肉和微血管,以赤腳進行超慢跑對血液循環會更有幫助,但要注意腳掌先着地,再腳後跟輕碰地板,膝蓋就很容易保持一個微曲的狀態,如此能減少足底筋膜炎的現象。另外,若要在戶外赤腳超慢跑,應檢視一下草皮四周,有沒有碎石頭、圖釘、玻璃等,把這些東西清除後再跑,會相對安全許多。
2、超慢跑一週要跑幾天?一天要跑多久?
徐棟英指出,超慢跑一週至少要3~5天,每天可以累加至30~90分鐘,而想要減重,則可以達到90~120分鐘效果會更好。他建議,可以一次跑10分鐘,逐次累加,分次跑也可以獲得不錯的效果。
3、超慢跑要飯前還是飯後跑?
徐棟英說,假如有血糖問題的人,飯後休息5分鐘就可以原地節拍超慢跑,這樣對於飯後血糖穩定更有效果。
4、超慢跑節拍器速度要設定多久?
徐棟英說明,節拍器應設定爲每分鐘180拍。當步頻越快時,心率反而會較低;相反地,步頻越慢會導致腳接觸地面的時間加長,肌肉力量流失更多,心跳會加快,跑步時感到更加喘。對於初學者來說,建議1小時跑4~6公里,這樣比較不會感到喘,且過程中步幅應縮小,並保持較快的步頻,隨着身體適應後,可逐步提升至每小時6~8公里。此外,在跑步機上也可採用相同的訓練模式,當體能改善後,速度也會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