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億換一個夢,“辭職”籃協主席僅6天的姚明,已經走上了另一條路
說起姚明,在中國籃球界上做出許多貢獻的他,可謂是很多人心中的偶像。
其實他本該靠着接一些廣告就可以安度後半生,但如今的他卻拿着自己的錢補貼協會。
出錢出力,最後卻要擔上所有比賽不力的結果。
早期出名
姚明也才45歲,但對於籃球運動員來說這個年紀已經太老了,更別提籃球運動員一般都是負傷。
他的父親原本是上海隊主力中鋒,這也導致姚明剛一出生就是巨大兒。
他的媽媽生他生的非常費勁,從清晨五六點鐘被推進去就開始了漫長的待產過程。
直到下午,夕陽都快落山了,他才降臨這個世界。
當時的他重達10斤2兩,就足以看出他媽媽生他生的多麼費勁。
而且他生下來左耳就有缺陷。也能從這個體重看出未來他肯定能長個好個子。
不過這也是必然的,因爲姚家本來就流淌體育的血液。
雖然如此,但是他家經濟卻十分困難。
他的父母兩個人每個月加起來都賺不了80塊,這對容易對平常的日常生活都非常困難。
更不用說姚明還非常能吃。
他從小時候就食量驚人,剛上小學,身高就已經1.47m了。
街坊鄰居也都覺得他是打籃球的好料子。
姚明的爸爸媽媽又何嘗不知道呢?
但是爲了保護兒子不受傷病的侵擾,他們只求兒子夠通過學業走上成功的道路。
直到姚明已經1米7,但那時的他也才8歲。
這樣的身高和年齡,讓很多體校的教練都非常希望收入麾下,於是一次又一次的上門拜訪。
剛開始他的父母堅守己見,絲毫不爲所動。
但是誰知,自己的兒子雖然個子高,性格卻溫和靦腆。
他在學校裡,這樣的性格是容易被欺負的。
果不其然。
他在學校遭遇了同學們的欺負,不僅被踢了兩腳不還腳,那些人還惡意的告狀。
他的媽媽見狀十分心疼,於是才意識到或許體校是一個可以磨練人的地方。
於是他不顧兒子的反對,將他送入了體校。
姚明從此開始了自己的籃球生涯。
雖然他非常有天賦,但他並不喜歡籃球,每天也只是重複着體校的訓練,遵守着教練的規則。
直到國家體委籃球司司長楊伯鏞的出現。
當時他被看作是最有天賦的,於是在司長出差的時候,教練就讓他見了司長。
誰知司長看了他,卻並不覺得他非常有天賦,而是對另一個孩子非常感興趣。
那個孩子就是王治郅。
他提起這個孩子來可謂是讚賞有加。不僅誇他的身姿,還誇他出色的球技。
於是這個名字就讓姚明深深的記住了,他也明白了,在這裡不競爭是不行的。
在看到1996年的亞特蘭大奧運會上,王治郅縱橫馳騁的姿態時,姚明許下誓言,“我要成爲像王治郅一樣的天才,成爲世界上最好的中鋒!”
