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五號火箭殘骸 今與臺灣擦邊過

大陸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4月29日發射升空部分殘骸可能墜回地球。(新華社

大陸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於4月29日發射升空,釋放完天和號太空站核心艙後、部分殘骸墜回地球,並於8日晚及9日上午與臺灣擦邊而過。大陸外交部8日指出,殘骸危害極低;臺灣太空中心也表示,殘骸落在臺灣本島機率不大。但由於美媒將此次意外形容爲「失控砸頭」,此前卻將美國火箭殘骸墜落形容成「點亮夜空」,大陸官媒於8日怒批這是嚴重「雙標」。

即時監測網站「orbit.ing-now」的模擬軌跡圖顯示,長征五號B火箭殘骸在臺灣時間8日晚間10點12分,以及今(9日)清晨5點55分,分別通過臺灣北部、南部上空。

對於是否有危險性,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8日表示,火箭末級再入大氣層燒蝕銷燬,這是國際通行做法。中方高度關注火箭末級再入大氣層情況。該火箭末級已採用了鈍化技術處理,絕大部分器件將在再入過程中燒蝕銷燬,對航空活動地面造成危害的概率極低。相關主管部門也將即時對外通報情況

美媒近日對長征五號墜毀的「危險性」大肆炒作。《紐約時報》在6日用「擡頭(heads up,注意)!」一語雙關報導稱,你幾乎不會被這個猛烈墜落回地球的23噸火箭擊中,但「可能性不是沒有」。而該報3月底報導「獵鷹-9」殘骸墜落在美國華盛頓州時,卻稱「照亮了西雅圖的夜空」。

大陸《環球時報》報導,西方這次爲長征五號「發明」了航天新詞「失控火箭殘骸」。據航天專家表示,運載火箭完成運送任務後,由於本身已經失去動力,甚至可能結構都出現損壞,因此不管是哪國火箭殘骸都不存在「可控」的概念。美媒刻意渲染、誇大中國火箭殘骸「失控」以及造成人員傷害的概率,顯然不懷好意。

臺灣國家實驗研究院表示,依近幾日蒐集的軌道資料,推估墜落時間可能在5月9日,由於殘骸高度降低後,墜落速度快,或會在半途中碎裂,推估結果可能會有相當的誤差國研院強調,太空中心將根據各國監控與軌跡預測資訊,隨時修正軌跡模擬結果,如有必要,將通知相關單位進行緊急應變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