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就像以前的豐田”,中國EV在泰國緊追日系車

比亞迪全球化又邁出一步,設在泰國的比亞迪新工廠於7月4日投產。這是該公司第一家真正意義上的海外乘用車工廠。

在汽車電動化潮流的助推下,中國企業在泰國的EV銷量增長。《日本經濟新聞》分析文章指出,在不久的將來,隨着比亞迪完善生產網絡,將緊緊追趕擁有很高市場份額的日本企業。比亞迪的泰國擴張之路,就像以前的豐田汽車。

成爲東南亞出口基地

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在4日於泰國東部城市羅勇(Rayong)舉行的新工廠竣工儀式上表示,比亞迪將支持泰國進入EV新時代。

王傳福(左)出席竣工儀式(4日)

據悉,新工廠的投資額爲179億泰銖,年產能爲15萬輛,將生產小型掀背車“海豚”和SUV“ATTO3”等4款EV車型。新工廠還將作爲向印度尼西亞等周邊國家出口EV的基地而發揮作用。

比亞迪於2022年11月涉足泰國市場,之後迅速提高了存在感。據汽車專業媒體“Autolife Thailand”報道, 2023年在泰國售出的約7萬6000輛EV中,比亞迪汽車佔4成,位居第一。在包括需求擴大的EV在內的新車總銷量中,比亞迪的份額爲約4%,已經超過日產汽車和馬自達,排在第6位。

比亞迪的快速增長離不開價格競爭力和銷售網絡的支撐。

泰國政府力爭促進EV普及,以在該國開設工廠爲條件,向比亞迪提供補貼並降低進口關稅。比亞迪藉助這樣的制度,以89萬9900泰銖(約合人民幣17.9萬元)起的價格銷售從中國進口的ATTO3。價格比豐田的汽油車SUV “卡羅卡Cross”便宜1成左右。

得到財閥家族的支持

比亞迪還迅速推進銷售網絡的完善。該公司與實力雄厚的財閥暹羅汽車集團(Siam Motors Group)的創始人家族成員擔任一把手的Rever Automotive合作,已經開設了超過100家店。到2024年年底,將增加到200家店。以泰國首都曼谷爲中心,專賣店由鈴木、日產、三菱汽車等轉爲比亞迪的情況也越來越多。

暹羅汽車的創始人家族被稱爲泰國“汽車大王”,曾向日產的從事製造和銷售業務的本地法人出資等。雖然Rever的高管強調,Rever已經從暹羅汽車集團獨立出來,但仍有觀點認爲,創始人家族“明顯支持比亞迪”。

泰國工業聯合會(FTI)汽車工業副主席素拉蓬指出,“(比亞迪)就像以前的豐田一樣”。

泰國汽車市場到1960年左右一直由美國福特汽車等歐美車企主導。後來豐田和日產進入該國市場,憑藉價格和質量獲得了支持,並建立了穩固的地位。

素拉蓬表示,“當時消費者換成日本車是因爲價格便宜且質量有保證。如今,比亞迪(BYD)等中國純電動汽車在質量和價格方面也十分具有吸引力,發生了同樣的現象”。

中國EV緊追日系車

在泰國,除了比亞迪,還有近10家中國廠商表明涉足該國汽車市場,在搶奪日系車客戶的同時持續增長。2023年中國車在泰國的市場份額爲11%,達到了2019年的5倍,而日本車的市場份額從2019年的90%降至2023年的78%。

隨着泰國新工廠正式投產,比亞迪的競爭力預計會增強。該工廠除了生產車載電池等主要零部件外,還從事壓鑄和塗裝。降低運輸和裝配的成本,從而增大汽車價格下降的空間。

中國車企中,長城汽車、上海汽車集團旗下的MG也開始在泰國進行本地生產,廣州汽車集團和重慶長安汽車也宣佈了新建工廠。

日本車企的迎戰動作顯得遲緩。豐田已開始生產純電動皮卡,但僅限於少量生產進行驗證。本田也在生產SUV型純電動汽車,但產能尚未公開,仍以汽油車爲主。鈴木和斯巴魯已決定關閉泰國工廠,退出了生產競賽。

野村綜合研究所泰國的山本肇表示,“聽多位中國廠商相關人士說,在包括泰國在內的東南亞市場上,希望僅靠中國品牌就能佔據近50%的市場份額”。儘管日系車在泰國汽車市場上仍保持着較高份額,但中國車企成爲主角的時代或許已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