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璐:專注創作民族文化故事,衝刺第三度獲獎 中國美術獎入圍專訪②

10月9日,第四屆“中國美術獎”獲獎作品正式公示,廣東入圍一金一銀一銅。

廣州美術學院副教授沈璐的連環畫作品《旌旗》入圍本屆全國美展銀獎。

此前,沈璐的作品《馬克思》獲第十三屆全國美展銀獎,作品《鶴之靈》獲第十二屆全國美展優秀獎。

就此,廣州美術學院副教授沈璐接受羊城晚報記者專訪。

我喜愛民族文化和故事

羊城晚報:本次入選全國美展的連環畫作品《旌旗》創作是怎樣的契機?如何構思和創作的?

沈璐:這些年,我創作了許多民族題材的作品,像《冰山上的來客》《再度出山——買買提江吾買爾》等,都是基於我對民族文化和故事的喜愛與關注。

連環畫《旌旗》的靈感主要來源於兩件事:

一是前年網上流傳的一段視頻,展示了新疆牧民自發組織馬隊,高舉紅旗,策馬奔騰,爲奧運健兒踐行的場景,令我感動;二是在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成立慶典上,當地牧民以馬隊表演和賽馬的方式慶祝。他們還計劃用這種方式爲祖國慶生。

因此,我跑了兩趟青海,藏民一齊體驗生活,讓當地的朋友幫忙找小騎手,拍素材資料。這些經歷讓我深刻感受到當代民族之間的融合與共鳴,不僅體現了各民族的愛國情懷,也表達了他們對美好生活的認同。

羊城晚報:和之前的創作相比,本次創作有怎樣的新嘗試?

沈璐:這次創作也算是我藝術道路上一次重要的成長與突破。

與之前的連環畫《馬克思》相比,此次連環畫創作由於題材原因,畫面以人物較多的大場面爲主。雖然我已有十多年的水彩經驗,但這次創作在水彩技法上是一次全新的探索和挑戰。

特別是在天空的表現上,我看了很多大師希爾蓋畫雲的視頻,也深入研究了不同時間段的雲和光線變化,力求從晨曦到黃昏到夜晚再到“丁達爾光線”呈現真實唯美效果。

爲了準確表現馬的肌肉結構,我特意購買了“扒皮馬”模具,仔細觀察和研究,力求讓馬匹顯得生動逼真。同時,也找了一些有經驗的老師進行學習、探討和研究。

我的創作方向一直圍繞現實題材

羊城晚報:這是您第三次摘取國展獎項,有怎樣的創作心得?

沈璐:近年來,我的創作方向一直圍繞現實題材,作爲當代年輕作者和大學老師,傳播優秀文化與正能量是我的義務。我創作了反映脫貧攻堅的《甜蜜的十八洞村》《冷菊貞與小南河村》,描寫海帶工人日常生活的水彩畫《海風海帶》,以及表現醫護人員的《嬌嬌戎裝》。

我始終認爲,現實主義繪畫更能夠紮根生活與社會,通過對生活和人性的深刻探索,關注人民羣衆乃至整個人類的命運。

我的老師也曾告訴我,只有那些反映對生命的尊重、對道德理想的追求、對幸福生活的嚮往的作品,才能更好地迴應人民的期待,完成傳遞真善美的使命。

羊城晚報:您如何理解、探索藝術性和主題性的平衡?

沈璐:在創作中,藝術性和主題性之間的平衡尤爲重要。

藝術性強調形式美感、技法創新和個性表達,而主題性則注重作品所傳遞的思想、情感和社會價值。探索平衡的關鍵在於通過藝術手段有效傳達主題,避免單純的技巧炫耀或過於直白的敘事。

對於藝術性水彩技法的表現,我主要遵循“順其自然”的原則,在創作過程中遇到了便自然的運用。輕鬆創作,才更容易在隨意中把瞬間的靈感釋放,創作出觸動觀者心靈的作品。

全國美展給了連環畫創作者巨大鼓舞

羊城晚報:作爲傳統畫種,連環畫近年來有怎樣的發展?

沈璐:近年來,連環畫在不斷地發展變化。連環畫正在往當代大衆喜歡的形式來發展,不僅限於傳統的以線描爲主的形式,並在多樣化的前提下貼合大衆審美的需求。

近十年來,我在老師的帶領下踐行着“架上連環畫”的概念,連環畫從最初的小人書大小,擴展至架上進行展覽的形式。在視覺效果上,架上連環畫更接近於完整的創作,既可以單獨展示其中一幅,也可以連起來看。

與十二屆、十三屆相比,本屆全國美展最爲明顯的是連環畫展品數量實現了翻倍的增長,連環畫這一領域的作品達到了130多件,這無疑是對創作者們的巨大鼓舞。

除了表達方式多樣化,今年入選全國美展的連環畫作品的內容也更加多元化。有反映中國傳統文化的作品、有再現文學名著的作品,也有歌頌紅色革命歷史的作品,這也給我帶來了新的思路和啓發。

羊城晚報:從外省來到廣東,您有怎樣的感受?

沈璐:我是2020年來到廣東,就職於廣州美術學院。廣東的藝術氛圍極爲開放,這裡的前沿藝術理念和創新精神爲我提供了無盡的創作靈感,開闊了我的創作思路。

廣東文化的多元性,涵蓋了客家、潮汕等地域文化,以及瑤族、畲族等少數民族的獨特風情,都深深吸引着我。我計劃在未來幾年裡更加深入地瞭解和體驗這些文化,也希望未來在我的畫作中能夠展現出廣東的獨特魅力。

【人物簡介】

沈璐,1987年生於黑龍江,博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廣州美術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曾獲第十三屆全國美展銀獎、第十二屆全國美展優秀獎;曾獲第三、四、五、七屆架上連環畫展優秀獎,黑龍江省文聯英華獎,遼寧省文聯金彩獎等。

文 記者 朱紹傑 樑善茵圖 記者 潘俊華(作品圖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