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米超長槍吊打一切冷兵器?亞歷山大馬其頓方陣爲何地中海無敵

作者|冷研作者團隊-微漫菸葉

字數:11265,閱讀時間:約30分鐘

首先馬其頓體系中使用超長槍只佔其中一部分。正如同一時期的德莫斯梯尼所說“當你聽說腓力能夠出現在任何地方的,那是因爲他不僅帶上方陣步兵,還依賴輕步兵,騎兵,弓箭手,僱傭軍和其他部隊。”①而亞歷山大用於東征波斯的軍隊,也是一樣的(下圖)。

▲出自《亞歷山大的神話與征服》

那麼馬其頓使用薩里沙的部隊是如何作戰呢?

首先我們要明白,歷史從來不和遊戲一樣,即一種兵種,只能使用一種武器。比如羅馬軍隊即配備了劍盾又配備了標槍,波斯軍隊也將短矛盾牌弓箭配備給步兵,這在中國也比較常見,如後金徵朝鮮的時候規定“每牛錄選阿禮哈超哈十五人、博奇超哈十人·巴牙喇趨哈七人,共三十二人。昂邦章京石廷柱所統島真超哈全部,每甲士攜箭五十枝,二甲士合備長槍一支”②可以看出其中就有一些甲士即配備弓箭也配備長槍。

後來女真入關建立了清朝,清軍還成立了一支配備了弓箭鳥槍的混合騎兵。據“康熙三十一年(1692),八旗鳥槍騎兵進行操演,康熙在閱兵時問道:“爾等所練習者幾種?”回答中包括了以下戰技:“有馬上放一槍、又射一箭者。有趨進時放槍不絕者。有連環旋轉放槍者。有跪而放槍者。仰臥而放槍者。”(《清實錄》康熙記載三十一年九月癸酉)”③

▲《阿玉錫持矛蕩寇圖》

從這個圖可以看出阿玉不但配備了弓箭與火繩槍,並且配備了長矛。而馬其頓使用薩里沙的方陣軍隊也是一樣,根據元首時代卡拉卡拉復原的馬其頓方陣,是給他們配備了3件攻擊性的武器(薩里沙、標槍和劍)以及一個牛皮的頭盔,一件三層厚的亞麻胸衣和高腰靴子,還有護脛甲。

關於這個復原究竟是儀仗性質還是實戰,一直頗有爭論。首先馬其頓人中本身很多就是牧民,標槍是其從小就會的技能。並且標槍也是,希臘奧林匹克運動會的項目,所以士兵特別是重裝步兵會標槍實屬正常。

其次根據阿里安在海達斯佩斯河會戰的記載“這時,印度象倌趕着大象去阻擊亞歷山大的騎兵。馬其頓方陣也不甘落後,立即奮勇向前,迎擊大象,向趕象的印度人投擲標槍”④這裡明確記載了馬其頓方陣向印度戰象投射標槍,可以證明馬其頓方陣確實配備標槍。

同時狄奧多羅斯記載亞歷山大東征印度的時候,馬其頓士兵與希臘僱傭軍的一次決鬥“等到兩位在彼此的迫近之中,科拉古斯在適當的距離投出標槍,另外一位稍爲偏斜身體避開致命的來勢。然後馬其頓人放平他的長矛向前衝擊,雅典人站穩身體用棒棍重擊長矛打成碎片。科拉古斯的兩次攻擊無效以後,只得拔出佩劍繼續戰鬥”⑤

從這裡我們看見標準的馬其頓方陣士兵作戰流程,先投射標槍後端平長矛作戰,長矛損壞之後拔劍進行肉搏。

接下來筆者再說一下,馬其頓體系中的僱傭軍,根據阿里安記載僱傭軍分爲兩種,一種是外籍僱傭軍,一種是希臘僱傭軍。前者可能就是上文所說的巴爾幹各民族,關於這些傭軍的裝備是否自備?目前的研究表明,既有給僱傭軍提供武器的證據,也有僱傭軍自備武器的證據,不過兩種情況哪種更常見尚不明確。

