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間多重面貌 西門紅樓的前世今生

臺北市西門町鬧區紅樓劇場一景。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80/03/16 徐燦雄攝影)

臺北的西門紅樓,是西門町的熱門景點,以文創市集與展演空間著稱,吸引衆多的海內外遊客前往參觀。

西門紅樓有百餘年的歷史,原始建築物爲近藤十郎設計的西門市場,由八角樓與十字樓組成,1908年落成。日治時期的西門町,規劃爲在臺日本人的商業娛樂區,設有多間戲院與餐廳,以慰藉他們對母國的鄉愁。西門市場在十字樓有蔬果魚肉等生鮮攤商,八角樓與外圍有文具、樂器、陶瓷器等店家,皆以日本人爲主要客羣。

1945年戰後,隨着日本人被遣返,西門町與原本的臺北城內一帶,由新來的外省人填補這個區域的權力真空。尤其是善於經商的上海人,經營電影院、餐廳、書店等店家,因此這個區域有「小上海」之稱。

上海人陳惠文出面向政府承租此處,改爲紅樓劇場,以表演京劇爲主,後來還有說書相聲等表演。陳惠文的公開身分爲紅樓劇場經埋,以及臺北市理髮業同業公會理事長。但另一個身分是來自上海灘的青幫份子,因此被官方認定爲流氓,1958年遭到警備總部逮捕,送往外島施以感化及職業教育。

臺北市西門町紅樓劇場。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臺北市西門紅樓戲院外一景。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80/03/16 徐燦雄攝影)

西門紅樓大約在1970年代中期之後,沒落了很長的一段時間,開過二輪電影院,也曾經播放色情電影,成爲被人們遺忘的城市死角。1990年代末期,因爲紅樓周邊較隱密的環境,受到同志族羣的喜愛。西門紅樓在建築修復後,走向培育文創品牌與藝文活動的定位,再次復興。

萬華文創據點西門紅樓在疫情下也大受影響,但仍主動協助謝錦堂設櫃位。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21/11/18 何定照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