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外媒科學網站摘要:人體內發現3600多種源自食品包裝的化學物質

9月20日(星期五)消息,國外知名科學網站的主要內容如下:

《自然》網站(www.nature.com)

導致代謝紊亂的新機制:大腦中的黏液與肥胖有關

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的一項針對老鼠的研究表明,大腦中的一種黏性物質會困住控制食慾的神經元,這種黏性物質的積累與糖尿病和肥胖症的惡化有關。

這種黏性物質還能阻止胰島素到達控制飢餓感的大腦神經元。實驗表明,抑制這種黏性物質的產生可以幫助老鼠減輕體重。這一發現揭示了代謝紊亂的新驅動因素,並有助於科學家確定治療這些疾病的藥物靶點。

該研究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自然》(Nature)雜誌上。

當人體細胞對胰島素(一種調節血糖水平的激素)變得不敏感時,會引發代謝性疾病,如2型糖尿病和肥胖症。科學家們正在研究導致胰島素抵抗的機制,他們將重點放在大腦中名爲下丘腦弓狀核的區域,它可以感知胰島素水平,並相應地調整能量消耗和飢餓感。

當動物產生胰島素抵抗時,一種叫做細胞外基質的細胞支架,它將飢餓神經元固定在適當位置,變得無序且黏稠。此前,研究人員注意到,當老鼠攝入高脂肪食物時,這種支架會發生變化。

研究人員想要探明這些大腦變化是否會驅動胰島素抵抗,而不僅僅是伴隨其發展。他們給老鼠餵食高脂肪、高糖飲食12周,並通過組織採樣和基因活動監測追蹤飢餓神經元周圍支架的變化。

他們發現,在老鼠開始不健康飲食的幾周內,支架變得更加厚重和粘稠。隨着這些動物體重增加,下丘腦神經元正常處理胰島素的能力下降,即使直接將激素注射到大腦中也是如此。這表明支架的黏性阻礙了胰島素進入大腦。

《科學通訊》網站(www.sciencenews.org)

一些健康魚的大腦中存在活躍的微生物羣落

美國新墨西哥大學的研究人員最近在《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雜誌上報告稱,野生和實驗室培育的鮭魚家族成員,包括歐洲虹鱒魚、奇努克鮭魚和吉拉鱒魚,都在它們的大腦中發現了活躍的微生物羣落。實驗室培育的虹鱒魚大腦中的細菌,可能有一半以上來自它們的血液和腸道,這表明來自身體其他部位的微生物可以穿過血腦屏障,在大腦中定居。

此前,動物的大腦被認爲是無菌的,任何細菌入侵通常與疾病相關。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侵入大腦的微生物可能與人類的阿爾茨海默病等疾病相關。但這項新發現暗示,細菌對魚類大腦不一定是壞消息。在大多數情況下,儘管這些魚類的頭骨內存在微生物,但它們看起來依然健康。

研究人員指出,大腦中的細菌可能幫助魚類感知環境中的微生物線索,這有助於洄游魚類在河流中游動。

研究人員對虹鱒魚的大腦樣本進行了細菌檢測,首先從動物體內取出血液以避免污染。對來自四個大腦區域的遺傳物質的分析表明,虹鱒魚大腦中的細菌水平與脾臟相似,但僅爲腸道細菌水平的千分之一。野生虹鱒魚、大西洋鮭魚、奇努克鮭魚和吉拉鱒魚的大腦中也發現了微生物羣落,儘管這些羣落與實驗室培育的鱒魚有所不同,且可能來自不同的器官。

《每日科學》網站(www.sciencedaily.com)

氫研究的突破:更有效的氫同位素分離有望實現

氫是所有元素中最輕的,由於其在能源轉型中作爲可持續資源的廣闊前景,需求量正在不斷增長。來自德國萊比錫大學和德累斯頓工業大學的一個研究團隊在實現室溫下低成本分離氫同位素的方向上邁出了重要一步。研究結果發表在《化學科學》(Chemical Science)雜誌上。

自然界中的氫以氕(1H)、氘(2H)和氚(3H)三種同位素形式存在。氕是最常見的形式;氘(又稱重氫)在開發更穩定和有效的藥物方面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氘和氚的混合物則有望作爲未來核聚變能源的燃料。氫研究中一個未解的關鍵問題是如何以高效且經濟的方式分離這些具有極爲相似物理性質的同位素。目前的分離過程效率低且消耗大量能源。

