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北湖區:“嵌入式”監督讓廢棄礦山“披綠生金”

“廢棄的石料被運走了,裸露的山地被修復了,現在徹底告別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歷史。”近日,湖南郴州市北湖區紀委副書記、區監委副主任何愛華帶隊深入魯塘鎮調研礦區生態修復工程實施情況時,當地村民告訴調研人員。

魯塘境內有豐富的煤炭、石墨資源,素有“煤炭之鄉”“石墨之都”之美譽。20世紀90年代至本世紀初,魯塘鎮部分村民“靠山吃山”,興起了開辦小煤窯的高潮,超深越界、無序開採、惡性爭搶資源引起的生態環境破壞和生態系統破損等問題較多。礦區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問題被列爲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查整改問題,包括歷史遺留礦山圖斑120處,面積302公頃,目前,北湖區已投入資金約8500萬元用於歷史遺留露天開採類礦山的削坡減荷、覆土復綠、發展產業,計劃2022-2025年按年度分期分區實施治理,魯塘礦區這塊昔日生態“老傷疤”逐步向青山“新風景”轉變。

調研中,何愛華詳細瞭解了礦山現狀、“一堆一策”編制生態修復方案、施工圖設計和倒排工期表,並對施工時序、質量監督、資金保障、手續辦理等難點堵點問題進行指導。調研發現並督促立行立改問題3個。

近年來,北湖區紀委監委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決扛牢“碧水北湖”的政治監督責任,聚焦主體責任、屬地責任、監管責任落實情況,實時跟進監督生態修復工程項目立項、招投標、實施和驗收全過程,壓實各部門主體責任,做到同頻共振、同向發力、同題共答。督促責任部門不斷優化礦區生態修復和產業融合的發展模式,盤活修復土地,統籌種植油茶、發展光伏等產業,達到“以修復帶產業、以產業促修復”目標。同時採用“工程修復+綜合利用”模式,將廢棄石料綜合利用,2023年完成銷售收入5000多萬元。據介紹,2023年度魯塘礦山生態修復項目共完成生態修復面積125.98公頃,通過修復銷號驗收73個圖斑,超額完成年度任務目標。

“下一步,區紀委監委將繼續發揮監督作用,圍繞生態修復任務,盯緊‘關鍵少數’,推動自然資源、生態環保等部門擔負起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同時嚴肅查處生態環保領域違紀違法行爲,確保黨中央關於生態文明建設決策部署落地見效。”北湖區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劉訓忠、曹登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