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億人“飯碗不保”?高盛:AI將對全球經濟增長產生深遠影響
自AI技術誕生以來,關於AI搶人類飯碗的討論就層出不窮。儘管圍繞生成式AI的潛力存在許多不確定性,但毋庸置疑的是,它已經能夠創造出媲美人類的作品,並能打破人與機器之間的溝通障礙。高盛認爲,這標誌AI技術的一次重大飛躍,並可能對全球宏觀經濟產生深遠影響。
高盛Jan Hatzius分析師團隊在上週發佈的研報中指出,若生成式AI能夠兌現其承諾的能力,勞動力市場可能遭受巨大沖擊。
根據高盛對美國和歐洲職業任務數據的研究,當前美國大約有三分之二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AI自動化的威脅,生成式AI很有可能取代四分之一的崗位。全球範圍內,生成式AI可能讓3億個全職工作崗位面臨“自動化”。
但與此同時,高盛指出,AI帶來的“自動化”更多能通過創造新的崗位彌補它替代掉的崗位,這在很大程度上將是長期就業增長的主要來源。
據高盛估算,生成式AI將在未來十年內使美國的年勞動生產力增長接近1.5個百分點,並最終可能使全球GDP年增長率提高7%。
高盛利用ONET數據庫超過900個職業的任務內容(後擴展到歐洲ESCO數據庫的2000多個職業),評估了AI勞動節約自動化可能涉及的職業和行業份額。
基於對生成式AI可能應用場景的現有研究回顧,高盛認爲ONET數據庫中的39個工作活動中有13個面臨AI自動化的風險,但值得注意的是,那些從事戶外工作和體力勞動的勞動力不會被AI自動化。
全球範圍內,按就業權重計算,高盛估計將有18%的工作或許會被AI自動化。
儘管AI對勞動市場的影響可能十分顯著,但高盛指出,多數職業和行業僅部分面臨自動化的風險,因此更有可能被AI補充而非替代。
高盛認爲,至少有50%的重要和複雜任務面臨自動化的工作可能會被AI取代,而10%至49%任務面臨自動化風險的工作更有可能被AI補充,AI暴露率在0%至9%的工作不太可能受到影響。
在高盛的基準假設下,美國當前就業總量中有7%可能被AI取代,63%可能被AI補充,而30%可能不受影響。
有代替,更多的是補充?
高盛認爲,AI驅動自動化提高全球GDP的途徑主要有兩個:提高現有工作效率、淘汰掉落後崗位刺激新崗位產生。
高盛指出,從二戰後的前半期開始,技術變革以大致相同的速率置換工人和創造新的就業機會,但自1980年代以來,新就業機會的創造速度未能跟上工人置換的速度。
這些結果表明,如果AI對勞動市場的影響類似於早期的信息技術進步,那麼生成式AI在短期內對勞動需求的直接影響可能是負面的,但它對勞動生產力增長的影響仍然是正面的。
高盛估計,大約7%的勞動力面臨完全失業的風險,但他們中的大多數能夠在稍微低產出的崗位上找到新工作。那些受到AI自動化影響的員工會體驗到與現有預測相一致的生產力提升,這種影響預計將在大約50%的企業採用生成式AI技術10年後顯現。
基於這些假設,高盛預計,廣泛採用生成式AI可能會使整體勞動生產力年增長率提高約1.5個百分點,與最近的年均1.5%增長速度相當,這與電動馬達和個人電腦等變革性技術帶來的影響相似。
在美國,生成式AI可能會使生產力增長的提升可能輕鬆達到0.3到3.0個百分點之間。具體取決於任務的難易程度、自動化的普及率以及採用的速度。
比如,在AI能力較弱的情景下,預測的勞動生產力增長速度將降至每年0.3個百分點。如果AI更加強大,增速將升至每年2.9個百分點。
再比如,假設沒有勞動力被替代,生產力增速預計降至每年1.2個百分點,如果有相當大比例的勞動力被替代,生產力增速將升至每年2.4個百分點。
總而言之,高盛指出,儘管存在不確定性,生成式AI的發展和應用預計將在大多數情況下對全球經濟具有顯著的推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