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太平軍全軍覆滅:僧格林沁的活祭
上一篇文章,我寫了630名太平軍“特種兵”,面對1萬清軍,守高唐10個月的過程。
這個過程還是比較歡樂的。
這篇文章寫這批特種兵,最後覆滅的地點——馮官屯。
雖然只是一個小地方,但戰鬥異常激烈和曲折,差一點殺了僧格林沁,僧在之後也進行了殘忍的活祭。
一
在僧格林沁攻破連鎮大部隊之後,高唐太平軍知道大部隊已經覆滅,無需再等待,打算突圍。
僧格林沁也希望他們突圍,還故意在南門外,讓士兵分開,遠遠地列隊,故意做防衛疏忽的樣子。
要知道這些太平軍都是身經百戰的,並不會輕信這個伎倆,在一個夜晚從東門突圍,殺死清兵百餘人。
僧格林沁早已備好快馬騎兵,隨即追出來。
這時候,太平軍還剩500人左右,也就是說10個月來只損失130人。
據李開芳供詞,他本來是想帶領這些人,渡過黃河,各自逃散。
跑了四五十里,遇到一個百姓,李開芳問他:
前路是什麼地名?
他說:
是馮官屯。
李開芳又問:
馮官屯有糧草沒有?如實說了,我給你銀子。
他說:馮官屯糧草甚多。
我就給了他一百兩銀子,他將我們帶到馮官屯。(李開芳供詞)
在這裡說句題外話,我的歷史文章中,很少出現對話,如果出現那麼就一定是有來源出處的,不會去編對話。
如果一篇歷史文章,裡面有大量的一看就很假的對話,就沒什麼意思。
拂曉時分,李開芳進駐馮官屯。
馮官屯鎮是一個較大的集鎮,有五百多戶人家,有圍牆,內有富豪十餘家,家家都有磚瓦樓房。
僧格林沁從3萬清兵中,只選了8000精兵,其中有3000人都是太平軍降兵,這些降兵打起曾經的老戰友們,可比清兵勇猛多了(其實可以理解,爲了活命)。
僧格林沁帶兵尾隨,也就趕到,圍了馮官屯。
李開芳原本只是想在此暫時休息一下,到了早上8點左右,清軍“毛勇”趕到(其實都是在連鎮投降的太平軍),雙方進行了交戰,互有一些損失。
僧格林沁本想趁太平軍立足未穩,一波盪平,卻發現沒法攻入,只好在村子四周安設大炮,向村內轟打。
修築戰壕對太平軍來說,屬於輕車熟路,跟高唐一樣,太平軍在村子四周挖了三道溝壕,土壕上架設槍炮,守禦極嚴。
村裡有一些修房用的新磚,太平軍在溝內修橋洞,上面蓋着土,躲在裡面可以避炮火。
村裡的一些高樓也十分堅固,適合當瞭望臺,只要清軍進前,太平軍槍炮齊發。
既然攻不進去,僧格林沁繼續使用老辦法,在村外修牆進行反包圍,打算長期圍困。
此外,他們還打算挖地道,用火藥轟炸太平軍的寨牆。
僧格林沁在攻破連鎮的時候,在井裡抓到一個人,名叫劉自明(記下這個名字,下文還有後續),是湖南人,是太平軍的土營將軍(相當於太平軍地道工程的包工頭),武昌、南京都是他帶隊挖地道攻破的。
僧格林沁命他挖地道,他就帶着六個人開挖,一直挖到太平軍的壕溝前,忽然帶着這六個人趁夜跑到太平軍營,反而向清營方向挖地道。
就是這個人最後把僧格林沁嚇出一身冷汗。
這裡很有趣的一點,爲什麼僧格林沁要用幾天前剛剛抓獲的太平軍,來負責挖地道呢?
難道僧格林沁軍營中沒有會挖地道的嗎?
