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PI氣候評比臺灣排末段班 彭啓明指「標準有爭議」:不接受

環境部長彭啓明20日表示,臺灣氣候表現絕不是末段班,這份評比存在爭議,是錯誤的,他不太接受。(蔡佩珈攝)

德國看守協會今日公佈氣候變遷表現指標(CCPI),我國今年排名60名,雖較去年進步1名,但仍屬於後段班,排名倒數第7名。環境部長彭啓明表示,臺灣氣候表現絕不是末段班,這份評比存在爭議,是錯誤的,他不太接受。

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副召集人童子賢(左)15日前往環境部COP29戰情中心,和環境部長彭啓明(右)共同透過線上連線,與遠赴亞塞拜然參與COP29的工作人員交流訊息,分享會議進展並討論相關應對策略。(羅永銘攝)

環境部氣候變遷署副署長黃偉鳴20日指出,佔分最重的「溫室氣體排放」設定我國2023年人均溫室氣體排放目標,相較日本、美國、中國大陸及印度明顯特別嚴格,且我國人均溫室氣體排放量與加拿大相當,在2030年卻要負擔比加拿大更高的目標,導致臺灣很難獲得比較好的名次。

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副召集人童子賢(左)15日前往環境部COP29戰情中心,和環境部長彭啓明(右)共同透過線上連線,與遠赴亞塞拜然參與COP29的工作人員交流訊息,分享會議進展並討論相關應對策略。(羅永銘攝)

他也指出,實質減碳纔是因應氣候變遷最好的績效,耶魯大學與哥倫比亞大學「環境績效指標」我國在180國家中排名49、歐盟委員會聯合研究中心指出我國碳排放減少幅度在亞洲僅次日本,中國大陸與印度排放量成長,卻能在CCPI獲得比臺灣更好的名次,其評比方法有爭議,不宜直接引用評斷我國減碳努力。

環境部長彭啓明則強調,臺灣氣候表現絕非國際末段班,而是位在中段班,且持續向上前進,這份評比參考價值不高,是錯誤的,他不大接受。即便我國不見得能當第一名,但很認真追隨國際,推出一連串措施,包含成立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舉辦永續長聯盟等。

不過他表示,這份評比是上任後給出的第一份成績單,希望在任期結束、3年後,排名有所成長。

至於該份報告提及,臺灣缺乏逐步淘汰化石燃料計劃,且2030年減碳23至25%目標過低。彭啓明指出,我國能源使用從煤轉氣、2034年達成無煤中火,是脫離化石燃料的展現,預估10年內臺灣可大幅度擺脫對煤的依賴。另外,我國2030年減碳新目標目前仍在討論中,但會比24%更好。

他也提到,多數國家很難免除使用天然氣,例如新加坡發電約95%來自天然氣,自己希望低碳能源趕快進來,相信2025年再生能源的量會明顯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