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工作、創業還是生活,重要的是對“真”的判斷

前幾天,我寫了一篇文章《一位內容創業朋友的提問:運營指標、編輯協作、選人面試》,沒想到得到了很多朋友的關注,其實這篇文章總共用時不到1個半小時。

相比於“寫”,腦袋裡的“回想”和“思考”或許更重要。再次印證了法國著名作家巴爾扎克那句話:文采是來自思想而不是來自辭藻。所以鼓勵有想法的朋友們也開始記錄輸出自己的內容,對抗遺忘週期,開啓“費曼學習法”。

我無法做到日更、周更,只能說是有時間就隨便寫寫,把一些經歷思考記錄下來,就像和朋友們閒聊一樣。但先聊哪些?就從我認爲或許最能幫到大家的開始吧!

今天想和大家聊聊“真”,這個話題有點抽象,但其實確是很多事情背後的本質。我還是用大白話表達。

最近產品專家樑寧出版了一本新書《真需求》,全書大概50萬字,內容講的非常多,基本把商業的骨幹講的很清晰,最後名字取了這個,爲什麼呢?在我看來,除了需求重要性的層面,另一個就是對真假的判斷。

我現在關注什麼問題呢?主要包括4大問題:

這4個問題裡,其實每一個都涉及“真假判斷”,我們做抉擇本質是依賴【信息】,是網上的?是誰說的?是我認爲的?還是什麼樣的?

比如,我選工作,很多網上的人說這家公司氛圍很差,但是你面試時HR和老闆都不錯,自己也感覺還行,所以到底是信前者還是後者?

比如我要出一個流量方案,通過內容來拉新,在可投入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可能有很多種方式要選擇,是直接做矩陣,還是先做人設賬號,還是先做機構品牌?內容形態是視頻、圖文還是音頻?

這裡的每一個“做1”與“不做0”,都是對應着真假判斷,不僅僅是判斷外部信息(他人、網上等等),也要審視自己的信息(想法),哪個是真的呢? 只有選對了方向,後面纔會更順利,否則就是無限疲勞。

前段時間,中國首富排行公佈,張一鳴成爲首位80後中國首富,有人把他10年的微博整理了,我曾經也看過很多他的早年採訪視頻。 在認知方面,張一鳴說過非常多內容,我印象最深的是:

我本人不是特別慕強,但我非常佩服張一鳴的認知。

從結果來看,目前國內互聯網產品最好的兩個大廠,一個是騰訊,另一個就是字節。

我個人認爲字節的產品風格,透露出一股理工男極致的追求,是謀定賽道後,極致調研和試錯+大力出奇跡的結果,比如據說字節曾招募幾千人做推廣(主要是地推),旗下的教育曾經也命名爲“大力”教育。

而騰訊相對來講,更加開放和清晰,騰訊產品力的歷史和文化比字節更久更濃,讀過《騰訊傳》的朋友相信會認同這一點。

歸根結底,這些判斷最主要都是依賴信息,不管是他人的信息,還是自己的信息(感覺)。

另一個有趣的發現,信息的衡量也是源自於0與1的平方計算(概率小的事件信息量多),與真值表,真、假組合很像,想深入瞭解的朋友可以看《信息論》。

再舉兩個具體的例子,分別是產品設計和內容運營。

產品設計層面,假如我在公司要研發和售賣一款產品,那麼如何進行產品設計?除了像喬布斯這種能夠設計出跨時代的產品,大部分人是要做一定的需求調研,大部分人很難做出顛覆式產品,因爲壓根不知道從何顛覆,或者你理解的顛覆只是一種沒人做且沒市場的僞需求。

那麼,怎麼辦呢?通過什麼行爲可以判斷產品的商業價值呢?答案再簡單不過——就是“用戶買單”,除此之外其他都是“假的”。

你可能會說,這個產品特別好,我調研了很多用戶都願意買,我聽很多朋友誇讚,和我自己興趣也相投,非常喜歡……但是推出市場後,購買的人不多,這個就是最真實的結果。

因爲產品的價值不等於產品的“商業價值”,產品有很多主觀價值,確實存在一些產品不是用來盈利的,但如果是公司,首先設計的產品要有商業價值,否則就是定位出現了問題。‍‍‍‍‍‍

在內容運營層面,比如一篇文章,我們腦暴出了20個標題,發給了所有同事投票,投了最高的標題,我就可以直接用了嗎?當然不是,判斷這個是不是真的,不是說投票真假,而是說投出的標題和用戶想打開標題的匹配,是真還是假。

就這個問題怎麼做?前中後都可以優化,比如前期這20標題,可能是已經參考了過往爆款內容標題後的篩選的標題;中期投票,是不是分散了投票羣的用戶,比如我的目標用戶是寶媽,那我儘量投票的羣也是寶媽爲主,如果之前投票是老師投的多,那麼要考慮下選中的標題是否帶有老師的視角和審美;後期就非常依賴決策人的“直覺”,這個是默知識,只可意會無法言傳。

就像金融大鱷索羅斯說的:“我所有的重大決定都是靠我的胃做出來的,如果我的胃疼,就說明這個決定不好,也就是說我的身體是有感應的。”

在我看來,理性的最高級別就是內化了理性的直覺,批判性思維的最高級別就是不強調批判性思維的思維方式。就像人學會了騎自行車,就像我曾經在一些科技公司呆過,大家不知道什麼是批判性思維,但是所有流程和決策都是非常符合批判性思維。‍‍‍‍‍‍‍‍‍

馬雲也對創業者說過類似的話,大概意思是:如果一個人創業還要靠做調研,那麼他根本不用創業,說明不懂用戶和市場。

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侷限,你問他期待的,可能會窮盡所有人間貪嗔癡,但是你問他最不能忍受哪些?那就是他的下限。

其實我們之所以求真,除了少部分人有好奇心驅動,大部分是不想被忽悠,不想被PUA,所以在今天新媒體爆炸、AI智障遍地的情況下,假信息已經漫天飛舞,如果沉溺於此,不僅影響我們無法做出最真的判斷,甚至長期,還會影響思維和專注力,最後變成不會思考的人,就像大前研一在《低智商社會》裡描述的那樣:

今天,我們彷彿一切都在進步,科技、教育、消費水平,但爲什麼內心總感覺“配不上”這種進步?

爲什麼我們總略有不安,爲什麼常會迷惘?爲什麼很難擺脫“既要又要”?爲什麼身心靈脩遍地開花?

我們的確需要「內核穩定」,但每個人的內核是不同的,每個人對穩定的期盼也是不同的。託翁曾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同。

能讓我們走出幻境,真正保持內核穩定的是什麼?錢嗎?的確能解決大部分問題。身份嗎?的確可以解決很多問題。信息和認知嗎?好像可有可無。

而這正是最大的問題所在,相比於錢和身份,信息和認知是每個人都可以訓練和提升的,也是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融入的。那不如先從我們對於「真假」判斷開始!

凡事先問一句「爲什麼」,先保持建設性疑問和追問。

重要的決策先讓自己緩緩,想象假如你是自己的另一個好友,跳出來審視一下這個決策,在這些大大小小的真假判斷中,過好我們的一生。【完】

作者:袁振,10年跨界內容運營人;公衆號:袁振Live(ID:yuanzhenplus)

本文由 @袁振 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 CC0 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