開啓籃球生涯
從那一刻,他就正式開啓了自己的籃球生涯。
儘管16歲的他已經有2米18,但左耳失聰,肩膀窄,臂展小,這些都是他的缺點和弱勢。
更不用說小時候營養不良,導致骨密度不足,極易骨折。
這些都束縛着他在籃球場上的發揮。
但他也並沒有放棄,而是選擇克服這些。
因爲技巧不足,他就反覆錘鍊運球、投籃、防守技巧。
又因爲自己身體不那麼強壯,他就每天必喝牛奶,只爲了增強骨密度,彌補自己身體的短板。
不僅如此。他還從不熬夜。
1997年的上海八運會,姚明迎來了與偶像王治郅的首次正面交鋒。
當時的王治郅,已是聲名遠揚的籃壇巨星,而姚明還只是初露鋒芒的籃壇新星。
儘管如此,但姚明在賽場上毫無懼色。
他充分運用自己的長處,剛開始就送上兩記蓋帽,不僅打出了自己的風格,也打出了自己的氣勢。
這次交鋒,姚明聲名鵲起,成爲了籃球界的焦點。
在這之後的5年,兩人在賽場上不斷交鋒。
最後因爲王治郅過於聚焦姚明,錯失一分,也讓姚明一舉從CBA上了NBA的大舞臺。
剛進NBA,現實就給他潑了一盆冷水。
他的首場比賽就失利了,這讓很多觀衆都嘲笑他是“水貨狀元”。
巴克利更是在公開場合大放厥詞,以姚明單場能否拿到19分作爲賭約,肆意羞辱。
還說姚明要是贏了,他就親吻驢屁股。
姚明聽了並未沒有生氣,而是神色從容,幽默迴應道:“那我就每場拿18分吧。”
看似輕描淡寫,實則暗藏鋒芒。
果不其然,沒過多久,姚明便用實打實的賽場表現狠狠回擊了所有質疑。
在那場比賽中,他不僅砍下了20分的成績,還讓巴克利實現了賭約,真的親吻了驢屁股。
而姚明面對這場“勝利”,卻真誠地稱讚巴克利是一位值得尊重的球員,有資格提出質疑。
從那以後大家對他開始有好感。
但真正讓大家對他刮目相看的是另一件事。
同樣是一場比賽,奧尼爾對姚明發出挑釁。
但姚明並未逞一時口舌之快,而是將所有精力聚焦於比賽。
當然,憑藉紮實腳步、靈活轉身、精準投籃,他與與奧尼爾展開激烈博弈。
用出色的賽場發揮,讓所有質疑者乖乖閉嘴。
賽後,姚明還特意關心奧尼爾受傷的腳,精心挑選賀卡寫下祝福,派人送至奧尼爾手中。
從此,兩人關係緩和,從針鋒相對的對手,逐漸轉變爲異國知己。
不僅如此,他在外國的地位是非常高的。
不僅擁有自己的歌,還到處都是他的粉絲。
他的確值得讓別人喜歡。
因爲他非常謙遜,在餐廳用餐時,粉絲上前問他能不能給自己的朋友說句生日快樂,他以耐心的等待並答應了。
他毫無明星架子。
壯志難酬,遺憾退場
到2017年,他決定出任籃協主席。
爲了這個,他毫不猶豫地推掉了中國人壽價值不菲的3年代言,還將個人贊助商資源無私挪給了CBA。
代言費每年四個億,可以說都給了CBA。
他這相當於自己出資。
作爲主席的他,深知男籃的弊病,剛上任他就開啓改革舉措。
由他提出的“雙國家隊”模式橫空出世。
這樣的方法不僅打破傳統選人用人格局,還挖掘出一大批極具潛力的籃球新人。
他的決斷,激發起球隊內部良性競爭氛圍,讓新鮮血液源源不斷注入國家隊。
除此之外,他還在青少年羣體這片“希望田野”裡,開展小籃球運動,成立“姚基金”。
這樣的付出是嘔心瀝血的。
但奈何中國男籃下滑之勢早已難返回。
2019年世界盃,在中國男籃家門口舉辦。
這本是衝擊奧運會資格的絕佳契機,全國球迷都滿懷期待,翹首以盼。
賽場上的男籃隊員們卻狀態低迷,關鍵場次接連失利。
最終錯失直通奧運會入場券。
賽後,面對記者尖銳犀利的追問,姚明卻毫不猶豫地回答道:“我!”
簡簡單單一個字,他獨自扛起這份慘敗帶來的重壓。
在這之後,他也曾迅速調整策略,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諸多補救舉措成效難達預期,男籃依舊在低谷徘徊。
杭州亞運會,男籃家門口衛冕之戰,多少人的期待,卻再次折戟沉沙。
幽默背後,滿是不甘與遺憾。
那是壯志未酬的無奈嘆息,也是對中國男籃現狀的痛心疾首。
其實他做的已經夠多了。
卸任前,面對記者關於“中國男籃如何做出改變?”的疑問,姚明神色凝重。
良久,他才意味深長地說出這條路的難走。
這是要做一場大手術,不是小修小改可以達成的。
的確,人才的選拔機制,聯賽運營體系,體教融合難題……
這是包括整個籃球社會生態的系統性“頑疾”。
這裡的複雜,絕非簡單更換教練、調整陣容這般小修小補就能藥到病除。
更況且,籃壇人才匱乏,早已成爲全球籃球領域共同面臨的棘手難題。
在中國,像姚明易建聯他們這般能站在世界舞臺熠熠生輝的頂尖選手愈發稀少。
姚明作爲主席早已殫精竭慮、傾盡全力。
你對姚明有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