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健康的OPPO IoT,如何用“健康”自救?
最近的OPPO很受傷。除了小屏摺疊Find N3 Flip被華爲Mate 60"誤傷"外,"附屬產品"OPPO Watch 4 Pro更是沒啥聲響。
不過從發佈會中的細節可以發現,在經歷多次重大變革後,岌岌可危的OPPO IoT業務似乎找到了新方向。對於OPPO Watch 4 Pro,除了外觀上的簡單介紹,核心賣點幾乎全部是圍繞智慧健康展開。
在這之前OPPO也曾多次召開Watch系列溝通會,且多次將智慧健康作爲重點,OPPO健康實驗室負責人曾子敬也頻頻站臺。
更早之前,OPPO發佈了OHealth H1家庭智能健康檢測儀,在各種醫療、健康行業大會上露面,還喊出"把健康當做一輩子的事業"的口號。
相反,OPPO IoT裡的其他業務,電視、智能攝像頭、智能貓砂盆、智能門鎖等等,基本都是報憂不報喜,甚至IoT事業羣負責人李開新也在近期離職。
本來就慢人一步的OPPO IoT,如今更是少了往日生機。好在"健康中國"的大趨勢下,居民對健康的需求日益增加,且OPPO有龐大的用戶基礎,可以發揮其流量優勢,以智能手錶爲基本盤,逐漸擴散佈局。
但健康從來不是一個低門檻、低投資、低風險的行業,OPPO以此切入IoT生態建設,作好了哪些準備?
傳統IoT日落西山
OPPO進入IoT領域始於2018年,與華爲、小米相比算是後來者。在這一年的開發者大會上,OPPO宣佈了基於5G+萬物互融時代的新戰略。
口號很快轉化爲行動。2019年1月,OPPO成立新興移動終端事業部,佈局5G+及IoT平臺,同年9月推出首款IoT設備,無線降噪耳機OPPO Enco Q1;此後按照3個月一發新品的快節奏,陸續推出TWS(真無線耳機)Enco Free以及OPPO Watch。
經過一年有餘的試水,2020年10月,OPPO在發佈會上亮相了兩款智能電視S1和R1,宣佈正式將業務延伸至彩電領域。而這一系列動作,被外界視爲其在IoT生態上加速佈局的信號。不過經過兩年的高投入和快發展,IoT業務並沒有給OPPO帶來正向回報。
據悉,OPPO的IoT業務板塊一直處於虧損狀態,金額高達數億。意識到危機的OPPO在2021年將IoT事業部升級爲IoT事業羣,同時將組織架構一分爲三,分別成立了穿戴(手錶、手環)、智能顯示(電視)和音頻(耳機)三個事業部,獨立發展、自負盈虧。也是自此,不同業務線之間的差距很快凸顯。
根據奧維雲網數據,OPPO電視在2022年市佔率不到0.3%,也有內部員工直言,"感覺自己公司就是最大的客戶,以前一棟樓會議室都是用的公司(做的)電視"。進入2023年,裁撤電視業務的小道消息頻出,但OPPO始終堅稱電視業務目前運營正常。
然而事實是,最新的產品系列還是早在2022年4月就推出的。這顯然跟整個電視行業推新的節奏不符,給人一種清庫存的感覺。OPPO電視業務的現狀,似乎驗證了當年段永平的判斷,"不太懂爲什麼OPPO會出電視機"。
依靠龐大的手機用戶,OPPO耳機和可穿戴設備業務還算穩定。據Canalys數據顯示,OPPO的TWS耳機已經進入中國區前五。可穿戴設備也是目前手機廠商必備的SKU,單價高,是做生態不能缺少的一環。
只是要做大IoT生態,只靠TWS耳機肯定不夠。並且手機廠商的TWS銷量一般和手機產品互相拉動,而隨着全球手機出貨量收縮,TWS和可穿戴設備的增量或許也很難有太高增長。
遲遲打不開IoT局面的OPPO也嘗試過其他方向,2022年8月推出一款和優必選旗下品牌AIRROBO空氣蘿蔔聯名的智能貓砂盆。此外,OPPO還發布過首款智能全自動門鎖,不過這幾款產品在市場上都沒能成爲真正意義上的爆款。
在「科技新知」看來,OPPO五年的IoT歷程,除了必備SKU外,很長一段時間處於摸索狀態,一直在尋找與小米、華爲等同行的差異點,但始終沒能突破淪落至此。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兩年,或是智能手錶積累了一定用戶基礎,OPPO的IoT業務找到新的主線,逐漸向智慧健康方向靠攏。
換個方向找生機
OPPO的"求醫問藥"之路可以追溯到2021年初,也就是在拆分IoT事業部之前。當時的相關團隊名爲"OPPO健康實驗室",負責人曾子敬曾在蘋果主導管理過Apple Watch傳感器健康方向的產品設計和相關服務。