二
挖地道聽起來簡單,其實是有一些技術含量的,裡面有的地方需要木頭加固,還需要隔一段就得留通風口,方向和距離都不能有偏差,需要有煤礦工人提供技術支持。
京津一帶沒有產煤區,缺少這方面的人才,所以清營並不擅長挖地道(比如前文提到勝保開挖地道沒有留通氣孔,把民夫都悶死了)。
湖南有煤礦,所以湘軍也比較擅長挖地道。
太平軍一路上很注意吸收煤礦工人,建立專門負責挖地道的“土營”。
這個土營將領的劉自明,忠心耿耿,讓人佩服,他繼續率領太平軍將士挖地道,20來天后,地道挖成功,將清軍炮臺前的牆轟塌。
太平軍由此衝出,但牆外還有圍濠,最終沒能衝出重圍。
太平軍見突圍不成,趁機佔據炮臺,僧格林沁親自率兵抵抗,纔將太平軍擊退,但太平軍潛入溝內,繼續抵抗。
這是太平軍在馮官屯最有力的一次進攻,擊斃清軍30多名,擊傷200多名,包括多個將領受傷,就連僧格林沁的坐馬前胸都被擡槍穿透,袍襟都有傷痕,讓僧格林沁僥倖逃過一劫。
太平軍對叛徒也是非常憤恨,將一個太平軍叛徒頭目(就是在連鎮投降的叛軍寧宗揚)抓去碎割煮了。
在連鎮叛軍林鳳祥的廚子施紹恆獻計說,用水淹之計。
水淹首先得有水,馮官屯只有一條幹涸的小溝,平時沒水。
爲了引水,需要把120多裡外的河水引過來,造一條長120裡,寬度6米,深度一兩米的水渠。
最後,土方工錢加上伕役飯食等錢,一共花了5萬2000多吊錢,跟連鎮建70裡土牆差不多的費用。
清廷有個被革職的人,爲了官復原職,主動提出這個錢由他一人出,5萬多吊錢比當時市場價多一倍有餘。
他晝夜開工,不辭勞苦,僧格林沁馬上奏報,讓他官復原職。
挖了一個來月,終於竣工了。
水倒是引到馮官屯,但清軍已經造了一圈圍牆,那怎麼讓水流進牆內呢?
僧格林沁又徵集兩三千民夫,先加固圍牆,再開出石洞,再用水車巴斗把水向圍牆裡倒灌,日夜不息。
到這裡僧格林沁耐心也快耗盡了,對部下說:這都是無用人出的餿主意,雖然免得士兵傷亡太多,但無濟於事。
部下說:這一招可以全殲他們。
爲了防止太平軍將圍牆搗塌,讓水流出,清軍日夜瞭望守衛。
太平軍此時正在做什麼呢?
他們正加班加點地挖地道,必須要在水淹之前,將地道挖成功。
前面說了土營將軍劉自明,率領太平軍反向清軍挖地道,一共挖了二十多處地道,但水勢越來越高,太平軍地道里的火藥都被水淹沒,又淹死了幾十名挖地道的太平軍。
在得知這事後,僧格林沁頓覺後怕,用手拍着額頭說:
這二十處地道,火藥要是同時轟發,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清營聽到這事,也都紛紛歡慶。
這是太平軍最後的機會,僧格林沁確實沒有想到這一手,只可惜水淹這一招,無意中完克地道這一招,只能說時運不齊。
如果沒有水淹,等太平軍火藥成功爆炸,後果還未可知。
太平軍挖地道之所以失敗,我想可能是,清營動用兩三千民工向裡面灌水,效率太高,估計兩三天就淹沒了,這個速度是太平軍沒想到的。
有太平軍游泳出來投降,說馮官屯裡面的情形:
遍地都是水,只有兩三丈乾地,是李開芳支牀的地方,其餘人都在泥淖中。
太平軍只剩2囤糧食,但沒有地方搗糧沒法吃,裡面也沒有乾淨的水喝,喝水大多生病而死。
清軍問:
裡面有水,怎麼會這麼渴呢?
