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5000億負債的爭議與真相
日前有一些網絡流傳車企上市公司的財報,突然發現“比亞迪的債務居然高達五千億元”,然後把這個數字放大、炒作,一時間,引起了軒然大波,不明真相的人也開始議論紛紛。
事實上,如果完全忽視比亞迪今年將創下銷量、銷售收入和利潤新高的事實,一味炒作比亞迪的債務,這些揣測要麼不懂財務,要麼就是別有用心。
具體來說,企業的資產與負債,恰恰和人的身高體重非常類似,單個數字並不能說明問題——150斤的體重,放在身高160cm的少年身上,“渾圓如球”;放在身高226cm的姚明身上,“骨瘦如柴”。
都是150斤體重,肌肉、骨骼、脂肪所佔比例不同,則一個人的運動能力將有天壤之別。
對企業來說,如果只盯着比亞迪“五千億負債”安排口水,那好比宅男譏笑能做四千個引體向上的大衛·戈金斯“170斤體重太沉了”,最終貽笑大方。
77.4%負債率是巨型製造業的合理區間
“五千億,比亞迪有這麼驚人的負債?”顯然,作爲國內最受關注的車企之一,比亞迪公佈的2024半年報,每一個角落都被無數目光仔細檢索過。
按照半年財報,比亞迪截至6月30日的負債爲5,316.34億元。然而,除非是別有用心,否則應該能翻出上一頁比亞迪同期的資產總值更是高達6,862.44億元。
用負債總額除以資產總額,叫作“負債率”,這纔是反映企業資產和負債關係的靠譜指標。
“就像體重數字,要結合身高去比較BMI指數,纔有一定的可靠性,姚明巔峰時期體重141公斤,換成普通人都胖成球了。”財務專家這樣分析說。
那麼,比亞迪的負債率情況如何?77.4%的負債率,明顯屬於“健康”範疇。對重工業公司來說,超過100%的“資不抵債”,纔是真正的紅色警戒線。
“不是說一般負債率在40-60%之間嗎?”有好奇人士翻了翻數據。但是,汽車屬於重資產製造業,通常全球車企都有比較高的資產負債率。60-80%之間的負債率,都屬於健康的指標。
2024年上半年,福特汽車負債率爲84%,通用汽車爲75%,大衆汽車集團爲70%,豐田汽車爲61%;國內主流車企基本也是一個檔次,吉利控股爲68%,長城汽車爲63%,長安汽車爲61%。而比較晚一些發展起來的新星賽力斯和北汽藍谷,負債率都超過了80%。整體來看,比亞迪負債率處於合理水平。
倘若再看其他高端製造業公司龍頭,甚至比汽車公司負債率更高。今年上半年波音公司負債率高達117%,戴爾也達到103%,而較爲健康的空客是85%,科技企業典範蘋果爲84%,昔日當代企業標杆通用電氣也有83%。
“不要一看到債務,就覺得非常可怕,”財務專家分析說,從概念底層邏輯去剖析,“反映資金的取得或形成狀況叫資產,反映資金的運用和存在狀況叫負債。一些資金用於當下發展,未來償付,構成了負債,但並不意味着沉重的負擔。”
對於快速發展的比亞迪而言,需要展開大量的投資佈局,包括建廠、研發投入等;各個板塊與項目的收支時間不等,一些發展方向也需要提前預支投入,加上比亞迪龐大的規模體量,負債自然不會是小數字。這時候,更應該看“負債率”的“率”字,與蘋果、福特等全球巨頭形成對照,而不是對“五千億”數字一驚一乍。
健壯≠虛胖
其實同樣是BMI指數,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情況,都是180cm身高,200斤體重,既可能是邁克·泰森這樣肌肉精悍的拳王,也可能是一個好吃懶做的胖子。
換句話說,同樣都是體重,“重”的質量因人而異。那麼同樣都是負債,不同企業的“債務”含金量也大相徑庭。
那我們不妨看看,如果負債是沉甸甸的體重,那麼比亞迪的“體重”裡,作爲動力的“肌肉”和作爲累贅的“肥肉”分別是怎樣的比例。
企業的總負債,包括兩大類,一類是有息負債,往往是向金融機構借款,或者在資本市場發行債務,需要支付不低的利息;一類是未到期的供應商貨款、即將支付的員工薪酬、尚未到期的稅費等。
仔細查閱比亞迪財報。結果我們發現,最大的項目是2,075.17億應付賬款,主要是未到期的供應商貨款;以及1,574.97億其他應付款;而向金融機構的借款才213.53億元,在總負債的佔比只有4%,比2023年底的5%進一步下調。
作爲對比,包括吉利和長城汽車的有息負債項目也在百億級別,而這些同樣屬於自主品牌的上市公司的整體資產體量上小於比亞迪。
那麼,“未到期的供應商貨款”,比亞迪能如期支付嗎?這是諸多供應商們關心的話題。按照Winds關於2023年年報應付賬款及應付票據週轉天數,比亞迪與供應商合作的賬期是128天,除此之外,上汽集團是140天,長城汽車是163天。
除了未到期供應商貨款,還有1,574.97億其他應付款也是大家質疑的焦點。在“其他應付款”的明細中,最主要是1,459.32億元“外部往來款”。對照2018-2020年財報,並沒有“外部往來款”項目,這個位置是“固定資產設備及維修配件”;一直到2021年之後,才改稱“外部往來款”。
如果看2019-2024年中,固定資產原值增加額,大約爲2,509.09億,其中設備1,647.81億。到這裡就水落石出了,原來比亞迪負債裡,第二大板塊是1500億左右未到期的“設備費用”。
此外,還有367.55億元合同負債,這是公司預收經銷商的購車款等,在產品交付後就會從負債轉化爲收入。
另一個讓投資者和股民很感興趣的話題是:比亞迪償還債務有沒有壓力?
前面我們已經發現,到今年上半年,比亞迪向金融機構的借款爲213.53億元,也就是有息負債,而同期合併現金及等價物餘額542.27億元,償債能力遊刃有餘。
正由於比亞迪現金充沛,在2023年還出現過有趣的現象——現金利息收入,高於有息負債的利息支出,故而去年“財務費用”是負15億元。
“我們完全可以說,比亞迪現在雖然債務數字不低,但就像一名身體正在成長的選手,體重增加並不是壞事,”財務專家介紹說,“負債率77%相當於不錯的BMI指數,畢竟資產六千多億呢。而仔細分析債務裡的細化指標,主要是投資帶來的體重上升,類似選手增加體重主要是增加肌肉,健康狀況良好,未來發展可期。”
不少企業的負債,確實永遠達不到比亞迪的五千億程度,同時它們的業績更是永遠對比亞迪望塵莫及。與其貶低強者,倒不如自己行動起來,奮起直追,那纔是讓自己變強的正途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