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吞吐”,規模最大的劉海粟書法大展上海將啓

“當我下筆風雨快,筆所未到氣已吞”。

澎湃新聞獲悉,繼2023年11月25日中國美術館舉辦“墨海龍蛇——劉海粟書法作品大展”並在北京引起巨大反響後,時隔一年,經過近半年時間的研究梳理,上海劉海粟美術館一年一度的學術研究大展,“百年吞吐——劉海粟書法大展”,將用全館所有展廳來呈現這一重磅展覽,回溯劉海粟的書法歷程。展覽將於10月28日開幕,並於10月29日正式對外展出。

此次展覽的學術顧問、知名藝術史學者白謙慎專門撰寫了近四萬字的《劉海粟書法芻議》,並於近日出版。

劉海粟(1896年—1994年)

上海劉海粟美術館布展現場

此次展覽由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委員會、中國書法家協會、中國美術館、南京藝術學院、劉海粟美術館(上海)、劉海粟美術館(常州)、劉海粟夏伊喬藝術館聯合舉辦。

據劉海粟美術館副館長靳文藝介紹,展覽囊括了目前劉海粟書法目力所及的所有精品力作,展出作品超過200件,是去年中國美術館展品的一倍左右。

劉海粟手札局部 致李寶森

劉海粟手札局部 致夏伊喬

通過學術梳理,展覽將以中國傳統書法的生髮演變爲主線,以作品爲“主角”,講述劉海粟百年恢宏跌宕的人生故事。這是一個學術研究展覽,也是一個普及書法知識的科普性展覽,更是一個劉海粟先生學習書法的人生勵志故事。此展,也是劉海粟美術館建館以來最大規模的劉海粟書法專題研究展。

近日,劉海粟美術館學術委員會邀請專家組成員童衍方、張森、宣家鑫、李超、沈虎、林明傑、顧村言對將展的部分藏品進行了審看。

劉海粟美術館學術委員會邀請專家組成員觀看待展書法,劉蟾與童衍方

“這一展覽去年在北京展出就聽說引起較大的轟動。過去提起海派書法,第一想起的總是沈尹默,帖學一路,但這次看到劉海粟先生的大量書札,線條蒼莽雄健,與以往的印象是完全不同的,可以說大字小字皆好,相信這一展覽一定會產生巨大影響。”童衍方說。

劉海粟女兒劉蟾說:“這次展覽展出了我父親在不同的時期、環境,條件下所創作的作品。我父親就是有不拘於一格的性格,喜歡嘗試各種風格的變化,一些字體的變化及排例的變化,他都嘗試,又創出‘雨夾雪”’效果!他可以用書法的方法來繪畫,同樣也用繪畫的概念來創作書法。並不像一般書法家作品有一種習氣,有規律或者說有法度的框框。”

顧村言則認爲,劉海粟晚年的書札是其書法的高峰,包括致夏伊喬、李寶森等札,尤見人書俱老處,奪人心魄,壯人性情,其書札之壯美,與其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經歷的那些悲愴與無奈相關,與其被打成右派,經受各種折磨相關,然而他的昂揚精氣神從未泯滅,那些苦難對海老正是人生的“淬火”。可以說,若無那些苦難與長期沉寂,恐怕也沒有後期山水潑墨潑彩的輝煌,更沒有那樣一派蒼莽雄渾厚重的書法,晚年劉海粟先生手札所到達的境界與其畫作正互爲表裡。

劉海粟手札局部

據介紹,“百年吞吐——劉海粟書法大展”,把中國傳統書法這一深入中國人骨血裡的“基因”,它綿延千年至今對每一箇中國人的影響作爲敘事背景,通過聚焦於劉海粟這樣一位名師大家的作品和故事,全面、立體、鮮活地呈現劉海粟書法的文化價值、學術價值和當代意義。展覽分爲6個篇章,分別由6個不同的主題展開敘事。展覽的第一篇章爲《詩書傳家 筆歌百年》,主要講述劉海粟學習書法的歷程。

第二篇章爲《見字如晤 紙短情長》,主要講述劉海粟的信扎手稿及家書。

第三篇章爲《吐故納新 蟬蛻龍變》,主要講述劉海粟書法藝術的學術分析。

第四篇章爲《四海風雲 百年滄桑》,主要講述劉海粟的書法與人生。

第五篇章爲《筆耕墨舞 紙上江山》,主要講述劉海粟繪畫裡的書法。

第六篇章爲《滄海一粟 壯麗一生》,講述劉海粟先生的藝術人生,這一展覽同時將作爲上海劉海粟美術館的長期陳列。

劉海粟書聯 《海到山登》

劉海粟臨散氏盤

劉海粟(1896年3月16日—1994年8月7日),字季芳,號海翁 ,江蘇武進人。

劉海粟出生富庶江南的書香門第,三歲即在母親懷抱誦讀詩書,五歲開始臨帖學畫;家學淵源和深厚的江南文化爲他的書法和繪畫打下堅實基礎。

17歲(1912年)與烏始光等在上海乍浦路創辦上海圖畫美術院,後易名上海美術專門學校(下簡稱上海美專),1921年,與康有爲結識,隨拜入康門遊學問字。康有爲的書法集漢隸北碑南帖之大成,他晚年碑帖兼得,熔冶諸家,以漢魏用筆,行書結體,書法天馬行空,有龍騰虎躍之勢。劉海粟先生的藝術之路可以“傳奇”二字稱之,一方面成名極早,大多時間生活在熱鬧的名利場中,追求豪邁、灑脫,極有世家子弟之範,與徐悲鴻以及傳統文人相比,他的身上更有着一種“縱橫氣”、“狂狷氣”。他的一生以其磅礴的氣象、旺盛的生命力、恢弘的氣韻、豐富的學養和高度的自信,有意無意間實現了匯通中西的精神。他內在的一種大氣與文化自信,這從他的書法作品中尤其可以見出。

1920年代劉海粟和康有爲合影的照片

1930年代劉海粟在歐洲講學介紹書法的照片

“百年吞吐——劉海粟書法大展”,將從不同的切面聚焦於劉海粟這位名師大家的作品和故事,全面、立體、鮮活地呈現劉海粟書法的文化價值、學術價值和當代意義,展現中國書法的獨特文化魅力。

此次展覽的學術顧問爲知名藝術史學者白謙慎。白謙慎原本欲寫三四千字的文章,但在觀看了劉海粟的書法後,感覺數千字根本無法表達,爲此耗費近一年時間專門撰寫了三萬八千多字的《劉海粟書法芻議》,並已出版,“這裡呈現的只是一個提綱式的研究成果,今後我將對劉海粟先生的人生,時代,藝術做更多的瞭解,努力把研究推向深入。”

“從早年學習顏柳,到追隨康南海,再以魏碑中方整一路來擺脫康有爲影響,而後復歸帖學,追尋精細筆法,再重返大篆以求圓厚朴茂,劉海粟書法實踐的每一步,都給心手留下記憶痕跡,當各方面條件齊備,合適的機緣到來,數十年的積澱迎來了最燦爛的綻放。這個綻放不是一次性的,而是持續了相當長的時期,其間留下的墨跡,固然有差異,但大都達到了心手兩忘、酣暢淋漓的境界。”白謙慎在文中記道。

白謙慎著《劉海粟書法芻議》

《劉海粟書法芻議》書頁

《劉海粟書法芻議》書頁

晚年劉海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