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媒:世貿組織困境折射全球格局變化
參考消息網2月28日報道 阿聯酋《國民報》網站2月23日發表美國喬治敦大學教授、世貿組織上訴機構前成員珍妮弗·希爾曼和英國第三代環保主義研究所研究員埃米莉·克爾斯滕斯的文章,題爲《世界貿易組織對於團結各國至關重要,但它需要改革》。全文摘編如下:
世界貿易組織及其多邊協議框架長期以來一直是基於規則的國際貿易體系的支柱。然而,近年來雙邊和區域協議(RTA)數量激增,標誌着全球格局發生重大變化。
RTA興起反映新現實
隨着這些協議成爲人們關注的焦點,在一個地緣政治集團越來越強大的世界裡,人們開始質疑世貿組織的作用和意義。世貿組織成員下週將齊聚阿布扎比召開第13屆部長級會議,屆時這些問題將顯得更加重要。
RTA的激增可以歸因於幾個趨勢。首先,許多國家尋求解決世貿組織不處理的問題。RTA不僅在數量上增加,涉及的範圍也在擴大。許多RTA包含與性別、環境、勞工問題有關的規定,並提供更深層次的一體化或者聚焦具體的行業部門。
其次,世貿組織談判的複雜性使達成區域或雙邊協議變得更快、更容易。世貿組織在協商一致的基礎上運作,需要所有成員的同意。就新的多邊協議進行成功的談判是罕見的,即使取得成功,也是一個緩慢且痛苦的過程。
最近的《漁業補貼協定》是朝着消除有害補貼邁出的歷史性一步。然而,這只是世貿組織成立以來達成的第二份協定,耗時20多年。隨着世界面臨氣候變化和供應鏈受破壞等挑戰,各國往往不願或無法等待這麼久。事實證明,與少數國家的談判往往更容易管理,各國能夠根據自己的具體需要和優先事項來制定協議。
RTA興起的另一個關鍵因素是國家和全球政治的轉變。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推動多邊主義的政治主張已被日益關注經濟民族主義、安全和保護主義所取代。各國不再把目光投向世貿組織,而是向內看,尋求與鄰國和最親密的盟友結盟。
儘管RTA的興起反映了一種新現實,但它也助推全球秩序分裂爲地緣政治集團。這種由彼此重疊的協議構成的複雜網絡可能造成混亂和效率低下,導致不必要的貿易壁壘並抑制應對全球共同挑戰的能力。
此外,由於經濟大國專注於在這些集團內部實現利益,它們有可能加劇南北分歧,排斥發展中國家的利益或將其邊緣化,阻礙它們充分參與全球經濟。事實上,在最近的一項研究中,世貿組織經濟學家估計,如果全球經濟分裂成兩個相互競爭的集團,那將使全球實際收入平均減少5.4%。
面向未來作出調整
在這種背景下,世貿組織正處於一個關鍵時刻,如果它想生存下去,就需要作出調整。
世貿組織必須專注於它表現得最好的職能,同時接受它運作其中的新現實。在日益分化的世界中,世貿組織仍將佔全球貿易98%的國家聚集在一起,讓小島國家等最小經濟體與美國、歐盟和中國等最大經濟體坐在同一張桌子前。
在充當談判場所的同時,世貿組織的優勢在於爲實現透明度和對話提供了框架。通過世貿組織的各個委員會,包括市場準入委員會、技術性貿易壁壘委員會等,其成員擁有一個以非對抗方式表達關切的論壇。
儘管工作人員相對較少,但世貿組織的秘書處提供了豐富的技術專長和知識。這種支持在促進貿易和培養髮展中國家有效參與談判的能力方面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一些關鍵的貿易領域,只有多邊或世貿組織的辦法纔可能有效或者高效。一個典型的例子是數字貿易,其標準需要在全球範圍內製定,因爲區域標準可能導致相互競爭的系統之間缺乏互操作性。
除了能夠良好履行的職能外,世貿組織還必須處理其從未良好履行或不再能良好履行的職能。這包括談判職能以及爭端解決制度。
在談判方面,現在是時候採取一種不同於協商一致的現代方式了。負責任的協商一致意味着各成員停止將其投票作爲討價還價的工具,只有在成員具有實質性的反對基礎時才能行使否決權。此外,諸邊辦法必須被視爲建立這種負責任的協商一致的工具。
世貿組織的序言認爲,貿易應“以提高生活水平爲目的”,“按照可持續發展的目標”,並以符合不同經濟發展水平國家的需要和關切的方式進行。這些目標應該成爲世貿組織推進改革的核心。
世貿組織仍在國際貿易體系中發揮着至關重要的作用。雖然改革的必要性顯而易見,但該體系仍能作出的貢獻被低估了,即使在危機中也是如此。通過利用這些優勢,並在應對這些動盪的過程中重申其核心目標,該組織可以繼續在全球貿易體系中發揮有意義的作用,促進所有成員的包容性增長和可持續發展。(編譯/卿松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