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培育百家“食安名坊”

12月11日,記者從省市場監管局獲悉,近年來,我省高度重視小作坊食品安全和產業發展,積極推進“食安名坊”培育行動。全省取得登記證的小作坊已從2019年底的6000餘家發展到現在的1.3萬餘家,共培育示範小作坊1637家、小作坊示範集中區(園區)55個。我省食品小作坊已從整治規範升級到品牌建設階段。

安徽是食品生產大省,特色美食衆多,食品小作坊產業具有較好的歷史基礎、文化基礎和羣衆基礎。今年2月,省民生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通知,明確把“實施‘食安名坊’培育行動,培育100家‘食安名坊’,以點帶面推動食品小作坊產業高質量發展”列爲今年50項民生實事項目之一。爲此,省市場監管局遴選培育100家傳統特色鮮明、生產管理規範、產品質量優良、品牌知名度較高的“食安名坊”,正式評定肥東縣梁園百年吳家糖店等100家小作坊爲安徽省“食安名坊”。

爲高標準推進“食安名坊”培育行動,省市場監管局結合全省食品小作坊發展實際,細化了安全項目、提升項目等3大類12項31條量化評分標準,指導推動各地有序開展各項評定等工作。

全省滿足以下4項基本條件的小作坊都可以向屬地市場監管部門主動申請成爲培育對象,即依法取得安徽省小作坊登記證,連續生產經營3年以上,無嚴重違法失信記錄;生產環境整潔,生產管理規範、產品檢驗等環節符合相關標準和規範要求;產品質量優良,近2年監督抽檢未發現不合格、未因食品安全問題受到行政處罰;傳統特色鮮明,品牌在當地具有較高知名度。

各地在培育中也涌現出一些特色做法,例如池州市注重挖掘地方特色食品歷史淵源,講好西山焦棗等地方特色食品故事,指導小作坊創新包裝設計、組織小作坊開展產銷對接等。歙縣組織培育對象前往外地同類型優秀小作坊現場考察學習,引導培育對象學習借鑑先進工藝方法和管理模式。

省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健全完善“食安名坊”動態調整機制和跟蹤監管力度,積極引導“食安名坊”參與各類產銷對接、文化交流等活動,持續擦亮“食安名坊”品牌。(安徽日報 記者 羅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