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對背的拔河——押加
(原標題:背對背的拔河——押加)
新華社三亞11月27日電 題:背對背的拔河——押加
新華社記者楊博毅、黃耀漫
清晨的三亞灣,漁民們正赤腳在沙灘上與大海進行“拔河”——這是當地漁民收網捕魚的獨特景象,他們要在兩小時內收起上千米長的漁網。漁民們期待贏下這場與大海的較量,從而得到豐厚的漁獲。
與此同時,另一場獨特的拔河對決也在三亞進行着。
海南熱帶海洋學院體育館內,第十二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以下簡稱“運動會”)押加比賽正在進行中。只見兩位力士背對彼此,奮力向前爬着,一條長長的綢布被兩人拉得筆直。
押加是一種特殊的拔河形式,在西藏等地廣爲流傳,擁有上百年的歷史,動作來源於牛拉犁時向前的勞作過程,又被稱作“大象拔河”。比賽中,兩名參賽者需要將長綢布兩端做成的圓環分別套於頸部,帶子沿着胸膛從兩腿間通過,四肢着地,背向發力,直到一方將中間的墜條拉過自己一側的決勝線爲勝利。
拔河和押加都是具有競技性的體育項目,需要參賽者憑藉體力、技巧和心理素質爭奪勝利。
雖然都是力量的比拼,但是兩者要求的發力方式與技巧則有所不同。“押加是單人對抗,再一個就是拔河是以手部發力和後坐力爲主,押加則是以頸椎和四肢的力量爲主,區別就體現在這裡。”新疆代表團教練呂新貴解釋道。
拔河是兩個團隊的對決,而押加則是更純粹的個體之間的角力。
新疆代表團運動員帕拉提·包開說:“有的選手上來就採取速戰速決的戰術,有的則是用僵持戰術,耗費(對手的)體力耐力。我更喜歡速戰速決。只有放鬆心態才能發揮出水平。”
押加雖然起源於藏族地區,但是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民族參與到這場“背對背的拔河”當中,並且發明了新的戰術技巧,推動着這項民族傳統體育運動的發展。
來自廣西代表團的沙部·魯比認爲押加並非是簡單的拉鋸角力,隨着全國各地越來越多的運動員加入其中,值得琢磨的技巧與門道越來越豐富了。“押加項目是新疆、西藏、內蒙古隊的優勢項目,參賽的人一般用腿蹬發力,但是後來湖南隊發展出了新的動作,用全腳掌支撐發力,相關的技巧動作越來越多。”
“剛接觸押加的時候,第一印象覺得很無聊,怎麼只是拉來拉去的,之後越接觸越覺得它還蠻深奧的,因爲動作太多,技巧太多。”他說。
西藏代表團領隊白瑪尊珠表示,通過本次運動會上的交流,他發現很多省市代表團的押加水平都比西藏高。“押加比賽目前在全國特別普及,這次比賽讓我們看到了全國的水平,不管輸贏大家高興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