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快評 | 動力電池“老齡化”,車企能否以舊換新?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在買車或者換車的時候會選擇新能源汽車。按要求,從2016年起,乘用車企業必須爲電池、電機等關鍵部件提供至少8年或12萬公里的質保。8年過去,首批被要求提供8年質保的新能源車,正陸續進入了"脫保期"。

截至今年6月底,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2472萬輛。這其中,有部分車輛是在2016年前購買的,如今這部分車輛進入"脫保期",也意味着其動力電池進入"老齡化"。據悉,這些動力電池衰減明顯,續航能力差,車主如果給車換電池,價格很高;如果把車賣掉,卻又賣不上價。

七八年前的動力電池,無論是續航能力還是安全性,都無法與今天技術水平相比,所以,之前生產的新能源汽車在二手車市場處於劣勢,這讓車主陷入焦慮。對此,有專業人士認爲,電池超過8年未必出問題,因爲動力電池的壽命除了品質保障外,還取決於電池工況以及用戶的行爲習慣。

由此認爲,如果電池工況比較好,健康度比較高,它可以繼續在車上使用。但還需要政策層面支持,根據電池工況區別對待。工信部等部委曾明確要求,自2016年起,乘用車企業必須爲電池、電機等關鍵部件提供至少8年或12萬公里的質保期。超過質保期的電池應根據工況延長使用。

如果部分動力電池確實進入"老齡化",既影響車主正常使用,又增加了安全隱患,只能做淘汰處理,但不應該讓車主獨自來扛動力電池"老齡化"的風險和成本。因爲這些車主最早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不僅爲節能、改善空氣質量做出一定貢獻,也支持新能源車企使之得以長期發展。

因此,新能源車企應該考慮對動力電池"老齡化"的車輛,推出針對性的以舊換新措施,要麼爲車主更換動力電池,化解車主在行駛、安全等方面的憂慮,要麼爲車主更換整車,讓車主享受新式新能源汽車帶來的良好體驗。政策層面也要爲電池換新或者整車換新,提供相應的財政補貼。

如果車企針對電池進入"脫保期"的車輛推出以舊換新服務,不僅體現出相關車企對早期車主的感恩與回饋,也能避免這部分新能源車進入二手市場後價值大幅縮水,導致車主財產縮水。如此一來,相關車企相當於做了一次免費推廣活動,提升了企業形象,培育了用戶對品牌的忠誠度。

商務部等7部門今年發佈的《關於進一步做好汽車以舊換新有關工作的通知》規定,提高報廢更新補貼標準,對符合《汽車以舊換新補貼實施細則》規定、報廢舊車併購買新車的個人消費者,補貼標準由購買新能源乘用車補1萬元提高到2萬元。該規定有助於部分電池老化車輛以舊換新。

但上述規定並不是專門爲電池老化的新能源車量身制定的,因爲以舊換新補貼不包括電池以舊換新。所以,是否有必要針對進入"脫保期"的新能源車出臺專門補貼政策,包括電池以舊換新和整車以舊換新,值得考慮。此舉有利於車企回收利用淘汰的電池和其他部件,可避免資源浪費。

也就是說,針對早期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老齡化"問題,需要相關車企和政策層面都拿出誠意,化解這部分車主的焦慮,爭取創造一種多贏局面。

文/馮海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