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老地名-西道口丨衚衕長春

長春老地名-西道口

作者:李春昌

西道口,也叫西橋洞子,是長春的一處老地名。長春還有一個西道口社區,歸寬城區羣英街道辦事處管轄。西道口社區位於鐵北一路與鐵西街交匯處西北側,這附近也有一處道口,叫做西專道口,不是西道口。

【位於鐵北一路與鐵西街交匯處附近的西道口社區,2024年4月,和平胡同拍攝。↑】

說到道口,自然會想起“道口燒雞”來。長春有知名的尹記道口燒雞,逢年過節,重慶路道口燒雞店門前總會排起長隊。不過呢,長春的道口燒雞是從河南滑縣引進的,與長春的道口沒啥關係。

【鐵北一路與鐵西街交匯處的西專道口,2024年4月,和平胡同拍攝。↑】

這裡所說的道口,是指公路與鐵路的平面交匯處。過去,經常會經過一些公鐵平交道口;現在看,長春的平交道口所剩不多。回憶一下長春的道口,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惠工路道口了,你看呢?

【西道口舊影,圖源《長春街路圖志》。↑】

不得不說,西道口這個老地名,很忠實地記錄了這裡的歷史。

【鐵路與城市道路的關係,1974年地圖上的西安大路。↑】

大家都知道,哈爾濱至大連這段鐵路,最早是東清鐵路的南部支線。這段鐵路線既不是筆直的,也不是正南正北方向的。它是採用大致東北—西南的傾斜方向經過長春附近的。以一定的傾斜度過境,就留下了許多有關的城市痕跡,最明顯的是市區許多鄰近這條鐵路線的街路大部分採取與鐵路線直角交叉的方式,也就造成了不少的斜向道路。

然而在西道口這裡呢,鐵道線則改變了傾斜過境狀態,變成了基本正東正西的方向了,這道口也就成了貫通南北的主要通道。

【1908年長春市街全圖,西道口附近,圖源《長春歷史地圖集》。↑】

查找資料才清楚,原來是這樣的:

日俄戰爭之後,日本人取得了寬城子及其以北的東清鐵路(即中東鐵路、中長鐵路)權益,便選擇在頭道溝以北、二道溝以南一片已經劃做長春商埠地的地段建設日本南滿鐵路附屬地。大約是爲了區別沙俄鐵路用地是沿着鐵路線方向建設,纔將火車站設在了鐵路街區南北中軸線的北端。這樣,就從原來的鐵路線上引出了一段改變方向的鐵路,在這段鐵路上設置新的火車站。在火車站兩側也就出現了鐵路與南北街路相交叉的道口,也就有了西道口和東道口。

這段改變方向的鐵路出現在1907年,從那時起,許多年都是鐵路與道路的平交狀態。從1908年《長春市街全圖》上看,西道口南側與西二條街相對;西道口北側則是通向滿鐵附屬地北端的一段路。這些路當時還都是虛線標註的,沒有建成。後來西道口附近南北道路與鐵路線完成平面交叉通行,但西道口向南只是通向今天的遼寧路,並不能通向西二條街。

【1936年“新京”市街地圖,西道口附近,圖源同上。↑】

到了1935年的時候,“京白鐵路”(長春至白城)正式通車了,才完成西道口立交橋的施工,西道口升級爲“西橋洞子”了,頭道溝與二道溝之間交通也就順暢多了,可人們還是把這裡叫做“西道口”。

新中國成立後,西道口經過擴建,下穿鐵路橋洞從兩個變成了四個,加大了通行能力。還在道口南側設置了行人過街天橋,方便行人東西方向跨過道口行走。

【現在的西道口,2024年4月,和平胡同拍攝。↑】

很長一段時間,西道口的南出口只是在遼寧路上,並不能和西廣場相通。還記得從北向南行進的車輛,出了西道口,轉彎、爬坡,向西進入遼寧路;如果向東,還要轉一個彎才行,這樣又會和遼寧路上東向西的車輛直接發生衝突,這樣的狀態下總會有不夠便捷的感覺。

【1985年長春市區交通圖,西道口附近。↑】

1990年代,動工改善西道口至西廣場之間的道路交通狀況,將西道口的南出口改爲直行,下穿遼寧路,直通西廣場。出現了溝通西廣場與西道口的西廣大街,真正實現了西道口的立體交通,徹底改善了西道口的交通狀況。

【2017年長春街區全圖,西道口附近。↑】

比較歷史與現實地圖可以發現,其實西道口與西二條街並不在一條線上,西廣大街位置是原來的西三條街東胡同的位置,一條衚衕換來一條大街,很值得。

【西廣大街,2020年12月和平胡同拍攝。↑】

如果說西道口在西二條街附近,東道口則直通東五條街。從時間上說,東道口應該是西道口的“老大哥”了。東道口建成於1912年,在這之前,也一直是平交道口來着。

【長泰大橋下面的東道口,資料圖片。↑】

2014年,跨越東道口、長春站東側六條鐵路線和吉長城際客運專線三條鐵路線的長泰大橋建成通車,將亞泰大街和北亞泰大街南北貫通,成爲長春市區最繁忙的一條高架快速路。

城市建設在不斷髮展中,西道口這樣的老地名還在發揮着她應有的作用,相信有關西道口的故事也會很生動。

【西道口南側的行人過街天橋,2024年4月和平胡同拍攝。↑】

【和平胡同-春發盛】原創圖文,如有利於請標明出處。【衚衕長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