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顧海洋浩劫 蠻橫自私的日本

(圖/路透)

日本政府已於2023年8月24日,開始排放第一階段的核污水。共計7800噸,預計耗時17天(每日約460噸)。日本政府對外聲明,核污水均依國際原子能總署的標準程序處理,且對海洋環境影響均通過國際評估,並且在安全規範內。

然而,ALPS技術處理能力,並不能完全去除核污水中的放射性物質,這些物質會殘留在海水中,並通過食物鏈進入海洋生物和人類的體內,長期累積可能造成嚴重的健康問題,例如癌症、白血病等。除了對民衆的身體健康造成威脅,同時也將增加醫療費用,提升死亡率,以及降低生活品質。

此外,福島核污水的排放,將影響整個環太平洋地區的海洋漁業,尤其是西太平洋地區最爲嚴重。根據北太平洋環流系統(North Pacific Gyre)的分佈,核污水會隨着海流向東傳播抵達美國西岸,但最終會隨着北赤道洋流返回西太平洋。而現階段對臺灣影響甚鉅的爲遠洋漁場,沿岸及近海漁場則要等待時間的積累,畢竟核污水的排放,預計要花費30年。

爲何筆者提到對臺灣的遠洋漁業影響甚鉅呢?這是因爲臺灣主要漁業經濟來源之一,也是民衆的主要食物來源之一的秋刀魚,其漁場便是在日本列島以及阿留申羣島的東側海域,不僅是太平洋的西北區域,同時也是北太平洋環流系統的洋流必經之路。

因此,福島核污水排海計劃,將導致如秋刀魚的遠洋水產受到放射性污染,影響其生長、繁殖和遺傳,甚至導致其死亡或滅絕。即便是經過處理的核污水,但地球也無法承受短時間且密集的排放,能否有效稀釋而不影響臺灣的近海漁業,仍需要時間上的考驗。

但毫無懸念的,這將嚴重破壞整個西太平洋的海洋生態平衡,降低漁業資源和產量,增加漁業成本與風險,並損害漁民的利益和權益。

面對日本政府的蠻橫行徑,臺灣應該與中國大陸及朝鮮一樣,表明反對的立場及堅決的態度,以保護自己的海洋漁業與民衆的利益及安全。而非與美國、澳洲、法國等國家跟進表態支持,因爲這些國家受核污水的影響是趨近於零的。

水產,同時也是海洋國家倚賴的漁業經濟。臺灣的漁業外銷比仍大於內銷比,若採模糊不清且曖昧的處理方式,不僅可能造成經濟損失,同時也影響臺灣在國際上的名聲與商譽。

總之,共同抵制日本的行徑,並維護海洋漁業與民衆的利益,同時反思自己的能源政策及發展,是否能實現低碳與綠色轉型。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保護海洋,讓海洋漁業持續發展,並與海洋和諧共生。(作者爲自由撰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