投降的人說:
水都是臭的,有很多蛆,人馬糞都在水中,太陽一蒸曬,臭不可聞。
羣賊光腳在水中,水都沒過膝蓋了,腿上粘的都是蛆,萬無生路。、
三
剩下的太平軍只有兩條路,要麼投降,要麼死。
僧格林沁爲了凌遲李開芳,加強了誘降活動,派人不斷喊話,弄來船隻,接運投降者。
又用箭綁着手諭,射入村內:限你們三天,投降免罪。
第二天,有220人投降,僧格林沁讓他們在清軍的圍牆內駐紮(在船上),反攻太平軍,將功贖罪。
想象一下這個情景,清軍建造圍牆,牆內都是水,太平軍和叛徒都在圍牆內,清軍在圍牆外遠觀,有點像養蠱的意思。
前文我們說了,太平軍一旦抓住叛徒,直接割碎水煮了,想象一下這些降兵的心理陰影。
僧格林沁對李開芳目的只有一個,不能讓他逃掉凌遲。
李開芳有些動搖,不顧軍師勸阻,跟清軍談判。
談好後,李開芳命一批人投降,希望能裡應外合,做最後的努力。
這一批有130多人投降出來,僧格林沁讓人系兩條粗繩,一條手抓,一條腳踩,過來投降,每個降兵派5個人看押。
剛出來,突然太平軍營地內開炮,喊殺聲起,僧格林沁知道是詐降,將這些人全部斬了。
即使這樣嚴密的防範,仍有個英勇的太平軍士兵,奪刀反殺十幾清兵,奪馬逃走,最後卻因爲夜馬知歸途,不幸又走回來被殺,十分可惜。
馮官屯最後的100人(或88人),跟隨李開芳坐船出來投降,這一次,僧格林沁派出最嚴密的防範。
幾萬清軍張開雙臂,圍了裡十層外十層,插翅難飛。
關於李開芳的外貌和僧格林沁之間的談話,之前文章都有寫過,這裡本不應該再贅述。
但有的平臺是收費文,可能有很多人沒有看過,這裡還是發出來吧。
幾十人張着紅傘,簇擁着李開芳,他身邊有兩個小童十五六歲(我的文章中,年齡一般只寫實歲,像這種原文記十六七歲,就減一歲),穿着短衣繡襖,紅鞋,俊美如女子,左右揮扇,其他人都披髮如鬼。
李開芳穿着很乾淨:
頭裹花洋布手巾,身穿月白緊袖小襖,青色縐綢單褲,短襪,紅色繡花鞋(這穿着實在有點怪異了)。
見僧格林沁,他自稱小的,稟告一切,不像林鳳祥那麼倨傲。
僧格林沁拉着他的手進來,說:
我既然準你們投降,肯定不會殺你,將來還要帶你立頭功,平定江南,你有什麼計策?
李開芳說:
江南瓜鎮各營,我可以招撫,如果專門靠硬打,難以得手。
僧格林沁說:
你說得好。京中有親王想見你一面,之後馬上就讓你回來,隨我南下。你在京不要耽擱。
這是一段雙方內心都說“我信你個鬼”的對話,由在場的親歷的人記錄下來。
李開芳等八人一齊押送入京全部凌遲。
此時,經清方查明連鎮、高唐、馮官屯三個地方,一共陣亡清兵8000多人。
僧格林沁設立供案,將這100多降兵,加上那2個小童捆綁,挖心活祭,祭祀死去的官兵。
僧格林沁讀完祭文,然後向天大哭,各官兵無不落淚。(不知道是不是蒙古特殊的風俗,咸豐曾批評僧格林沁在大營內搞蒙古封建迷信。)
皇帝的賞賜很快就來了,僧格林沁的哥哥、弟弟和兒子,都有封賞,其餘出力的文武各員,也等查明後保奏。
聽到這個消息,各營都歡聲雷動。
前文那個又返回太平軍的土營將領劉自明,也被凌遲處死。別人搶着投降還來不及,他反倒跑回太平軍去了,實在令人感慨。
按照上述記載來看,在馮官屯的太平軍只有最初投降的240人免死。
真的如此嗎?
按照當地傳說:
馮官屯西北三裡多地,有一片窪地,這就是當地人常說的萬人坑。
僧格林沁以給長毛剃頭,讓其還鄉爲名,用小船一船船從馮官屯村內載出,一船隻能載三人渡過新河,把太平軍戰士送到預先挖好的萬人坑殺掉。
如果按照這個傳說,那最先投降的240人,也許並沒有被免死。具體他們的命運如何,我們今天也不得而知了。
馮官屯是北伐太平軍最後落幕的地方,僧格林沁率8000兵,對500太平軍,竟然不敢衝鋒,而是勞命傷財,花了5萬多吊錢,從120裡外引水入屯。
即使這500人全都回到太平軍中,也不能改變什麼。而僧格林沁卻不計成本,去做一件意義不大的事。
不管怎麼說,馮官屯都是清軍一個很醜陋的戰役。
在活祭的時候,僧格林沁讀完祭文,向天大哭,好像他是一個受害者。
而實際上很明顯,他是一個施害者。
在這個世界上,每一個施害者,都認爲自己是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