同時根據對普魯塔克對皮德納之戰的僱傭軍描述“首先前進的爲色雷斯步兵,他們的外表,照納西卡的說法,是很可怕的。士兵身材都很高大,穿着夏季服裝,在白色衣服和閃閃發光的脛甲防盾之下,顯出黑色的皮膚。他們的右肩上高高地揹着重鐵頭的戰斧。在色雷斯人後面,即爲傭兵,他們的裝備五花八門,各自不同,帕尼亞人(Paeonians)也混在他們的中間。”所以這些僱傭軍裝備是五花八門的。

這裡要說一下亞歷山大之所以能夠征服波斯,離不開馬其頓本土與希臘僱傭軍的支持。正如有句話說的那樣,亞歷山大背後有馬其頓的支持,而漢尼拔背後卻什麼也沒有。據統計,沒有記載的徵兵更是多不勝數。

這些馬其頓軍人雖然很多並沒有參與對波斯的正面決戰,但是他們爲亞歷山大鞏固後方起到了關鍵作用。並且中後期希臘僱傭軍作用更是巨大,在亞歷山大擊敗波斯正面抵抗力量之後,早期作爲人質的同盟軍隊大部分就解散。

但是爲了保證對波斯的控制,希臘僱傭軍使用數量反而持續增加。這裡從亞歷山大死後有2萬步兵和3千騎兵的希臘僱傭軍,從巴克特里亞撤離要回希臘就可以看出。有比馬其頓本土士兵更多的希臘人用於鞏固亞歷山大在波斯的統治,這些移民大量遷移出希臘使希臘本土消耗嚴重,最終使羅馬輕鬆征服希臘。

接下來就說一下,長矛與短矛優劣的問題,首先超長槍古今中外自古以來就有,如“廬人爲廬器,戈柲六尺有六寸,殳長尋有四尺,車戟常(3.23米),酋矛常有四尺(4.61米),夷矛三尋(5.54米)”⑥

另據明清時期記載“敗明三萬兵,追擊四十里,殺其三千,然後收兵攻其後營步兵,盡殲之。明三營步兵未攜弓箭,俱持丈五(4.81米)長槍及銛鋒大刀,身着盔甲,外披錦被,頭戴棉盔,其厚如許,刀槍不入”⑦。

但是不可能否定,短槍中外用的也很多,那麼短槍與長槍的優劣,首先正如筆者在《一寸短一寸險,羅馬軍團如何用不到50釐米的短劍,成爲地中海王者?》中說的那樣簡而言之,是長槍之所以能吊打短兵,是因爲可以利用距離優勢。

另據清代武術家《長槍式說》記載:“歷雲丈八長槍,以周尺計之,只有一丈四尺四寸(4.61米)。餘受師傳,所用木杆,一號長一丈八尺(約5.77米),重十二斤;二號長一丈七尺(5.45米),重九斤;三號長一丈六尺(約5.13米),重七斤。一二號平日習演,先持長重,而後用短輕,乃練力之法也。三號可以臨敵,如再輕短,照古數一丈四尺,無不利也”。

另據吳殳所作《手臂錄》說的沙家杆子用法中這樣記載:“槍有根,有腰,有胸,有頭。如丈八(約5.77米)竹槍,以根前八尺爲腰,腰前六尺爲胸,胸前六尺爲頭。硬槍自根至頭皆有力,皆可用。竹槍之頭虛軟,凡以硬槍以頭制勝之法,皆不能用,唯虛搭用。…………夫九尺七寸,可謂短矣,而自根至尖皆有用。丈八可謂長矣,而惟用其胸間六七尺,是制短者反長,長者反短也。短則槍法自必短小,故君子不貴之,特爲行間兵卒之用,故謂之騾”。

其在槍式說還說:“馬家木槍長九尺七寸,根大盈把,尖徑半寸,腰硬如鐵,重六七斤,惟此一式。沙家竿子丈八至二丈四(約5.77米~6.53米)止,過此,人不能用矣。楊家亦木槍,丈二至丈八(約3.84米~5.77米)皆有之。”…………《考工記》雲:“凡兵,無過三其身,過三其身,弗能用也,而無已(意指無休止)又以害人。”則知人身五尺,槍至丈五爲正,楊、沙非法也。

這裡通過武術家的看法可以得出以下幾個方面,①使用槍越長用力越大②槍用的越短,越好使用③超長槍可用部分不多,反不如短槍。③就是普通兵卒使用超長槍多,反而是君子(武術高手)使用短槍。④考慮到吳殳武術家的頭環,這裡的楊沙非正法,應該是認爲不適用於武術。通過這番對比我們可以得出結論,超長槍適合普通步兵,而短槍適合於武術家。

