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千億汽車產業“飛馳”創新賽道

打通產業鏈、提升創新鏈、完善生態鏈,常熟高新區以集羣發展搶佔產業制高點——

千億汽車產業“飛馳”創新賽道

□蘇報駐常熟記者 商中堯 陳潔

聚集汽車相關企業160家,2021年實現開票銷售590億元,佔蘇州汽車產業產值的五分之一;新能源“三電”領域優勢突出;獲評工信部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汽車零部件特色產業示範基地)、科技部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汽車零部件)等稱號……近年來,在汽車及核心零部件產業,常熟高新區碩果累累。

今年初,蘇州發佈《關於蘇州市推進數字經濟時代產業創新集羣發展的指導意見》,常熟高新區以汽車產業作爲主攻方向,思路清晰,步穩蹄疾:打通產業鏈,一份實施方案爲汽車產業創新集羣建設謀篇佈局;提升創新鏈,中新(常熟)昆承湖園區強勢崛起;完善生態鏈,瞄準“雙碳”目標,“氫”裝上陣跑出綠色發展“加速度”。

嶄新的姿態,昂揚的鬥志,常熟高新區正積聚勢能“撬動”創新賽道,加速成爲引領未來發展的千億級產業創新集羣,爲打造更高品質“江南福地”搶佔產業制高點。

搶佔產業制高點

加速落子推進集羣建設“時間表”

7月20日,汽車智能座艙技術學院三方簽約儀式在常熟高新區舉行。常熟理工學院、延鋒國際汽車技術有限公司、羅斯德爾汽車飾件設計(北京)有限公司將定向爲延鋒公司培養研發技術人員,推進創新鏈、人才鏈和產業鏈深度融合。“延鋒將用足用好這個創新平臺,爲企業提供更多人才,搶跑智能座艙新賽道。”延鋒國際技術中心總經理倪嘉文說。

“延鋒系”是常熟高新區汽車及核心零部件產業的一條重要支線,在它旗下的汽車座椅、汽車飾件等公司不斷擴大生產規模,逐步成長爲細分行業的國內領軍企業。

以汽車及核心零部件產業爲主攻方向,常熟高新區不斷提升產業創新能力,推動傳統零部件產業向新能源汽車產業更新迭代,做大做強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形成了龍頭帶動、配套完善、集羣發展的高質量產業格局,已成爲區域發展新的經濟增長極。

截至目前,常熟高新區有汽車及零部件產業企業160家,成功引進豐田、三菱、大陸、西門子等19家世界500強企業和法雷奧、馬勒、延鋒等10家全球百強汽車供應商,產品主要涵蓋汽車動力系統、電子系統、新能源“三電”系統、智能網聯繫統、氫燃料電池等領域,初步形成了豐田系、三菱系、大陸系、延鋒系、馬勒系、正力系六大企業體系。

5月,《常熟高新區推進汽車產業創新集羣建設實施方案(2022-2025年)》正式啓動,汽車產業的爆發期被寄予更大期許。瑞普動力新能源項目、埃斯創車用空調總部項目等一個個項目的接連落子,也展現出常熟高新區正在加碼產業佈局,搶抓機遇向未來。

《方案》爲常熟高新區產業創新集羣建設劃定了“時間表”。常熟高新區將以獲批科技部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創新型產業集羣、融入國家首批燃料電池汽車示範城市羣爲契機,培育一批產業“鏈主企業”“隱形冠軍”,構築自主可控的汽車產業體系,力爭到2025年新引進汽車電子企業30家、新能源核心部件企業30家,規上汽車企業達120家,全區汽車類關聯企業達300家,汽車產業產值突破1000億元,成爲國內領先的汽車產業集羣發展高地、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要地和新技術示範應用基地。