根據官方的消息,健康實驗室主要還是爲支持OPPO硬件、軟件、健康產品和相關服務的開發。從正面看,OPPO健康業務的思路應該是由硬件載體和軟件應用作爲轉化路徑,可以理解爲多服務與硬件搭配增加賣點。
但隨着IoT業務的時乖運舛,當下OPPO對健康業務的重視頗有反超之勢。一個明顯的對比就是,健康業務團隊規模大概在500人左右,而整個IoT事業羣的員工人數不過600人左右,並且還陷入裁員風波。
更直觀的體現是,IoT事業部的主力產品OPPO Watch,也是頻頻由曾子敬帶着幾個產品總監出面站臺官宣。通過近幾款產品的宣傳方向調整也能看出,前幾代的還是以智能、通信爲主,到了OPPO Watch 4Pro基本都與智慧健康有關。
例如OPPO Watch 3Pro的六大賣點只有一個與健康相關,而選擇OPPO Watch 4Pro的十個理由,有六個都是健康方向的。
就連OPPO的主陣營手機產品,也有走健康之路的意思。
例如OPPO Find X6 Pro,引入了心率監測和睡眠監測等功能。當然OPPO官方也表示,因爲可穿戴設備可以提供連續的用戶數據,所以是最重要的硬件,但是也不會僅僅只侷限於可穿戴設備,所以也在做更多的嘗試創新。比如去年底推出了家庭健康設備OHealth H1。
在軟件方面,OPPO開發了 Health Research Kit工具套件,主要針對的客戶羣體是健康行業的從業者,可以幫助健康科研人員和醫療機構提供數據支持和組織管理。
去年9月,彼時的IoT負責人李開新便談到,OPPO的目標是做到與大健康未來的智慧協同,包括將穿戴設備、體脂稱、血壓儀、跑步機等運動與監測設備接入OPPO的生態之中,再通過OPPO的軟件算法在多終端設備間進行數據檢測、分析,以給出相應的指導意見,並與健康運動垂直企業和專業醫療機構達成合作,實現從監測到治療的全鏈路智慧健康。
通過種種跡象來看,在電視、貓砂盆、門鎖等多點突破未果後,智慧健康和家用醫療器械很有可能會成爲OPPO在IoT生態方面的下一個發力點。
長線投資"藥"不能停
不同企業佈局醫療健康賽道的側重點和風格完全不同,這和企業自身特點和定位有很大的關係。相比於傳統醫療、醫藥企業,OPPO這種互聯網智能硬件企業在健康領域的優劣要來得更加明顯。
雖然OPPO佈局醫療健康幾乎是從零開始,但正如上文所說其有着龐大的用戶基礎,以及健全的線下體驗店渠道,這些在發展健康業務時均能夠提供客戶資源、技術研發、品牌影響力、資金等多方面的支持。
另外,OPPO在健康領域的打法是通過軟硬件兩個基點,來完善自身健康生態,相比單一軟硬件見長的企業,更有利於形成完成閉環。
不過也必須認清的現實是,無論是心率測量,還是睡眠監測、又或者血氧監測等技術,都屬於成熟技術開發難度不高。
更專業的醫療產品、服務對技術與標準的要求不可同日而語,需要進行嚴格准入評審。這會加大研發難度與週期,OPPO當前更擅長的是將預防性技術與硬件設備結合,缺少更專業的醫療器械研發和認證經驗。
事實上,小米和華爲等同行也早盯上了這塊蛋糕。OPPO在2022年才通過心電算法獲得二類醫療器械註冊證,比小米和華爲晚了近兩年。
另外,目前OPPO還缺少醫療器械研發和認證,進程明顯要落後於其他同行。曾子敬也表示,在短期內不會進入院內器械或三類醫療器械領域,似乎也證明了OPPO短期無法打破行業壁壘。商業化層面,醫療健康是需要長期投入的。
即便不與西門子、飛利浦這種傳統龍頭比,OPPO在自己同行面前也只能算初級玩家,還處於大量資金投入、產品研發的階段,更需要找到最適合的細分領域,並且投入足夠的精力和時間,並且保持業務線的靈活度和自主性。
否則,OPPO的ZEKU可能就會是前車之鑑。成立於2019年的ZEKU在前不久突然解散,一個主要原因被解讀爲,芯片的研發長期處於大量資金投入的狀態,看不到回報。
而醫療健康業務一般也都是處於長期虧損狀態,這或許會消耗OPPO的現金流和精力,而OPPO又保持多少耐心,仍是未知。
縱觀OPPO在IoT方面的佈局,不止是智慧健康,藉助潘塔納爾智慧跨端系統和旗下各種終端設備,覆蓋了文娛、生產、學習等方方面面。
這種場景分割的思路看似各自爲戰又能形成合力,可目前只停留在願景階段,讓其照進現實還需要付出多少努力,不免又是一個知易行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