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陝師大教授訪問中亞,一東干族老人追問:左宗棠的人還在不?
1990 年 10 月陝西師範大學的王國傑教授,這位國內研究東干人的權威學者,踏上了中亞的土地,開啓了一段探尋東干族文化奧秘的難忘之旅。他來到一個名爲 “營盤” 的陝西村,這裡的東干人與中國人之間,有着千絲萬縷、源遠流長的深厚淵源。
初入村莊王國傑教授那一口流利的 “東干話” 讓當地村民大爲驚訝,當他告知上千萬陝西人都會講時,幾個熱情的東干族小夥子興奮不已,他們將教授高高擡起,繞着村子歡呼:“老舅家來人了!” 那熱烈的場景,飽含着東干族對故土親人的深切思念與親近之感,令王國傑教授深受觸動終生難忘。
而另一件事同樣深深印刻在他的記憶中,一位東干族老人向他詢問:“左宗棠的人還在不?” 這看似簡單的問題,背後卻承載着厚重的歷史記憶與情感紐帶。
東干人其根源可追溯至中國陝甘地區,歷史上他們經歷了兩次遷徙,最終在中亞紮根。第一次是在 1862 - 1878 年清朝統治期間,第二次則是 1881 年《聖彼得堡條約》簽訂之後。萬餘名東干人背井離鄉,踏上漫漫遷徙路。歷經百餘年的歲月洗禮,他們與當地民族融合,逐漸成爲中亞民族的一部分,如今人口已超 6 萬。儘管身處異國他鄉遠離故土,但文化傳承的強大力量,使他們始終緊緊守護着漢文化習俗。
語言是文化傳承的鮮明印記,東干人堅守着以陝甘方言爲基礎的本民族方言,“浪去了”“給人了”“蹴下” 等獨特詞彙,“衙門”“京城”“馬勺子”“夜個來”“影圖”“辣子” 等特色說法,無不展現出陝甘方言的獨特魅力,這些方言詞彙如同活化石一般,跨越國界,在中亞的土地上延續着漢文化的語言脈絡。薩里爾這位東干詩人,雖能熟練運用陝甘方言,卻因未到過中國、不識漢字,只能用俄語思維而深感遺憾,這也從側面反映出東干人對漢文化的深深眷戀。
東干人的衣食住行,處處彰顯着陝西地方特色。傳統服飾如大襠棉褲、夾褲、汗衫、皮襖等,雖後來逐漸受歐洲文化影響,但曾經的穿着習慣依然留存着歷史的痕跡。飲食上,他們熟練使用筷子,以麪食爲主,油潑辣子、醋、黃豆等調料是他們餐桌上的常客,蒸饃饃、鍋盔饃、biangbiang 面等美食,不僅滿足了味蕾,更是傳承了陝西美食文化。甚至一些關中地區相對落後的習俗,如婚宴上男女分席,也曾在他們的生活中保留,1948 年時纏足風俗也曾存在,這些習俗宛如歷史的切片,見證着文化傳承的延續與變遷。
婚喪嫁娶方面東干人保留了諸多古老傳統,婚禮上新郎新娘的裝扮帶有濃厚的清朝風格,迎親車隊、攔路討喜錢、給長輩臉上抹黑灰等習俗熱鬧非凡,鬧洞房的傳統更是增添了喜慶氛圍。這些風俗禮儀,在歲月的長河中代代相傳,甚至比今日陝西本土保存得更爲完整,真可謂 “禮失求諸野”。
在爲人處世之道上,東干人深受傳統中國文化的薰陶。他們將 “忠主、忠君、孝親” 視爲人生準則,秉持誠信、慷慨、厚道、和諧的品德,珍視親情、家庭,重視同鄉情誼,倫理觀念深入人心。續寫家譜、撰寫方誌、建立村史博物館,他們以這種方式銘記家族與民族的歷史,許多東干人對自己祖籍陝西的縣鄉都能娓娓道來,“我爺的省” 這一親切稱呼,飽含着他們對故土的深情眷戀,迴歸陝西看看,成爲衆多東干人心中的強烈願望。
歷經百餘年風雨,東干人在中亞這片土地上入鄉不隨俗,在歷史的浪潮中堅守自我,頑強地守護着漢文化的火種,展現出東干文化,乃至漢文化的堅韌不拔與強大生命力。他們如同璀璨星辰,在異國他鄉的天空中,閃耀着獨特而迷人的光芒,成爲文化傳承與交流中一道獨特而靚麗的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