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抗躁動,海頓抗抑鬱,莫扎特是胎教音樂?別給古典樂貼標籤了

大家好~歡迎來到今天的音樂探討時間。

提起莫扎特,一定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位被稱爲天才的作曲家,在人生短短的35年裡,創作了600多首優秀的作品,給人類留下了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

不過呢,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起,莫扎特的名字後面,就跟上了兩個密切相連的字眼——胎教。

不管是在東方還是西方,莫扎特似乎成爲了胎教音樂的代名詞。

莫扎特作品集更是被打上“天才從這裡起步,孕媽媽必備胎教音樂”的宣傳語,成功打入孕媽市場。

準媽媽們不管平時是否聽古典樂,都努力順應這個潮流。彷彿聽了莫扎特就真有可能生出天才寶寶。

▲小品《胎教》截圖

所以,聽莫扎特真的可以讓胎兒變聰明嗎?

莫扎特:不僅僅是胎教音樂

在解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看莫扎特的作品是如何與胎教連接起來的。

莫扎特的音樂之所以被胎教市場“奉若神明”,首先他本身就是個音樂“神童”。五歲開始音樂創作,八歲創作交響曲。他是古典音樂歷史上爲數不多的、可以以孩童視角寫音樂的偉大作曲家。

他的曲子歡快輕盈,色彩明亮,音符響起,彷彿把人帶入一個無憂無慮的童話王國。而這樣溫暖歡樂的音樂,被認爲可以帶給胎兒積極的引導與影響。

莫扎特: 小夜曲‧第二樂章(胎音)貴族音樂寶寶 - 寶寶睡眠·胎教白噪音 / 莫札特小星星搖籃曲y.qq.com

而另一個讓莫扎特音樂備受孕媽追隨的原因,源於上個世紀90年代著名的“莫扎特效應”。

1993年,美國神經生物學家戈登·肖與弗朗西施·勞歇爾做了一次實驗:

讓一組學生聽莫扎特的《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另一組聽輕音樂,最後一組什麼都不聽。十分鐘後,三組學生接受空間推理能力測試。結果顯示,聽過莫扎特音樂的學生組分數最高。之後這一實驗被他們發表在《自然》雜誌上。

1994年,《紐約時報》引用此實驗結果,經過渲染,言論變成了“聆聽莫扎特的音樂能讓人更聰明”。而這,逐漸演變爲備受爭議且影響深遠的“莫扎特效應”。

▲莫扎特音樂作品下的評論

之後,一些商家從這個理論中看到了商機,開始營銷“聽莫扎特可以讓胎兒更聰明”的概念。

很明顯,莫扎特被打上“胎教”標籤,更多的是一種商業利益驅動行爲。

但事實上,直到今天,也並沒有任何直接的科學研究與證據可以充分證明聽莫扎特對促進胎兒智商提升有明顯作用。但毋庸置疑,因爲胎教音樂這個賣點,莫扎特大概是貝多芬外,唯二突圍出圈被廣泛認知的古典音樂家了。

當然,我們並不是在阻止大家胎教時選擇莫扎特,孕期適度給胎兒聽美好的、和諧的、積極的音樂,是胎教方式的一種(至少孕媽媽聽了心情也會很好)。

但胎教音樂,不應該只有莫扎特這一種;更重要的是:莫扎特並不僅僅是胎教音樂。

我們不能也不應該,僅僅在是胎兒或者孕育胎兒的時候,纔有聽莫扎特的機會。

因爲胎教音樂這一標籤,很多人初聽莫扎特,都是從歡快簡單的胎教音樂起步,不免對莫扎特的作品形成了“單一”、“小兒科”等認知。

但事實上,莫扎特的音樂並不如表面的簡單,彈奏技術需要達到非常高的水平,才能做到不犯基本錯誤;真正能演奏好並還原甚至超出莫扎特原有的表達,也需要極高的門檻。

莫扎特優秀的作品也不止《小星星變奏曲》、《小夜曲》等大家耳熟能詳的曲子,他還創作了一系列的交響樂與歌劇。比如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莫扎特與格魯克、瓦格納和威爾第一樣,是歐洲歌劇史上四大鉅子之一。

優酷視頻v.youku.com

衆多優秀音樂人的生命在莫扎特作品上熱烈綻放,所以撕掉胎教的標籤,莫扎特是歷久彌新,值得我們反覆品味的音樂。

音樂的正確打開方式:去標籤化

正如莫扎特被強行捆綁上“胎教”的標籤,音樂被標籤化的現象其實非常普遍。

一直以來,在大衆心中就默認有“快樂時聽爵士,傷心時聽古典”這樣大而寬泛的歸類定義。而我們多次提到的音樂圈中存在的鄙視鏈,也是人們對音樂各個流派標籤化的一種。

時間再退回幾年前,某音樂平臺如日中天的時候,下圖中這段所謂的“古典音樂初聽指南”在網絡上大肆流傳。幾乎每首知名的古典音樂作品下,都能刷到這樣的評論。

▲所謂“古典音樂初聽指南”

2018年,《中國有嘻哈》一夜爆紅,聽說唱成爲年輕人中的“政治正確”,於是之前描述古典樂的那套說辭又被換了姓名套用爲“嘻哈初聽指南”。

可以理解,在如今這樣一個標籤化的時代,貼標籤可以節省大腦容量,是最簡單直接認知人與事物的方式,我們可以用標籤對歸類生活中的一部分事物來便於記憶,比如低熱量食物、通勤的衣服。

我們當然也明白,這是網友想用這種幽默好玩的貼標籤方式,來吸引人們走進古典樂或者說唱音樂的世界。這些標籤可以幫助新手快速記憶,打破認知壁壘。

但是我們也必須清醒地認知到,當真正走進這個世界,就必須拿掉這些標籤,用認真嚴肅的心態來對待。

因爲這些簡單的標籤,是將創作者壓縮成一個個沒有靈魂的符號,並抹殺了作品裡每一個閃閃發光的瞬間。同時,更是剝奪了新一批接觸這些音樂作品的聆聽者獨立思考,得出新感受、產生新想法的權利。

藝術最大的價值,是在於個體感受的多樣性——每個人聽同樣的音樂感受到的東西不完全一樣,這些豐富多樣,千奇百怪的反饋,同樣是作品價值的重要組成部分。

所以藝術家們認爲,音樂創作唯有加上聽衆的感受纔是完整創作。

可音樂一旦被標籤化,就容易產生先入爲主的判斷,聽衆們受到引導與暗示,產生的感受與體驗千篇一律,音樂作品的價值也在這樣的過程中被折損。

這是多麼可惜的一件事。

簡單的標籤片面且無用,不僅不能提升音樂審美,反而會干擾我們的獨立判斷與以及對音樂的獨特感受和理解。

藝術與音樂最動人的過程,在於看到某個細節或聽到某個音符,心裡有一個角落像遭受電擊一樣被觸動到。而這種領悟與體驗,唯有在滿懷真誠地去靠近,並拋開所有標籤用心聆聽時,纔會毫無預兆地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