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輕忽「內臟脂肪」中年肥胖更易致癌!
首先建立「六十歲發胖是疾病徵兆」的觀念
中年肥胖與年輕肥胖的情況截然不同,前者潛在着恐怖的危險因子。
60健康老:心靈、飲食、運動、睡眠, 促進回春賀爾蒙分泌,60歲啓動健康老。 圖/天下雜誌提供
中年肥胖代表的,是中年以後發胖會引發糖尿病或動脈硬化等文明病。也與讓人長期臥牀的失智症、癌症關係密切。
雖然都是胖,年輕時肥胖與中年以後肥胖,兩者的脂肪囤積部位及影響卻大相逕庭。
年輕時肥胖屬於體脂肪囤積於皮下脂肪細胞的「皮下脂肪型肥胖」;中年以後肥胖的話,肥大化的脂肪細胞會聚集在內臟周邊,稱之爲「內臟脂肪型肥胖」。
一般說來,內臟脂肪會分泌維持血管年輕、預防動脈硬化的「脂連蛋白」(adiponectin)。可是一旦內臟脂肪過多,反而會促使脂肪細胞惡化、抑制脂連蛋白的分泌。同時,也會釋放出導致高血壓或糖尿病的致病物質。
根據厚生勞動省〈國民健康暨營養調查結果概要〉(二○一○年)的報告,日本總人口的肥胖者比例中,男性佔了大約三成,女性約有兩成。
依年齡層比例來看,六十歲男性人數僅次於五十歲、四十歲,佔了約三成。六十歲女性約三成,與七十歲並列爲肥胖人數比例最高的年齡層。而且自五十歲開始,人數比例就增加一成,到了六十歲呈現突然發胖的趨勢。男性人數反而減少,反倒瘦下來的人數比例則略微增加。
女性因體質關係,基於女性賀爾蒙的作用,容易產生皮下脂肪。可是停經後女性賀爾蒙分泌量減少,會變得跟男性一樣,體內容易囤積內臟脂肪。
如果對這個生理現象置之不理,就會漸漸累積出大問題。
內臟脂肪型肥胖容易引發血管系統疾病,罹患腦中風或腦血管性失智症的風險也會提高。換言之,臥病在牀的機率也跟着升高。
而且大家都知道,致癌率也與肥胖有關。
內臟脂肪會製造各種物質,總稱爲「肥胖因子」(意思是「脂肪分泌的傳導物質」),其中有的像前述的脂連蛋白屬於優質因子,但也有惡質因子。
惡質的肥胖因子會引起發炎,導致癌症發生。
另外也有報告指出,就算肥胖,但提醒自己積極攝取抗氧化物質的人,致癌率是很低的。
儘管肥胖是個可怕的敵人,但如果削瘦、過瘦,可能要擔心是否營養不良,因爲同樣也會引發各種健康問題。 圖/pixabay
因此,胖絕對不算百害,但如果置之不理,就會成爲引發癌症、糖尿病、其他損害健康疾病的導因之一。各位還是不能輕忽肥胖的問題。
雖說「年紀大了,身材不美也沒關係」,但絕對不要輕言放棄。在意身材比例的人,通常可以延長健康壽命。
不過,完全不須嘗試嚴格的瘦身方法。只要以飲食生活爲優先,稍微改善一下生活習慣就夠了。
比方說每天早上量體重。發現體重比前一天重,表示前一天吃太多了,今天就該留意飲食內容,並減少食量。就從這麼簡單的習慣開始你的養生生活。
儘管肥胖是個可怕的敵人,但如果削瘦、過瘦,可能要擔心是否營養不良,因爲同樣也會引發各種健康問題。
男性體脂肪率不能超過二五%,女性體脂肪率在三三%以下,你的養生目標就是維持不超標的「微胖體型」。
一旦體脂肪率遠超過上述標準,就會加速老化,降低免疫力,同時提高罹癌的風險。若能透過預防肥胖、減肥來減緩老化的速度,就能預防免疫力下降。
本文摘自《60健康老:心靈、飲食、運動、睡眠, 促進回春賀爾蒙分泌,60歲啓動健康老》,天下雜誌 2019/04/24 出版
【延伸閱讀】
。抗老飲食這樣吃 「八分飽」讓你越吃越年輕
。體型纖瘦內臟脂肪仍過高? 醫師:這樣吃動有助減少隱形殺手
。掌握10訣竅 即使老,也能像瓶好酒愈陳愈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