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滿意華航「CARGO」新塗裝 林佳龍:盼多聆聽各界聲音
中華航空爲讓標示增添臺灣意象,在全新的777F雙引擎全貨機隊上設計新塗裝,把臺灣的圖案藏在貨運標誌「CARGO」的C中,但引起各界批評傳達不清,且會把C聯想成「CHINA」。交通部長林佳龍接受《寶島全世界》主持人鄭弘儀專訪時表示,華航設計太保守,不符合社會的期待,他個人也不滿意,希望華航未來在客機塗裝上,能多聆聽各界聲音。
林佳龍接受寶島聯播網節目《寶島全世界》專訪,暢談過年國內旅遊以及春節的交通疏運,並談及華航含臺灣意象的新塗裝。林佳龍說,華航身爲上市公司,他能理解所面對的多方壓力以及未來航線的規劃,但還是希望可以做出符合大衆期待的設計。
林佳龍表示,在設計公佈前3天,華航有告知交通部設計圖案爲何,當時就提醒這樣的圖案後續可能會引發的爭議,像是臺灣被「C」吃掉了,但華航迴應會和社會說明,並承擔各方的指教與批評。林佳龍說,這次的貨機設計他的確不滿意,接下來的客機塗裝應該要有更清楚明白的臺灣意象,而且不要和「CHINA」混淆。
鄭弘儀好奇「CARGO」塗裝的貨機,是否己飛過中國、香港,林佳龍坦言「還沒」,給華航一點時間考慮業務需求決定飛到哪裡。而含有臺灣識別的客機預計什麼時候會出來,林透露,預計會在今年6月的時候推出。
至於華航的英文名稱「CHINA AIRLINES」是否有改名的可能性?則因爲涉及到國際民航組織的規定,當初是用「CHINA AIRLINES」的名字取得航權,改名後能否直接延用則是另外一個議題,而且若要改名勢必會面臨來自大陸的施壓,近而影響到臺灣飛往大陸、甚至是大陸以外其他國家的航權。
林佳龍強調,航權是對等與互惠的,如果大陸不讓臺灣的飛機飛到大陸,那臺灣也要有志氣,雙方在談判、角力的時候,不能一味捱打,他說臺灣並不想破壞現狀,只是要避免混淆,無涉統獨,何況2000年以前,中共都是以「臺灣」稱呼,如今卻是不斷得寸進尺醜化臺獨,不只對「臺灣」2字敏感,連「陳時中」3個字也不說,一直「這位、那位」,代表對方對自己沒有信心。
林佳龍認爲,在臺灣跟中國的談判角力下,國人一定要有共識,要讓臺灣不被中國代表,如果對方只要對我們有一點小動作,大家就轉頭罵自己政府,那隻會讓對方得寸進尺,所以對外呼籲舉國人民要有一致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