同時在根據波利比阿對他那個時代的羅馬與馬其頓比較可知“再者,通常我們都承認,它必須在平坦無礙的地面使用,沒有任何障礙,如壕溝、沖溝、凹地、山脊以及水道所打斷,所有這些都足夠去妨礙以及打亂如此的隊形”所以結合中西方史料,我們似乎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超長槍雖然比其短槍適合普通步兵,但是由於地形限制所以只適合平坦的地形,不適合不平坦的地形。

伊蘇斯之戰

BC334年,亞歷山大以復仇波斯入侵希臘爲理由,和解放小亞細亞希臘城邦爲口號,踏上了對波斯的遠征。關於亞歷山大入侵波斯的兵力如上圖,總數達到64000人之多,堪稱希臘進入亞洲最大的軍隊。但是這支軍隊也耗盡了亞歷山大的錢財,使其進入波斯的時候只帶了30天供給,外加還欠商人300泰倫。

顯然這時一般人會認爲,最好的打敗敵人的方式,是堅壁清野,不戰而屈人之兵。而僱傭軍首領羅德島人邁農就是這樣想的,他在戰前波斯人的會議上提出了堅壁清野之策,同時建議波斯海軍登陸馬其頓把戰爭帶回歐洲。

但是波斯方面以不會讓自己的財產受到損失爲由拒絕了這一提議。其實這也可以理解,我們設身處地想想,要是兩國交戰。有人要告訴你未經一戰,就燒燬自己的房子,放棄大量財產,估計也是不同意的。更何況波斯人剛剛擊敗馬其頓先頭部隊。對此波斯決定在格拉尼卡斯河迎戰亞歷山大,戰役結果以波斯徹底失敗告終。使小亞細亞波斯人陸上力量遭到巨大損失。

現在波斯最高指揮權,由當地總督轉到波斯大王大流世三世手中,這裡有必要說了解一下大流世三世生平。根據希臘人記載,他是靠權傾朝野的宦官巴哥阿斯扶持的傀儡,最後巴哥阿斯要除掉傀儡大流世三世之時,反被大流世三世所殺。

但是同一時期出土的銘文,補充了大流士三世上位的細節,據其記載“有一位叛亂的王子,將會啓程去攝取王位,他將會行使王權5年之久”⑧顯然大流士三世可能與巴哥阿斯有一份協議,最後大流世三世上位之後,又將自己的昔日的盟友殺死。

但是大流世三世這一行爲並沒有得到波斯方面普遍認可,在波斯上一代國王阿塔薛西斯被殺之時,埃及當地總督就率先發動叛亂。隨後巴比倫也加入叛亂的隊伍,同時馬其頓先鋒部隊也進入亞洲。波斯帝國似乎就要土崩瓦解,但是大流世三世憑藉過人的軍事才幹和知人善用,很快就平定埃及與巴比倫的叛亂,同時壓制了進入波斯的馬其頓先鋒部隊。

顯然大流世三世是個危險的對手,他對亞歷山大的政策是放棄與馬其頓決戰,轉而採用邁農政策。那麼邁農提出的餓死馬其頓人的戰略成效如何呢?

對此美國學者漢森對伯羅奔尼撒戰爭中斯巴達入侵雅典時對雅典的破壞的研究是個很好的例子“漢森家住加利福利亞,那裡屬地中海式氣候,自己和家人經營農場。在自家地裡種植葡萄、油橄欖樹、果樹、麥子等。他親自試驗古人的蹂躪方法,發現耗時費力,效果不佳。葡萄藤很結實,油橄欖樹更結實,而且只要不連根拔起,就會長出新枝。放火燒麥子,也不容易”⑨。

實際上波斯人在伊蘇斯之後也是繼續進行焦土戰術,但是“亞歷山大渡過底格里斯河,而波斯人此時正在執行焦土戰術,他便派他的軍隊全力追擊:這樣波斯人就只能拼命自保,那些土地則免於毀壞”⑩顯然焦土戰術是無法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的。