15年前,人們已知多孔金屬有機框架原則上可以用於氫同位素的分離,但只能在約零下200攝氏度的低溫下進行,這在工業規模實施上成本極高。這種分離機制基於一種氫同位素對多孔材料中的自由金屬中心有更強的吸附作用。吸附是指氣體或液體中的原子、離子或分子附着在固體(通常是多孔物質)表面上的過程。

如今,研究團隊對框架環境對結合選擇性的影響有了更深入的理解,這意味着他們可以解釋爲何一種同位素比另一種更容易吸附在框架上。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員通過光譜學、量子化學計算與模型系統中的化學結合分析相結合,詳細闡述了這一過程。科學家們首次展示了框架化合物中單個原子對吸附效果的影響,並能有針對性地優化它們,以便在室溫下獲得高選擇性的材料。

《賽特科技日報》網站(https://scitechdaily.com)

1、天文學家發現迄今爲止最大的黑洞噴流,長度相當於140個銀河系

來自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和英國赫特福德大學的天文學家團隊發現了迄今爲止最大的一對黑洞噴流,長度達2300萬光年,相當於將140個銀河系背靠背排列起來的距離。研究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自然》(Nature)雜誌上。

這對黑洞噴流結構以希臘神話中的巨人波爾費裡翁(Porphyrion)的名字命名,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宇宙誕生約63億年後,當時宇宙的年齡還不到現在的一半。這些猛烈的噴流總功率相當於數萬億個太陽,從遙遠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上方和下方噴射而出。

波爾費裡翁噴流結構是迄今在一項天空調查中發現的最大噴流結構,該調查還發現了超過1萬個類似的巨型噴流結構。這些巨型噴流是通過歐洲的低頻陣列射電望遠鏡(LOFAR)發現的。

雖然天文學家在LOFAR之前已經發現了數百個大型噴流結構,但其數量和規模遠小於LOFAR新發現的1萬個噴流結構。

2、穆斯堡爾效應:精準物理學揭示引力波的奧秘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IHEP)的科學家們提出了一種利用穆斯堡爾共振(Mössbauer resonance)探測引力波的創新方法。

他們的發現最近發表在《科學通報》(Science Bulletin)上,強調了一種可能徹底改變引力波研究的新方法。與青蛙眼睛對運動的敏感度類似,全新的靜止穆斯堡爾裝置特別適合於由時空振動引起的時變能量轉移,並能夠重建引力波的方向和極化。

穆斯堡爾效應是196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一個重要發現,它涉及到晶格中束縛的原子覈對x射線光子的無後坐力發射和吸收。這種效應以其卓越的精度而聞名,它首先被用於著名的哈佛塔實驗中測試引力紅移,此後被廣泛應用於材料和化學科學,以及穆斯堡爾光譜學的發展。

在最新的提案中,研究團隊探索了固定穆斯堡爾系統的潛力,通過重力頻移取代差分穆斯堡爾光譜法中的多普勒頻移。對於像109Ag這樣的同位素,其相對線寬非常窄,爲10^-22,這種方法允許穆斯堡爾共振的空間定位精度達到10微米。

當引力波通過時,它們會引起穆斯堡爾光子的能量波動。在局部引力場的作用下,這些波動導致共振點發生垂直位移。根據研究團隊的計算,如果具備足夠的空間分辨率,該裝置有可能對引力波具有顯著的靈敏度。

3、科學家在人體內發現3600多種源自食品包裝的化學物質

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食品接觸化學品(FCC)在人體中廣泛存在,科學家們在人體內檢測到3601種用於食品包裝及相關產品的化學物質。該研究還指出,在生物檢測和毒性數據的可獲得性方面存在顯著的空白。

研究結果發表在《暴露科學與環境流行病學雜誌》(Journal of Exposure Science and Environmental Epidemiology)上,探討了人類廣泛接觸“食品接觸化學品”的現象。研究確定了從人體樣本(包括尿液、血液和母乳)中檢測到的與食品包裝及其他與食物接觸的材料相關的化學物質。

通過系統的研究方法,作者將超過14,000種已知的“食品接觸化學品”與五個人類生物監測項目、三個代謝組/暴露組數據庫以及科學文獻中的數據進行了比對。結果表明,在人體中檢測到的3601種化學物質佔已知“食品接觸化學品”總數的25%。

此外,研究還指出,許多化學物質的潛在危害尚未得到充分研究。雖然食品包裝不是唯一的暴露來源,但該研究的數據提升了對食品接觸材料如何導致人體暴露的理解。由於僅有少部分“食品接觸化學品”被詳細研究,人體內存在的這類化學物質的實際數量可能遠高於當前檢測到的數量。(劉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