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刪單向好友”火了,你的線上社交過載了嗎?

近日,微信正在進行的一項功能內測引發火爆圍觀——好友數量達到1萬上限的微信賬號,可查看已刪除自己的聯繫人或好友,並可選擇性篩選和批量刪除。消息傳出,網友紛紛表示“翹首以盼”,並呼籲“條件大可放寬一些”“不到1萬好友的賬號也需要啊”。

如今,“線上"成了大衆社交的主要場景,在平臺工具中,微信又堪稱“巨無霸”。初次相識,互相掃碼、分享名片,便能成爲“好友”;工作溝通,拉進共同羣聊,就能成立“項目組”。多年不見的舊識、一面之緣的過客、代購問詢的微商……通通都被裝進我們的聯繫人目錄。隨着形形色色的關係充斥朋友圈,“熟人社交”的屬性迅速淡卻。有人笑言,此間的“好友”只能算一個稱謂。如果不及時加上備註,幾天之後甚至都想不起來頭像背後是何許人也。“好友”的泛濫,也導致社交圈的有效信息、情感交流不斷打折,相反,私密性卻被不斷侵擾,而無論是爲“點贊之交”點贊,還是反覆推敲發“圈”,都對用戶的時間和心力形成巨大消耗。

線上社交過載,與之相應是倦怠心態的蔓延。日復一日,人們愈發真切地感受到,龐雜無效的信息瀏覽,擠壓了靜心思考的時間;虛頭巴腦的點贊互動,淹沒了把手言歡的情緒表達;精雕細琢的文案濾鏡,掩蓋了現實生活的粗糲真實。虛擬社交,固然打開了一個新世界,卻也影響了許多觸手可及的美好。從關閉朋友圈到設置消息免打擾,從主動退出無用羣聊到多次呼籲批量刪除好友功能上線,就是大衆以最直白的方式表達,希望從繁冗信息流中抽離,“渴望靜靜” “謝絕參觀” “保持邊界”。

“人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社交是人類的基本需求,古今皆然。但瑞典心理學界一項研究表明,一個人一生中能建立社交的人數最多不超過520人,能建立穩定社交關係的也就大約150人。眼下,人們對線上社交“做減法”,或許正是源自一種糾偏自覺,或者說是迴歸本真。這些年,一些平臺積極探索“減負之道”,接連推出諸如“三天可見”“隱藏羣聊”“批量刪除好友”等功能,也正是捕捉到了用戶的情緒傾向,順勢而爲修復痛點。說到底,任何一項技術的發展,需要不斷磨合以至成熟,但一個基本認知應當是,人爲機役、人爲羣役,絕非社會的福音。推動人與人、人與科技良性互動,才能行穩致遠。

當然,技術是自由還是束縛,信息是恰當還是過載,最終取決於使用者。數字時代已經到來,在由媒介更迭引發的社交遊戲中,或許比關注某項減負更根本的是,我們都應該思考,當以怎樣的姿態參與數字生活。如傳播學者霍華德·萊茵戈德曾提醒,數字時代需要專注力、對信息批判性接收的能力等五種素養。徜徉在數字海洋裡,而不是被不良信息無效信息淹沒,每個人都得且行且成長。

來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