正好在這時邁農因病去世,此時在巴比倫的大流世三世聽聞這個消息之後,召開軍事會議。提出兩個方案第一召集大軍,自己御駕親征與馬其頓決戰。第二個方案是任命一位能幹的將領帶領一支軍隊向海岸前進。顯然後一種方案是指代替邁農,將大量軍隊從海岸運到希臘本土。

在會上雅典傭軍將領查瑞迪穆斯提出:要把實力留下來控制亞洲,自己帶領一支10萬人的軍隊,其中三分之一都是希臘僱傭軍,就能完成大流士三世的第二個方案。這句話其實是在提醒大流世三世不要忘了,自己是靠叛亂上位的,那些波斯人是你潛在的敵人。這番話直擊大流世三世內心,他對此頗爲認同。

但是會上的波斯人確大爲不安,他們敏銳的意識到要是大流世三世同意這個計劃。那麼一旦成功,以後執掌波斯大權的無疑是這些希臘人。這種擔心不是沒有道理,古今中外都有不少類似的情況。

對此波斯貴族竭盡全力的反對這一方案,要求大流世三世御駕親征,這就使戰前會議變成無休止的爭吵。最後變成互相之間的辱罵,查瑞迪穆斯憤怒的辱罵波斯人,說他們都是娘娘腔。

大流士三世在聽聞後勃然大怒,立刻下令將查瑞迪穆斯斬首。很快大流世三世就爲自己的行爲後悔不已,但是爲時已晚。此時他已經無法在找到一位值得信賴又有能力的將領了。只能集結軍隊與亞歷山大決戰,通過這件事我們可以看出歷史的偶然性與必然性,邁農的突然離世是偶然,查瑞迪穆斯對波斯人的歧視,使得與波斯人發生衝突是必然。大流世三世對波斯人的不信任的必然因素,最種導致了馬其頓的決戰。

現在大流世三世開始召集他的大軍,如下表所述,其數量達到了30.4萬之多,但是現在普遍認爲這一數字過於誇大。一般認爲波斯軍隊應該在15萬左右。隨後他任命他的友人和親屬擔任低級指揮官。另一方面亞歷山大聽聞邁農要將戰爭帶到馬其頓本土,起初寢食難安。後來得知邁農死後,才消除疑慮。

大流士三世將部隊在巴比倫,集合完成之後,開始向着西里西亞前進。在到達索契這個廣闊的平原之後,安營紮寨等待亞歷山大的到來。另一方面亞歷山大,一方面不斷通過偵查兵偵查大流士三世的動向,一方面派出帕曼妞去進攻被稱爲敘利亞關口,帕曼妞成功佔領這一關口。

隨後將大流士三世在索契平原的消息報告給亞歷山大,同時建議亞歷山大不要在平原與大流士三世交戰,應該到達伊蘇斯在這裡等候大流世三世,在這裡不會有被波斯軍隊包抄的危險,亞歷山大同意了這一建議。

他留下了一支軍隊保證後勤,帶領軍隊與帕曼妞在伊蘇斯會和。自此雙方都採取了守勢,不過最終雙方又同一時間改變戰略。那麼雙方爲何改變戰略呢?

這裡先從大流世三世說起,關於他放棄平原進攻,古代作者自作聰明的認爲,大流世三世是驕傲自滿最後才發動攻擊。一些現代學者也支持這種看法,如伊朗學者阿卜杜.候賽因.扎林庫伯就認爲“大流士由於沒有實戰經驗,缺乏預見,把戰場選擇在山海之間的狹長地帶,致使伊朗騎兵無法施展,軍隊的人數優勢無從發揮”⑪。

但是筆者認爲應該從後勤的方面來考慮這個問題,首先大流世三世的軍隊糧食消耗是巨大的,一個波斯軍人每天要吃1.3斤麪粉,如此計算15萬軍隊一天消耗的免粉數量就達到97.5噸,這還不算馬匹和淡水數量。而此時已過收穫的季節。顯然當地是無法長時間供應如此龐大的軍隊的。

這個時候有人會說可以靠其他地方運糧食補給呀!但是我們要知道從後面運糧食到前線消耗是巨大的,對此《管子》記載:“粟行三百里則國無一年之積,粟行四百里則國無二年之積,慄行五百里則衆有飢色。所資之物,耗於道路,農夫耕牛俱失南畝,則百姓貧矣。” 同時《史記.平淮書》記載“作者數萬人,千里負擔饋糧,率十餘鍾致一石”所以這樣的後勤運輸是消耗更是巨大的,而此時的波斯可能是無法承擔這樣的消耗的。

