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愁動人 林怡君包一片月光回家奪魁

金沙散文獎發掘諸多兩岸間悲歡離合的故事,圖爲第1屆金沙散文獎頒獎典禮。(金沙散文獎組委會提供)

由旺旺中時媒體集團《中國時報》及金沙書院合辦的「第41屆旺旺‧時報文學獎暨第2屆金沙書院兩岸散文獎」,今年自全球共1041件作品中,旅居加拿大的林怡君以〈包一片月光回家〉贏回首獎。

作品來自世界各方

今年金沙書院兩岸散文獎共選出一等獎1名獎金15萬元、二等獎2名各5萬元、三等獎3名各2萬元,佳作5名獎金各1萬元。評委之一的《福建日報》記者周思明指出,首屆散文獎的頒獎現場,一等獎得主,臺灣作者何志明作品〈父親,我回家了〉改編的短片在現場播出時,讓不少嘉賓都紅了眼眶,「情感,永遠是文學、是所有藝術最動人的力量。」和本屆獲獎的〈包一片月光回家〉有異曲同工之妙。

擔任散文獎顧問的知名散文作家簡媜也指出:「能把海水變成墨水的唯有文學,海洋爲了阻撓,文學爲了呼喚與尋找。」評委會主任楊渡表示,今年的作品來自世界各方,但進入決審的作品多來自兩岸,分隔了70餘年,生離死別、歡欣重逢、悲歡離合的故事,依舊深深打動人心。

青年世代 潛力無窮

楊渡指出今年首獎作品,林怡君的〈包一片月光回家〉,以泉州偶戲家庭的兩兄弟爲故事主軸,刻畫一朝分別,竟成30幾年永隔;二等獎的〈似是故人來〉,作者爲蘇州的黃迪,描寫漂泊紐約,在作家與文人之間,追尋文化之根,在臺菜與中式飲食之間,找尋失落的鄉思;同爲二等獎的〈中華路上的老兵〉,作者爲來自臺灣台東的賴勝龍,刻畫幾個生活在臺灣東部、偏遠的原住民部落裡,可能是跟着蔣經國開墾橫貫公路後,年紀大了,無法落葉歸根,終究留下來的外省人。

周思明另指出,本屆散文獎最重要的收穫之一,就是發現了一批「90後」甚至「00後」的新人。三等獎〈日頭光〉作者,來自福建福州的邱毓賢,就是一名1996年生的年輕作者,針對閩南語這樣一個並不鮮見的意象,再結合自己的理解和聯想,「發散成爲一篇足以成爲年輕世代叩開文學之門的範本佳作」。

「兩岸的青年世代,還有許多故事,正在發生,等待述說。」楊渡也表示,看到今年散文獎題材的多樣性與刻畫文字的逐漸深入,讓人對此獎充滿期待。希望未來有更多好作品,成爲時代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