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續/減塑從改變生活方式開始 臺客劇場林冠廷:嚴肅說教不如說故事

「我們不喜歡說教,臺客劇場不是教育頻道,我們想講的是人的故事。」對於環保,「臺客劇場」導演林冠廷表示,「在環保與便利之間要能夠取得平衡,我們說的話纔有人聽得進去。」他認爲,減塑是一種生活方式,但不能背離於經濟活動,除了從源頭改變生產方式,更需要企業一起響應,他希望用一種有趣的方式影響大衆,讓環保、減塑甚至是永續自然地進入大家的生活中。

臺客劇場導演林冠廷認爲,要談環保、減塑,首先必須找出兩者的平衡。圖/記者李政龍攝影

不少人看過林冠廷的影片才關注環保的議題,林冠廷坦言自己很開心能夠發揮小小的影響力,「但環保這件事情並不是我刻意去做的,我希望我的影片可以拉近人與人的距離,啓發世界、探索人性。」

林冠廷表示,自己一開始只是關注垃圾的問題,心想拍個影片來做做實驗,想不到一做就這麼久。他認爲要一般人關注環保議題並不容易,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讓大家愛上海洋,「人到了海邊,你就會開始想要珍惜自然環境;這時候我再告訴你塑膠就是破壞海洋的最大元兇,也許你會開始認同。」

林冠廷表示自己拍影片只是想要反映問題,讓更多人看見。圖/摘自臺客劇場粉絲團

改變生活方式就能實現減塑 買二手其實便宜又環保

換一種方式思考也許會有不同的結果,他表示,減塑從個人做起的最好方式就是把「想要」改成「需要」,例如衣服其實不需要買太多,林冠廷認爲一個人大概只需要5至7件衣服,包括2件冬衣、1件夾克還有3至4件襯衫,「務實地去穿衣服的話,就可以省下時間、空間,你家就會變成美美的咖啡廳或旅館,整個空間就可以很放鬆,所以這是一件相對的事情。」

再者,林冠廷認爲妥善利用二手市場,例如二手車、二手傢俱、二手手機與電腦、電視等,他自己也會買二手鏡頭,買來的東西不但價格便宜好用,又能兼具環保,也是一種循環經濟的實現方式。

但也不是每件二手的事情都很順利;林冠廷曾經拍過「挑戰三餐不花錢,吃陌生人的剩菜」的影片,他與老婆透過臉書社團「剩食終結者-吃不完找我」來尋找願意分享剩食的供應者與需求者,最後得到可能吃過的便當,卻因家人反對而造成便當的浪費,但他也因此提供一個對於「環保過於理想」的反思。

改變角度就能有更多不同的可能,他認爲減塑從個人做起的最好方式就是把「想要」改成「需要」。圖/記者李政龍攝影

從撿菸蒂探討環保 林冠廷:可以參考日本設置專用區

實驗影片拍了8年,這些年卻看到太多自私、負面的事物,大家都在搶資源,「於是我開始反思自己的自私;直到後來我找到自己的信仰,慢慢接受世界的好壞並存。」林冠廷年輕時樂觀、激進,總覺得可以透過自己來改變全世界,經過這些年的沉澱後,現在他轉而淡定、現實,希望透過更輕鬆的方式談看環保。

7年前林冠廷以拍撿菸蒂的影片引發討論,7年後他再次於天津街拍攝同樣的題材、並標記臺北市長蔣萬安,意外地天津街很外就引起政府注意而變得乾淨,「但下一個7年後呢?」他也曾想過去拍哪種品牌的菸蒂最多,但擔心擋人財路所以作罷。「也許我最近會拍『假如有人抽菸卻不亂丟菸蒂』的影片,我就頒獎給那個人。」

林冠廷曾以拍撿菸蒂的影片引發討論。圖/翻攝自臺客劇場影片 ※ 提醒您:抽菸,有礙健康

近4個月開始,林冠廷移居日本,開啓臺日兩地往返的生活,關於減少垃圾這件事,他發現抽菸文化的政策不同,也讓兩國之間的菸蒂問題有不一樣的發展。「在日本有指定吸菸區,因此他們的菸蒂可以集中處理,而臺灣卻沒有這樣的規劃,導致大家都在露天的地方抽菸,最後菸蒂就直接丟在路邊或水溝內,很可惜。」

林冠廷表示,他知道有人會說撿菸蒂、淨灘的活動治標不治本,但他強調自己拍影片只是想要反映問題,「4/21北一女舉辦的『濾計劃』在大安區設置煙筒,也許這中間會有一些答案,我也很好奇成效會怎樣,如果設置的不夠多會不會也沒差,這很有趣,我也會拍成影片來探討。」最後他直言希望煙商負起更多社會責任,或者政府監督更周全,以及更妥善地利用健康捐來做一些事情。

林冠廷的影片充滿實驗性質,沒有標準答案,留給觀衆更多思考空間。圖/記者李政龍攝影

從菸蒂、淨灘到媽祖遶境 臺客劇場反映問題:談環保不能忽略經濟

今年3月白沙屯媽祖進香,臺客劇場的團隊也跟進參加,並關注了垃圾處理的問題,雖然廟方有清潔服務,也有志工自發性地分類垃圾,但還是有很多信衆習慣選擇性挑選食物,先拿先贏、再把不喜歡的食物丟掉而造成浪費;另外也有一些服務的志工只提供瓶裝水,讓許多自備水壺的民衆被迫跟着製造垃圾,其實遶境活動還是有很大的減塑改善空間。

不過林冠廷話鋒一轉,坦言「經濟也很重要」,他說:「塑膠帶來的巨大的生活便利,更是許多企業賴以爲生的命脈,大家都需要塑膠,所以這是一個很矛盾的議題。就好像社區路邊阿公的柑仔店裡面有很多塑膠包裝商品,看起來很不環保,但沒有塑膠、阿公怎麼做生意?你怎麼可能爲了環保就不照顧生活?所以永續經濟跟世界經濟非常有衝突。」

林冠廷表示,拍影片只爲了說故事,透過自己的觀察角度,提供更多思考的空間。圖/記者李政龍攝影

真正的永續要從源頭做起 更需要企業一同參與

林冠廷認爲,環保的成本太高,畢竟很少企業會願意犧牲利益來做環保,例如之前出過從玉米提煉出的塑膠就是一個例子;如今的碳權、碳費與碳稅也許會是一個開始。對於企業的減塑與永續的建議,林冠廷總是喜歡從生活中舉例,除了現行的折價環保杯外,便利超商也可以思考、建議人氣品牌的飲料商推行桶裝飲料,透過降低成本與折價方式,讓消費者更願意積極參與減塑。

林冠廷表示:「談環保不如減塑,而減塑的最佳做法就是『從源頭考慮回收再利用來達到永續』,很多人並不知道塑膠並非單一成分組成,因此回收上有困難,近期我們也跟很多業者合作、探討單一材質的可回收塑膠製品,只有在製造端的就開始思考再利用的價值,才能真正達到永續。」

歷經這些年的沉澱後,現在林冠廷不再像年輕時激烈,轉而淡定、現實,希望透過更輕鬆的方式談看環保。圖/記者李政龍攝影

※ 提醒您:抽菸,有礙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