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騰思潮》恐懼中國:事實、迷思或計謀?(葉家興)
大陸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右)7月26日在天津會見美國常務副國務卿雪蔓(左)。 (新華社)
美國副國務卿雪蔓(Wendy Sherman)上月底(7月25日)抵達天津,展開爲期兩天的訪華行程。翌日與中國大陸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會面,爲10月元首峰會進行鋪路。這是拜登總統就任7個月來,美方最高層級的官員訪中。會晤前雙方都以制裁手段下馬威,爲自己的談判增加籌碼。劍拔弩張,頗有一觸即發的火藥味。
拜登上任後對華強硬可謂「川規拜隨」,不僅延續所有關稅、制裁、打壓,而且更加開戰線,從新疆等所謂人權議題上聯合盟友聲討,然而成效有限。例如在聯合國,美國與23個盟邦發表聲明涉及新疆問題,指責中國壓迫穆斯林。然而,伊斯蘭合作組織的57國沒有一個支持美國立場,反而其中有54國提出聲明,支持中國在新疆的政策。
不過沖突是表象,大國之所以爲大國,就是在不觸及底線的領域,仍有務實合作的空間。中美貿易往來密切,和則兩利,鬥則兩敗俱傷。特別在美國通膨壓力加劇的當前,美國更是有求於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工業生產國與消費市場。
美國連續數月公佈的消費物價指數(CPI)都創下近年新高。最新的CPI按年急升5.4%,爲2008年8月以來最高。而更受聯準會關注的核心CPI(扣除食品和能源)按年升4.5%,更創下近30年紀錄!物價飛昇固然有人口老化及疫情等驅動因素。不過前者是慢性的長期影響,後者則屬短期衝擊。真正關鍵的中期因素,可能是美國前後兩任總統所推動的美中對抗戰略。
全球化年代以來,跨國企業爭相建立全球供應鏈,尋找最便宜的原料、產品、物流與勞動力,惠及美國核心CPI於1990至2019年的三十年間僅升18%。不過,近年貧富懸殊加劇助長民粹主義萌芽,反全球化和保護主義崛起,逆轉了全球化進程。川普對中國大陸發動貿易戰、科技戰等組合拳,而拜登延續這些關稅壁壘政策,美國對中國進口產品徵收的關稅平均超過19%,較以往高出5倍!
貿易締造雙贏,而貿易戰則導致雙輸。因爲貿易是基於比較利益法則,出於互利、自願原則而產生。反之,政府製造的人爲干擾,只會徒然製造損及效率的無謂損失(deadweight loss)。固然,實力強的一方可以在貿易戰中犧牲短期利益,逼迫對方屈服,以汲取更大的利益。然而,美國開徵一年多關稅以來,不僅無損中國貨物出口到美國的增長,反而還間接推升了美國的通膨。因此,在通膨陰影下,美國財長葉倫終於鬆口,放出檢討關稅壁壘的風向球。
葉倫上週接受《紐約時報》訪問時表示,拜登政府仍在審查去年初簽署的中美首階段貿易協議,認爲協議未能解決兩國之間的基本問題。同時認爲對價值36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徵的關稅,可能損害了美國消費者的利益。拜登上任歷時已7個月,財經官員從原先對中貿易的強硬立場,一轉到上週葉倫的「檢討」風聲,顯示美國對發動損人不利己的貿易戰,有改弦易轍的跡象。
事實上,需要檢討的不僅是自傷傷人、無濟於事的關稅措施,更應包括美中脫鉤的對抗思維。美國國內矛盾繁多:金融獨大、實業空虛、財政赤字惡化、種族衝突加劇、貧富差距擴大、黨派對立嚴重……等各種問題,歷歷在目顯示霸權黃昏的影子。值此日薄西山之際,對外合作互利,對內調養生息,纔有助於政經文化影響力的延續。不思此道,卻想以打擊競爭對手的方式求勝,恐怕必然走向事與願違的結果。
以量化的數據來說,「美國全國商會」(US Chamber of Commerce)今年出版的《瞭解美中脫鉤:宏觀趨勢與產業衝擊》(UNDERSTANDING U.S.-CHINA DECOUPLING: Macro Trends and Industry Impacts)報告,爲脫鉤會給美國帶來多大損失,提供了一個相對可靠的分析。不僅對總體損失提出評估,對航空、半導體、化工、醫療器材等個別行業的損失也有具體詳盡分析。
損失多大,關鍵看脫鉤程度多深。假若只是對華進口貨物都加25%的關稅(而非完全脫鉤),直接損失已經非常巨大。全美每年GDP會因此減少1900億美元。何況,美中經貿關係並不只於貿易,若美國在大陸的投資額因脫鉤而導致要把在華資產賣掉一半,每年的投資盈利便要減少250億美元。美國的服務出口也會減少,每年少掉150億至300億美元。這些都是每年的損失,積累起來的金額更爲可觀。
對美國半導體產業而言,脫鉤會釀成全球科技供應鏈衝擊,導致一些外國廠商「去美國化」。中國會尋求自給自足,而失去大陸市場會使美國半導體行業整體產出損失高達540億至1240億美元,研發經費與資本支出都受影響,從而影響十萬人以上的工作崗位消失。
既然中美合作則互利,對立則互害。美國政客何以不斷篤信從「中國崩潰論」到「中國威脅論」等損人不利己的觀點呢?