而亞歷山大確恰恰相反,正如孫子兵法所言“食敵一鍾,當吾二十鍾;葸稈一石,當吾二十石。”更重要的是亞歷山大將軍隊分成多份,駐紮在波斯各地。這樣他的後勤壓力遠遠小於波斯軍隊。一但到冬天大流士三世不得不解散他的大軍,這樣他就沒有數量上的優勢了。

那麼亞歷山大又是爲何放棄狹路,而主動出擊波斯軍隊呢?筆者認爲主要就是波斯艦隊仍然對希臘海島的進攻,與和斯巴達人接觸。這就意味着希臘後方很有可能掀起一場叛亂,所以雙方都有持久戰的顧慮,最終走向決戰。

大流士三世爲了保證行軍速度,將自己的載重與後勤人員運到敘利亞的大馬士革,並且爲了保證做到出奇制勝,大流世三世向北迂迴。在行軍了150公里以後,波斯軍隊穿過巴克關與託普拉卡隘口,進入伊蘇斯北面切斷了亞歷山大與西里西亞的聯繫。

隨後率領大軍佔領伊蘇斯,此時正在行軍的亞歷山大“起初,並不相信大流士在自己後面,直到派出去偵查的部隊回報亞歷山大之後,他才相信大流士三世再伊蘇斯。亞歷山大對於這個局面覺得非常高興,趕快前往狹道去迎戰大流士,而大流士急於想使他的軍隊從這樣一個非常不利的地方脫身,回到從前的營地”⑫不過最終還是被亞歷山大堵在了皮納魯斯河。

對此大流士三世迅速佈置他的軍隊,此時他的軍隊由於沒有了載重與後勤人員與一部分軍隊,所以軍隊下降到10萬以下。

他的左翼佈置是,首先希臘僱傭軍正對着亞歷山大馬其頓方陣,左右兩翼佈置了卡達克重裝步兵(不過現在學者認爲是中裝步兵),這是在河岸邊的佈置。同時在附近右翼的山邊佈置一支步兵部隊,這支步兵部隊由於地形已經延伸到亞歷山大右翼的後方,同時還將河岸邊易於突破的地方都放上柵欄。

在他們之後是各民族組成的部隊。右翼佈置波斯大部分騎兵,還有一部分騎兵本來佈置在左翼的山邊,但是後來由於地形原因,放棄這一佈置將全部騎兵調到了右翼,同時還有一支步兵部隊。

關於大流士三世的戰術根據富勒的說法“寇修斯曾經寫道:“大流士所選擇的是一種騎兵的決鬥,因爲他相信方陣是馬其頓陸軍的主力。所以大流士的計劃似乎是想突破敵軍的左側面,然後從側面和後方攻擊馬其頓的方陣,最後等到馬其頓方陣解體之後,再將亞歷山大的部隊追逐到山地”⑬

那麼這裡就來談談波斯的騎兵,首先是騎兵的防護,阿里安記載“波軍的馬匹由於騎在他們身上裝備太重而疲憊不堪”這就說明波斯騎兵基本上全部披甲,並且按照昆圖斯的記載,所有的人與馬都護甲保護。

不過這有些不太可能,按後世帕提亞具裝騎兵佔騎兵比例十分之一來看,波斯具裝數量不會超過這個。並且我們考察一下戰場長度按照“卡利斯塞納斯曾說皮納魯斯河谷的寬度爲14斯塔德,也就是1.6英里”⑭將近2575米左右,按照馬其頓方陣士兵距離是1米計算,顯然大流世的數萬軍隊,必然是寬度遠長於長度,這對防禦非常有利。所以筆者認爲大流士三世的戰術是,中間擋住馬其頓的進攻,從左右兩翼夾擊馬其頓。

另一方面亞歷山大的軍隊,由於在各地駐防外加馬其頓本土也要防禦,所以其軍隊數量沒有格拉尼卡斯多,其數量可能在3.5萬人左右。與波斯比數量應該在1:2或者1:3這個數量。

