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器工業中航工業等央企啓動總部機構改革:去機關化、做實總部
近段時間,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等多家央企宣佈推進總部機構改革。
其中,據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官網1月6日消息,兵器工業集團於1月3日召開總部機構改革推進會。集團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程福波出席會議並講話,集團公司黨組副書記、董事蔣亮平主持會議並宣讀關於調整優化集團公司總部機構的通知。
程福波指出,總部是集團公司的“大腦”和“中樞”,是集團公司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的“第一公里”,是引領和推動各單位深化改革、創新發展的“總參謀部”,地位特殊、責任重大、作用關鍵。新時代新徵程,總部必須承擔起“第一方陣”的職責使命。總部各部門、全體總部員工要強化大局意識,深刻認識到本次總部機構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紮實有效的改革成果,更好地保證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實落地,更好地用先進的理念、方法、標準加強總部能力建設,更好地順應基層單位對總部的更高期待。
程福波強調,本次總部機構改革堅持突出戰略引領、客戶導向、問題導向、精幹高效,堅持穩中求進,圍繞職能轉變、機構調整、機制優化、隊伍建設“四位一體”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動總部由職能管理向流程管理轉型,構建戰略引領、價值創造、資源配置、風險管控、協同服務的總部管理體系,打造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高效的新型堅強總部。
他還要求,各部門、各單位要統一思想認識,堅定做改革的支持者、參與者、推動者。要平穩有序推進總部機構改革,貫徹“先立後破、不立不破”原則,確保改革進程中各項責任不缺位、工作不斷檔,實現無縫銜接。要全面推進流程管理,實現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表單化、表單數字化,提高總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稍早前的2024年12月31日,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召開總部機構改革集體談話及宣佈會,宣佈總部機構調整和人員安排有關情況。
中航工業黨組書記、董事長周新民強調,中航工業總部機構改革是一場系統性的自我革命,核心是做實總部,深入推進“去機關化”,強化服務基層意識、着力促進價值創造。通過釐清職責界面,構建科學責任體系;遵循過程方法,優化部門內設機構;瞄準功能定位,合理匹配部門編制;突出作用發揮,科學設置相關崗位,依據人隨事走、人崗相適等原則進行人員配置,有力支撐了集團公司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周新民還提到,要着力將黨和國家對管企治企的要求內化爲集團公司治理要求,完善管理體系,提升管理能力,在持續迭代完善中,實現總部職能配置最優、資源配置最優、運行效率最優。
另據微信公衆號“東風頭條”消息,2024年12月31日,東風汽車召開總部職能部門調整啓動會,宣佈總部職能部門調整方案,全力推動公司總部由戰略管控向“運營+統籌”轉型。
東風汽車黨委副書記劉豔紅宣佈公司黨委幹部任免決定:楊彥鼎兼任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戰略規劃部(品牌管理部)總經理,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戰略規劃部(品牌管理部)總經理;張俊兼任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營銷管理部總經理;張雁軍任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產品企劃與項目管理部副總經理;徐斌任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採購管理部(招標監督管理辦公室)副總經理;毛志軍任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製造管理部(安全環保部)副總經理,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管理部(安全環保部)副總經理;崔志鋒任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製造管理部(安全環保部)副總經理,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管理部(安全環保部)副總經理。
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楊青表示,此次組織機構調整,是公司適應新能源時代競爭態勢、打贏新能源轉型升級攻堅戰的必然要求。自1999年構建起集團公司、事業板塊、專業廠子公司的三層次管理體制以來,公司總部職能變化不大,但市場形勢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各細分市場已從藍海變爲紅海,我們面臨的不再是誰能率先“搶山頭”的問題,而是打不打得贏的問題。市場形勢變了、競爭態勢變了,我們的戰鬥隊形就要變,我們的組織機構就應有相應調整。
“當前,分兵突圍、單兵作戰不再有優勢,只有重新排兵佈陣,實行統一的規劃、統一的指揮,才能在市場上打贏。”楊青指出,因此,公司總部的作用發揮至關重要。此次機構調整,總部加快向運營型轉變,強化指揮、管理、決策能力,有利於發揮集團的最大合力,有利於公司在擁擠的賽道上打出一片新天地。
當今新能源時代車企之間的競爭,不僅是科技創新之爭,更是組織效率之爭。靈活的體制機制、充足的資源投入、強大的體系能力,都是決定競爭勝負的關鍵。東風汽車方面提到,新的總部組織機構面向市場,強化運營統籌,職能清晰、扁平高效,將爲東風汽車“三個躍遷,一個向新”的五年奮鬥目標、以及2025年經營目標的達成,提供更強有力的作戰隊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