去年十月,美國智庫「美國企業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AEI)研究員卜大年(Dan Blumenthal)出版《中國惡夢》(The China Nightmare: The Grand Ambitions of a Decaying State)一書,也在「論證」中國是如何的脆弱,隨時都會分崩離析。但正因中國內部脆弱,更顯得好大喜功,對外充滿野心。既然是外強中乾,只要斬斷與中國的科技合作、遏制中國的擴張,其內在矛盾已足可使國家崩潰分裂。
充滿臆測與偏見的論證,往往經不起事實考驗。該書去年4月付梓前,作者還在後記裡對新冠肺炎大做文章,認爲中國這一警察國家根本無法控制疫情,只會使它更嚴重,因爲地方幹部都會隱瞞疫情,實際確診者比官方數字可能高了百倍!今天見到這些一廂情願的「預測」,很難不使人啼笑皆非。太平洋兩岸大國的抗疫成績,大概不是眼盲的人都可以看出孰優孰劣。
如果政客、專家、學者製造的中國印象有其背後不可告人的用意,平民、學生、企業家的中國第一手觀察,或許更接近於事實。這幾年網路影音平臺(如YouTube)竄起,大量來自美國、英國、加拿大、德國、澳大利亞、日本、韓國、東南亞以及中東歐的平凡百姓成爲直播主,他們用影片記錄自己看到的中國,與主流媒體的恐中仇中宣傳存在巨大的差異。
除了無以數計的影音頻道傳遞的影視訊息外,美國小企業家威特邁爾(Terry Wittenmyer)更是着手將所見所聞與研究,寫成《恐懼中國》(Fearing China: Asking the question: Should we fear China?)一書。分章分節拆解「恐懼中國」的虛虛實實,包括恐懼中國經濟增長、軍事擴張、網路攻擊、知識產權、科技、貿易、產品品質與安全、污染、道德、共產主義、專制統治、人權狀況等等,所謂令人恐懼的超級強權真相。
威特邁爾在書中描述,2008年第一次飛往中國前,他是做好功課且有心理準備的。他的認知是,那裡是個骯髒、危險、污染、貪腐、思想控制,充滿威脅的地方。結果他在中國民航機上,就被幹淨、禮貌、效率的飛行體驗震撼了。其後多次來往美、中的行程讓他反思,爲什麼他在中國的經驗與從美國政客、媒體與智庫報告所得到的印象,竟有着天壤之別?
他發現中國官員產生程序雖然與美國政府不同,但治理績效竟然勝過民選政府的美國,更有效達成《獨立宣言》與《美國憲法》中所提倡與宣揚的「政府存在的目的」:提供公平、正義、穩定、發展,讓人民追求快樂的環境。在中國,八、九成的民衆滿意政府表現,相對在美國,只有三、四成。原來以民生爲本的政府更強調「選賢舉能」,相對錶面程序公平的民主國家卻彷彿被私人與財團利益綁架
就人權狀況而言,威特邁爾在第13章(Fearing China’s Human Rights Condition)闡述,聯合國1948年的《世界人權宣言》界定了三個領域的人類權利:人身安全免於恐懼(Freedom from Abuse)、滿足民生需求(Right to Sustenance)、以及發展政治權利(Right to Take Action)。書中他羅列各項數據,認爲中國在前兩項佔優,而美國勝於第三項。換言之,中美雙方都各有值得對方學習之處。以雙重標準批評中國的人權狀況,其實並站不住腳。
威特邁爾認爲,對像他這樣的普通人來說,伴隨中國經濟增長與人民生活品質提升的現實,不應是恐懼,而應是機會。美國享有長期的低通膨,消費者能夠維持不錯的消費水平,相當程度地要倚靠中國物廉價美的進口。一旦中美脫鉤,消費者可能陷入工作流失、生活維艱的境地。他問道:中國多數人深信一代比一代的生活會更好,反觀現在有多少美國人有這種信心?
不智地宣揚中國威脅的虛假信息,也許有利於各國政客的既得利益,有助於加工仇恨(manufacturing consent);但無疑對多數人民的安穩生活與未來發展而言,是可怕的死亡螺旋。如果愈來愈多人可以擺脫、駁斥抹黑中國的惡意宣傳,真實認識伴隨華夏復興的傳統中華文化理念:天下爲公、世界大同、人類命運共同體,相信全球普羅大衆會有更多美好生活的希望,下一代能承繼更全面大展伸手的寬廣環境。(作者爲香港中文大學金融系副教授)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