其佈置按照阿里安記載騎兵與夥伴騎兵和馬其頓部隊,與帖沙利佈置在右翼由亞歷山大指揮,伯羅奔尼斯部隊與聯軍部隊佈置在左翼由帕曼紐指揮,之後由於擔心左翼將帖沙利騎兵掉到了左翼。按照狄奧記載“騎兵部隊位於全軍的前列成一線配置,命令步兵方陣仍舊保持在後面擔任預備隊”顯然亞歷山大還是使用的是格力尼卡斯河的戰術,不過按照阿里安的記載,騎兵過河交戰之後步兵也過河交戰。

所以我們有理由認爲第一線的騎兵寬度並不大,是以錐形方式佈置的。並且由於大流士三世的軍隊迂迴包抄亞歷山大的軍隊。所以亞歷山大“面對這一點他把右翼部隊一分爲二,將一部分軍隊用於反包圍大流士的迂迴部隊,這樣,他的右翼一線就分爲二股,形成叉狀,一股面對河對面的波軍主力和大流士本人,另一股朝向佔據了他的後方一些小山敵軍”⑮出於地形原因他的軍隊以斜形佈置。

隨後出於穩健考慮亞歷山大又從中央抽出兩個地方中隊,與輕裝部隊和一些希臘傭軍,包抄右翼被波斯包抄的那翼。再完成這些之後亞歷山大開始率領部隊發動進攻,起初他率領的騎兵慢慢的前進,以便加速的時候,方陣不至於斷裂。

但是進入波斯軍隊弓箭射程之內亞歷山大的騎兵開始加速衝擊,以此來降低弓箭對自己造成的傷害。同時增加騎兵的衝擊力。戰鬥一開始波斯的左翼用來,抵抗亞歷山大的卡達克步兵就因抵擋不住,被迫後退亞歷山大緊隨其後進行追擊。

同時波斯右翼的騎兵大概也是再這個時候發動進攻,因爲狄奧說雙方騎兵發生戰鬥,但是按照阿里安記載面對亞歷山大這一翼的都是步兵。所以這裡指的騎兵戰鬥是左翼發生的。此時方陣也過河完畢,由於亞歷山大的追擊向右擺,同時跟隨在後的步兵也跟着前進,他們很快就擊敗了波斯的後方部隊。

但是確使方陣出現缺口,“同時由於馬其頓陣線中央還未熾烈地投入戰鬥。而且由於河岸許多地方十分陡峭,因而未能保持陣線完整”這裡就是波利比阿所說的對方陣不利的地形,馬其頓方陣斷裂的時刻。

波方的希臘傭軍乘機衝了過來,此時的馬其頓方陣無疑相當於皮德納之戰的馬其頓方陣一樣,形勢非常危險。但是結局確不同。阿里安記載這裡的馬其頓方陣士兵決定不後退一步,英勇的與希臘傭軍搏鬥,其中有120名卓越的馬其頓人死亡。

此時作爲預備隊的馬其頓部隊他們“朝着斜前方的波斯僱傭軍和大流士本陣前進。他們把敵軍從河邊趕走,然後包抄已被擊破的波軍左翼,又斜插過去攻打僱傭軍,轉眼間就把他們砍殺一片”此時戰鬥的關鍵在於亞歷山大的騎兵部隊,他們勇猛的直衝大流士三世的本陣。

由萬名不死軍組成的波斯精銳部隊,這裡史料出現分歧。按照阿里安記載大流士三世再右翼一失敗就逃跑了,狄奧記載大流士三世英勇的戰鬥,其周圍的屍體堆積如山,最後被迫撤退。

目前狄奧的說法得到了越來越多的史學家認可⑯事實真相正如狄奧所說,根據“龐培伊法昂的住宅中有名的馬賽克所描述的情景,這當然是根據目證報告的同代的繪畫(可能是耶利多裡的菲羅謝努斯的作品)繪製而成的”⑰大流士三世在退出戰場之時,亞歷山並沒有急於追擊,而是回師一直等到馬其頓方陣脫離危險之後,才追擊波斯軍隊。

另一方面右翼的波斯軍隊起初與馬其頓軍隊戰隊的不相上下。後面在得知大流世三世逃跑之後也跟着逃離戰場。這場戰鬥結束之後,大流士三世失去了繼續遏對亞歷山大的能力。亞歷山大征服波斯東部再無障礙。

