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新增社融超2萬億元 未來金融數據有望逐步趨穩

本報記者 譚志娟 北京報道

5月新增社融超市場預期:6月14日,央行發佈的數據顯示,2024年前五個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爲14.8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少2.52萬億元。其中5月新增社融規模爲2.07萬億元,同比多增約5132億元,環比大幅多增2.14萬億元,社融增速回升至8.4%。

在業界專家看來,5月社融同比大幅多增,主要受政府債券融資拉動。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從同比看,政府債和企業債融資爲主要拉動因素;從環比看,政府債融資、表內信貸和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形成主要推動。”

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超在最新研報中也稱,5月社融超2萬億元增量主要是信貸和政府債券的支撐。

政府債融資方面,5月政府債淨融資1.23萬億元,同比多增6682億元,環比多增1.32萬億元。在溫彬看來:“近期政府債券發行節奏加快,對社融增速形成穩定支撐,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財政政策正加快落地,社融結構不斷優化。”

記者注意到,此前新增專項債發行節奏偏慢,但在5月發行迎來提速。數據顯示,5月地方政府共發行債券9036億元,環比增長163%,同比增長近20%,其中新增專項債券4383億元,環比增長396%,同比增長59%,同比、環比均出現較大漲幅。

與此同時,5月17日、24日也分別開啓了30年、20年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月內合計發行800億元。此後6—11月,還有20次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安排,年內將累計發行1萬億元,均將對社融有所支撐。

此外,在企業債融資方面,5月企業債淨融資爲313億元,同比多增2488億元,環比減少1394億元。溫彬認爲,這是源於貸款利率持續下行過程中,部分企業進行債貸融資渠道切換,在一定程度上延續了“債貸蹺蹺板”效應。

國盛證券的分析也稱,這可能與資產荒背景下,債券發行利率明顯下行,企業由信貸融資轉向債券融資有關。

展望未來,溫彬預計,後續看,6—9月爲年內債券供給相對高峰,單月淨融資或在1萬億—1.4萬億元之間,整體節奏相對平滑。伴隨專項債繼續放量提速、超長期特別國債延續發行、表內貸款投放企穩,年內社融增速或呈現先升後降的震盪走勢。

有業界專家表示:“在政府債券發行繼續保持較快節奏推動下,6月新增社融有望繼續保持同比多增。”

銀河證券還預計,社融增速拐點可能已經到來,將在三季度穩步上行至8.7%,但在四季度小幅回落至8.3%。

展望下半年,李超表示,預計金融數據與基本面的匹配度將略有提高,信貸在後續的多數月份將走勢趨穩,社融、M2增速有望穩中有升。

此外,從降低實體部門融資成本的角度,李超認爲:“預計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有較大概率繼續被引導下行,其作爲銀行報價,降準、降低存款掛牌利率等操作均可降低銀行負債成本,進而影響其LPR報價,LPR的下行將帶動實際利率回落,實體部門融資成本下降改善投資、消費情緒。”

銀河證券還分析稱:“貨幣政策多目標的平衡下,央行可能採取‘不一樣’的降息和前瞻性的降準。預計下半年LPR 可能有20—40BP(基點),MLF(中期借貸便利)有10—20BP 的調降空間,三季度可能前瞻性降準50BP。”

溫彬還表示,從金融數據可以看出,當前在主動“擠水分”的基調下,新增信貸和貨幣供應量數據表面上雖然增量不大,但在排除虛增部分後,金融數據更實、效率更高,與高質量發展要求相適應。

“伴隨貨幣政策適時加力、財政政策效果釋放,以及房地產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支撐大宗消費,需求端有望逐步好轉,信貸增量相應加大。”溫彬說。

溫彬還指出,從更長視角看,伴隨經濟更爲輕型化,信貸需求有所轉弱,監管將着力引導信用擴張模式從“高增速”向“高質量”轉變,信貸增長要從外延式擴張到內涵式發展。

“金融機構需積極謀變,挖潛有效需求,圍繞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加大支持,提供對新動能領域的助力。同時,在着力盤活存量資源、提升資金運行效率、大力發展直接融資的過程中,信貸總量和增速也會較前期有所回落,進而使得信貸質效與高質量發展相適配、融資結構與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相適配。”溫彬認爲。

(編輯:孟慶偉 審覈:郝成 校對:燕鬱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