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漁船扣留熱點「釣魚臺」 海洋資源與風險並存

宜蘭南方澳漁民表示,近年漁業資源枯竭,加上潮汐比過去強,確實擔心在不熟悉的漁場作業時有越界風險。本報資料照

近日連續2艘漁船遭陸方、日方扣留,漁民作業問題成爲關注焦點。數年前,我國漁船被扣留的熱點還是靠近日本的釣魚臺海域,2013年臺日漁業協議通過後,已經鮮少有漁船被扣留,但宜蘭漁民也擔憂,隨着海洋資源枯竭,往往要到更遠的漁場捕魚,若不小心越界,動輒就要背上數百萬罰款。

釣魚臺附近海域魚種豐富,包含鯖魚、旗魚、鬼頭刀等,尤其鯖魚是宜蘭南方澳漁港的重要漁獲,每年產量可達4萬噸、產值6到7億元,然而由於主權問題,過去一直有經濟海域重疊的狀況,漁民若在重疊海域作業,可能被日方扣留,2004年到2005年間就有7艘蘇澳籍漁船被扣。

我國與日方2013年簽訂臺日漁業協議後,畫出北緯27度線以南,以及釣魚臺12海浬以外的海域爲協議適用海域,臺灣漁船可在這片區域內作業;協議簽署後,僅當年發生過1起扣留事件,以及2020年漁船遭日方巡邏艦驅離衝撞,較未發生嚴重的衝突事件。

南方澳漁民透露,儘管這幾年沒有再發生扣留事件,看到近日這2起其他海域的案件,難免擔憂;漁業資源逐漸枯竭,出海若成果不理想,船長可能就會嘗試到不熟悉的漁場「試試手氣」,雖然船上都有衛星訊號確保沒有越界,但這幾年潮汐比過去強,一小時可以讓船漂出3到4海浬,一不注意可能就要越界了。

蘇澳區漁會總幹事陳春生表示,漁獲量減少是事實,但站在漁會角度,仍建議漁民不要冒險,2、3年前日方通過新的規定,我方越界捕魚若被扣留,最高可以開罰300萬元新臺幣,風險遠遠高過收益;漁獲量少時可以適度休漁,也是讓大海休生養息的一種方式。

過去釣魚臺附近魚場曾經是漁船被扣留的「熱點」,2004年到2005年間有7艘蘇澳籍漁船被扣,當時漁民也曾駕船拉布條抗議。本報資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