在《士兵拿7米長槍,戰馬兩條腿走路,馬其頓方陣的軍事秘密還有啥》說了獨眼安提勒與歐邁尼斯之間的戰鬥。現在讓我們繼續兩人之間的戰鬥,此時時間已經進入到冬季。

歐邁尼斯將軍隊分散佈置,用來應對冬季食物不足的情況。但是安提勒不打算拖延時間,他認爲應該乘敵軍分散成較小的部分的時候,將其分割消滅。對此決定從沙漠中行軍,出奇不易的進攻歐邁尼斯。

爲了保證出奇制勝,安提勒下令,在沙漠行軍夜間也不許點火。衆所周知,沙漠晝夜溫差大,晚上寒冷無比。安提勒手下的士兵起初還能忍受,後面根本無法繼續忍受這樣的寒冷,所以紛紛在晚上點燃火堆來取暖,最後竟然白天晚上都有士兵用火堆來取暖。

火光被沙漠邊緣的牧民發現,於是他們派遣信使騎着疾馳的駱駝通知了,離他們最近的將軍樸賽塔斯。從睡夢中驚醒的樸賽塔斯立刻通知其他人,召開緊急軍事會議。會上他提議由於軍隊分散的原因,應該立刻撤回遙遠的地方過冬。歐邁尼斯提出反對意見,他指出自己可以通過巧計讓安提勒的到來,拖延兩三天。讓他們的軍隊會和成一處,同盟將領們紛紛贊成這個提議。

歐邁尼斯當機下令“所有的指揮官要讓他們的士兵帶着生火的大甕,然後在對着沙漠的高地上面選擇一個地方,它的位置可以從各方面都能看得清楚,設立標誌用來劃出的是個周長七十斯塔德的廣大空間,然後他分配他們每個人有一個區域,命令他們在夜間點燃火堆彼此的間隔要有二十肘尺,保持明亮直到第一時辰,表示士兵這個時候還未入睡,忙着照顧自己的身體和準備食物,到了第二時辰火光暗淡下來,第三時辰只留少數幾堆火,經過這樣的安排,要是從一段距離外觀察,的確是一個貨真價實的營地;士兵遵照他的指示辦理”⑱。

安提勒在得知這一場景之後,大爲震驚他認爲,是由於叛徒出賣敵人才能知道他的計策。此時率領一支歷經千辛萬苦的軍隊,去攻打以逸待勞的敵軍是愚蠢的。只能轉入有人居住的地區,休養生息。

就這樣歐邁尼斯憑藉智慧又一次化險爲夷,他軍隊在安提勒耽誤的幾天之內大部分集結完成。此時的安提勒才意識到自己被騙了,正在他追悔莫及之時,發現歐邁尼斯的戰象部隊由於行動緩慢,還沒有與其會和。

對此安提勒立刻派出全部騎兵,與輕裝步兵用來截擊這支部隊。就在這支部隊快要得手之時,歐邁尼斯派出的支援軍隊將他們救出險境。幾天之後,兩軍在對立的位置開設營地,就這樣幾個月之後雙方開始這場決定命運的戰鬥。

安提勒將騎兵佈置在兩翼,右翼是由他兒子德米特里烏斯帶領4500名精銳騎兵,左翼是由培鬆帶領4500名騎兵,雖然雙方騎兵數量一樣,但是培鬆帶領的騎兵主要是爲了纏住敵人,拖延敵人。“這一側翼的戰術目標從一開始就不是克敵制勝,而是拖住敵人的兵力。在帕萊塔西奈戰役中,決定勝利的就不是這一側翼的部隊,但他們還是讓歐邁尼斯的右翼陷入苦戰。與此同時,安提柯及其子德米特里烏斯率領右翼取得最終勝利”⑲之後步兵方陣佈置在中間,戰象置於全軍最前面。

關於馬其頓方陣步兵間隔,“阿斯克列皮奧多德記述了方陣的3種隊形:“稀疏隊形,士兵左右間距1.96米(6英尺),“結盾”隊形,士兵前後左右間距皆爲30釐米(1英尺) ,“中間”隊形,士兵前後左右間距皆爲1米(3英尺)。稀疏隊形通常在部隊推進時使用,“結盾”隊形則用於應對進攻。至於間距是否會調整到頭挨頭或者肩並肩,阿斯克列皮奧多德並不清楚”⑳

