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裡藏乾坤——貝發集團深耕文教辦公用品行業紀實

今年1月至5月,貝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貝發集團”)銷售額同比增長40%,利潤同比增長100%,實現了雙增長的良好局面。“貝發集團深耕文教辦公用品行業30年,在科技創新、營銷模式、人才培養等方面積極實踐,走穩高質量發展之路。”貝發集團董事長邱智銘說。

成立於1994年的貝發集團,原本只是寧波市北侖區一家僅有30人的作坊式制筆廠,多年的發展讓企業積累了全球15億用戶、10萬多家零售終端、1000多個核心客戶及分銷商、100多個線上線下渠道,產品銷往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爲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

提升研發實力

走進貝發集團產品展示廳,秒幹中性筆被擺在了顯眼位置。這支耗時5年打造的筆,以良好的書寫體驗,從貝發集團1500餘款產品中脫穎而出,成爲企業新的增長點。它看起來平平無奇,寫起來卻很舒適,筆尖接觸紙張時,墨水迅速與紙張完成結合,就算立即用手去擦,墨水也已經變幹,不用擔心墨跡弄髒手或衣物。

一支小小的中性筆背後,有一系列複雜的工序,涉及塑料工藝、精微模具、精細化工、環保噴塗、柔性化生產等領域。“經過持續攻關,公司解決了水油均勻融合的難題。”貝發集團技術總監孫英紅說,圓珠筆寫起來十分順滑,但墨水黏性大、容易積墨,不容易秒幹;中性筆墨水黏度低、不容易積墨,但寫起來卻不如圓珠筆順滑。爲了兼具兩種筆的優點,研發團隊每天在實驗室中進行墨水調配測試,光材料測試就近千次,最終自主研發出一種化學微膠囊,讓水和油能夠穩定均勻地融合在一起。

在開展產品創新的同時,貝發集團積極推進生產線自動化、數字化研發。“以往,制筆過程中一道工序的成本在0.8分到1.5分之間,一支筆的人工裝配成本在1角多。”孫英紅說,通過大規模的數字化改革,貝發集團模具、注塑工藝、包裝等工序都使用自動化設備,產品的人工成本也由1角多降到了1分多。

記者看到,在制筆車間內,只有爲數不多的幾名工人和幾十臺機器正在工作。高速運轉的機器上,一個個零部件源源不斷地從設備裡“流”出,等待着送往加工組裝車間。隨着一大撂筆管放入一次性中性筆自動裝配機,自動灌墨水、自動裝筆頭、自動套筆帽等一系列操作井然有序,一支成型的筆就在機器末端自動裝配完成。

去年,貝發集團投入研發費用超3000萬元,進行關鍵技術攻關,全力推動產品結構調整和企業轉型升級。目前,公司擁有研發人員150人、有效專利數量666項,平均每年推出筆類新產品近150款。

創新營銷模式

“坐不住、等不起啊!”記者見到邱智銘時,他剛剛從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等國家調研回來,走訪了多家相關企業。

今年以來,貝發集團以產品研發與製造能力爲依託,將目光投向品牌發展。“我們計劃3年內,在海外建立30個品牌供應鏈中心和3000個品牌供應商,發展3萬個中小B端客戶,服務500萬家終端、50億人羣。”邱智銘說。

貝發集團還將完成印尼、菲律賓、馬來西亞、泰國等8個東南亞國家品牌中心的建設,通過品牌中心把產品及服務延伸到每個國家的中心客戶及零售商。

貝發集團深知,市場每時每刻都會變化,企業不能依賴單打獨鬥,要尋求共同發展,才能走得更穩更遠。藉助數字化之力,貝發集團搭建起面向個人消費者的新零售品牌——“文器庫”雲消費平臺,將設計師作品轉化爲優質文創產品進行線上線下銷售。

通過構建人、貨、場互動的數字化營銷平臺,打通線上線下,連通國內國外,爲文創產業供應鏈各端提供多樣化的解決方案。截至目前,“文器庫”雲消費平臺已完成銷售總額超10億元,用戶數超43萬名,幫扶中小文創企業百餘家。

今年年初,貝發集團利用多年來積累的品牌、渠道、客戶、管理、財務及供應鏈基礎,賦能文具、文創、禮品行業廣大中小企業,開發了貝發全球供應鏈APP,讓產品及服務直接觸達全球中小客戶。

憑藉精準的市場定位、創新的產品設計、多元化的營銷策略以及持續的客戶反饋機制,目前,貝發集團的品牌業務已遍佈歐洲、中亞、南非、東南亞等多個國家和地區。

“我們希望通過數字化改革,運用數字化手段,促進更多中小企業在生產、銷售等環節實現合作。”邱智銘說。

儲備技能人才

“課程非常豐富,學到了很多東西。”5月24日晚,貝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中心、製造部等部門的機修主管張慶祝整理完雲課堂的學習筆記後,和同事分享起設備改造新思路。

1999年入職貝發集團的張慶祝,精通工裝夾具、設備改造,是一名不折不扣的“技術控”。今年3月,張慶祝和團隊成員一起對車間的一臺閒置印刷機進行了改造。原先需要人工印發的產品LOGO,現使用該印刷機一次可以印7個產品LOGO,爲公司節約設備成本達10多萬元。張慶祝說,自己的許多設備改造設想,都來源於集團開設的各類課程。

2019年,貝發集團成立了貝發學院,致力於通過資源整合、專業培訓等多種方式幫助員工提升技能水平。爲進一步建立企業多層次人才梯隊,2021年,貝發學院推出了青年培育建設工程,旨在培養一批懂技術、會營銷的技能人才。

貝發學院面向集團青年職工、實習大學生,採用線上線下共育模式,通過推出雲課堂、講師團、師徒傳幫帶、舉辦故事分享會等系列活動,持續提升青年職工的專業素養和創新能力,讓青年職工在貝發集團有底氣、有激情、有奔頭。

“以我們的雲課堂爲例,全年大約有50節課,根據員工的實際需要,設置了專業課、心理學、公司戰略規劃、企業文化等多項內容。”貝發集團總裁辦主任羅連年說。

得益於系統化、全面化的培訓課程,越來越多的職工將理論學習運用到日常實踐中,在創新比賽、信息宣傳等方面多點開花,爲自己的職業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去年至今,貝發集團受培訓人數已近4500人,覆蓋研發技術人員、產業工人、業務人員等多個工種。

此外,貝發集團還成立了博士後工作站,與國內科研院所開展產學研合作,持續狠抓技術,不斷提升研發實力,爲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未來,貝發集團將繼續發揮人才引領作用,大力實施青年培育建設工程,幫助更多的青年員工提升專業技能,增強創新能力,推動企業實現更好更快發展。”羅連年說。(經濟日報記者 鬱進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