激發發展原動力

昆承湖畔創新科技強風起

創新生態越好,越容易萌發創新的種子、催生創新的成果。多年來,常熟高新區聚焦產業鏈和創新鏈雙向融合,不斷疊加資源優勢,讓創新成爲產業發展的“陽光雨露”。

中新(常熟)昆承湖園區是蘇州市域一體化北向發展示範區的重點區域,也是常熟高新區創新發展的最佳承載地——

產業規劃上,常熟高新區秉承“創新發展”“綠色低碳”“區域協同”三大原則,強化“新能源+數字科技”雙輪驅動,大力發展新能源、智能製造、數字經濟等新興戰略產業。

空間規劃上,以打造蘇常一體化創新生態發展示範區爲發展目標,常熟高新區初步形成“一湖兩灣三軸”的總體佈局,構建創新智慧低碳湖區、科技產城融合高地。

風起昆承湖畔。一批批創新型優質企業、平臺載體搶抓機遇,提前佈局落子。展開規劃圖,在中新(常熟)昆承湖園區核心地帶,一座猶如綠色海星的小島格外醒目。

“UWC+創新島”是一個以“創新科技”爲主題的複合型科技創新園區,佔地面積191畝。去年9月,該項目正式開工,未來將打造成爲“千億估值、百億銷售、十億稅收”的科技創新島,成爲常熟對接新興產業和世界前沿科技的一張閃亮城市“名片”。

創新之道,唯在得人。在7月10日的常熟人才盛會上,高品質人才社區——人才歸谷重磅發佈。“UWC+創新島”將作爲人才歸谷的重要一翼,將吸引更多高層次人才“安家落戶”。

與此同時,零碳數字科技島、協同創新產業園等重點項目也在加快推進中。常熟高新區規劃建設局副局長沈建剛說:“我們始終秉承產城融合發展的理念,左邊生態、右邊產業,中間城市,力爭將中新(常熟)昆承湖園區打造成產業強、城市美、環境優的蘇州市域一體化發展新典範。”

其中,圍繞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新能源汽車“三電”系統、氫燃料電池等汽車重點產業領域,常熟高新區積極參與國家首批燃料電池汽車示範城市羣建設,將在中新(常熟)昆承湖園區大力推進中歐氫能創新中心、氫能大數據平臺、UNDP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國際交流與培訓中心等三大國家級平臺建設,全年引入新能源項目不少於10個,進一步放大產業規模優勢。

瞄準“雙碳”總目標

“氫”裝上陣打造綠色發展示範區

“碳達峰”“碳中和”是綠色發展的必然選擇。氫能是一種來源豐富、綠色低碳、應用廣泛的二次能源,正逐步成爲全球能源轉型發展的重要載體之一。

2019年,常熟開始着手前瞻佈局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作爲承載該市氫能產業發展佈局的核心區域,常熟高新區聚焦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短板弱項,超前部署了一批致力於關鍵技術研究的頭部企業。

在氫燃料電池產業鏈中,膜電極是燃料電池的動力核心,佔燃料電池電堆60%以上成本,因此,膜電極又被稱爲燃料電池的“芯片”。“目前我們已經投入生產7款商業催化劑,年產500公斤,燃料電池汽車裝機量達到400臺,處於國內領先的地位。”江蘇擎動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朱威說。

在頭部企業的帶動下,氫燃料電池核心零部件及電堆引射器等系統輔件企業加速集聚。目前,常熟高新區集聚了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相關項目40個,總投資近50億元,達產產值超百億元。

一頭連着製造業,一頭連着應用端,氫燃料電池的示範應用也是產業鏈上的重要環節。在常熟高新區,氫能源應用場景“屢見不鮮”:常嘉氫、誠志空氣兩座商用加氫站已經建成;160輛氫燃料公交車、物流車、工程車每天“行色匆匆”地爲這座城市的高速發展奔跑,成爲一道獨特的綠色風景線。

在剛剛建成的誠志空氣銀河路加氫站,負責人蔣鑫介紹,該站具備1000千克/日的加氫能力,按每輛公交車20千克加氫量計,可滿足50輛公交車12小時的加氫需求。

除了加強公交車、物流車、重卡、環衛車等車型的示範推廣力度,常熟高新區還不斷拓展氫能在備用電源、綠氫製造等領域的應用,積極開展“風光發電+氫儲能”示範項目,探索儲能領域應用新模式。完善氫能全產業鏈應用生態,打造氫能示範應用先導區。

常熟市委常委、常熟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王建國表示,接下來將進一步推動昆承湖園區與氫能源前端技術創新環節和數字化緊密銜接,將常熟高新區建設成爲以青爲底色、以清爲亮色、以氫爲特色的綠色發展示範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