隨後在方陣之前佈置了戰象,戰象的間隔按照慣例佈置了輕裝步兵。歐邁尼斯將騎兵主力左翼,同時在前方配備了戰象,用來剋制安提勒的戰術。步兵從中央開始由近到遠的佈置是,輕盾兵緊挨着是精銳的“銀盾軍”最後是僱傭軍和使用馬其頓裝備的軍隊。右翼配備戰力較弱的騎兵與戰象部隊。

戰鬥開始之前,銀盾軍方面派出一位騎兵到對面方陣面前,說:“你們這羣不知天高地厚的傢伙,竟敢在這裡耀武揚威與你們的父輩對陣?要知道我們在菲利浦和亞歷山大的麾下曾經征服整個世界,你們對於犯上作亂的行爲難道不感到羞辱?”這裡銀盾軍是在提醒這些人在犯上作亂,與反賊安提勒爲伍。

據希臘史料說這些銀盾軍年齡最年輕都在60歲,這種說法可能有些誇大其詞,這在古今中外都比較常見。言歸正傳,戰鬥發生在平原之上,雙方六萬人的移動導致,戰場沙塵遍地。安提勒靈機一動派米地亞和塔倫屯騎兵去搶劫歐邁尼斯軍隊的載重。這是處於決定性的勝利,不過要在戰鬥結束之後才能看出來。

戰場方面,歐邁尼斯方面的樸賽塔斯,在戰鬥還未開始之前,就帶領1500騎兵逃離戰場。使得歐邁尼斯騎兵對安提勒處於劣勢,但是歐邁尼斯仍然帶領騎兵部隊奮戰。雙方展開一場激烈的騎兵大戰,但是歐邁尼斯的戰象確遭到失敗,陷入不利的歐邁尼斯被迫撤離戰場,迅速繞到另一翼下令避免接受會戰。

另一方面步兵在交戰之初,可能與銀盾軍對戰的隊伍,心生愧疚,他們被銀盾軍有密集的隊形打的大敗而逃。歐邁尼斯得知營地遭到安提勒洗劫之後,發現樸賽塔斯並沒有走遠。希望他能夠迴歸戰場,但是遭到其拒絕。

安提勒將自己的騎兵一分爲二,一部分用來繼續對付歐邁尼斯,另一半部分用來對付這些銀盾軍。“不過這些步兵組成了一箇中空的方形陣,所有的長矛一致對外,這種陣型對於那些毫不動搖的持矛者而言,便是堅不可摧的防禦。他們沉着冷靜、不露破綻,撤退到了河畔的安全地帶,並在那裡開始斥責樸塞斯塔斯擅自脫離了左翼”㉑

最後這些陪歐邁尼斯奮戰的銀盾軍,因爲自己家眷和家產,背叛了歐邁尼斯。他們將歐邁尼斯帶到安提勒面前是,起初安提勒希望留他一命,讓他爲自己效力,但是最後還是將其殺死。

通過這兩場對戰,我們除了對雙方將領的戰略戰術有一種瞭解之外,還對馬其頓體系面對不同敵人,如何作戰也有一番瞭解。

參考資料

①德摩斯梯尼《第三次反腓力辭》

②⑦《滿文老檔》

③邵宥綦《清代馬上槍和弓箭手》

④⑮阿里安《亞歷山大遠征記》

⑤⑱狄奧多羅斯《歷史集成》

⑥《考工記》

⑧《朝代預言》

⑨何元國《雅典人如何打伯羅奔尼撒戰爭》

⑩波利艾努斯《軍略》

⑪(伊朗)阿卜杜.候賽因.扎林庫伯《波斯帝國史》

⑫普魯塔克《希臘羅馬名人傳》

⑬富勒《亞歷山大將道》

⑭西奧多.道奇《亞歷山大戰史》

⑯邁克爾·伯根《亞歷山大大帝》

⑰A.B.博斯沃斯《亞歷山大帝國》

⑲鮑勃.本尼特《亞歷山大繼業者戰爭》

⑳安格里姆等《圖解戰爭戰法(公元前3000~500)》與上文波利比阿所說,馬其頓方陣間隙不一樣,可能是因爲時代變遷導致的。

㉑詹姆斯.羅姆《王座上的幽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