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萬億一砸,經濟有戲了!

這次央行搞一波,財政搞一波,瞬間讓人看到了經濟起來的希望。

據路透社報道,昨天(9月26日)高層開完月度的ZZJ會議,財政將發行2萬億特別國債去支持今年的經濟增長,同時誓言阻止房地產市場繼續下滑。

與此同時還有一些其他的配套措施:

部分專項債資金用於補貼居民消費和企業的設備更新;

專項債收益用來向二孩家庭每月補助800塊;

給中小企業減稅、發放就業補貼;

不得不說,這一波經濟政策跟以往完全不一樣,打蛇也打到了七寸。

首先,這一波經濟政策很成體系,跟之前零敲碎打的感覺完全不一樣。

看核心政策出臺的時間線:

週二,央行降準、降息以及新開發的兩個貨幣工具——給整個經濟塑造了更寬鬆的環境、也提供了更多的流動性。;

週三,給6大行補充資本金1萬億——夯實了金融穩定的根基,讓銀行更有能力去化解地方和房地產風險;

週四,財政額外多花2萬億去補貼居民消費和緩解地方債務——思路一改往日“重投資輕消費、誰家的孩子誰抱走”的想法,開始靠居民消費和地方擴張支撐物價上漲的邏輯擺脫TS。

很明顯,整個措施是緊密的、高度協調的、系統的,不再是以前只針對上述中的某一項出來的“一攬子”舉措,而且每一項都直指關鍵痛點。

其次是這一波高層的態度,很着急也很堅定,跟之前也不一樣。

具體表現有:

報告出來的時間比平時早幾個小時,而且剛好卡在下午開盤。

報告的字數只有1,200個字,比之前平均少了800多字,用詞更積極,原來‘審慎’等常用語變成了“要有力”,要出的措施用詞也更具體了。

更重要的是,態度上直面問題,原話是:“新情況、新問題”要求我們增強“責任感、緊迫感”。

總之,在這個即將開啓的十一長假、經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這麼一出手,總算讓苟了一年的我們看到了曙光。

那麼可能就有人問了,這次真的能行嗎?

我認爲起碼靠譜多了。

首先,自上而下看,當前我們經濟盤活的源頭是什麼?是地方財政擴張,疏通資金向下流動的通道。

這幾年因爲化解地方債務,高層限制了地方投資擴張的能力,依靠地方投資和消費往下流向中小企業的錢被“鎖住”,企業自身週轉資金的能力大大下降。

加上房地產下滑引發的一些列問題,導致原來整個經濟中最大的兩個水源被堵死,從而無法通過管道向田間地頭灌溉。

現在拿出1萬億主動幫地方化解債務,這就能讓地方騰出更多的資金和精力去支持經濟,改善居民對未來的預期。

如此一來,地方財政這個關鍵水源被激活,水就能流動了,普通人就有機會通過就業接到水。

其次,自下而上看,當前經濟不能自行運轉的關鍵是什麼?是消費不足,支撐不了價格,企業沒勁擴張。

有了財政向居民消費補貼而不是向企業生產補貼,整個國內的商品價格不至於一直在低價的魔咒中內卷。

企業利潤有了支撐就會有擴張、招工的動力,普通人就業就能慢慢好起來,從而讓市場形成“收入上去——消費增加——企業擴張——”的正向激勵。

所以,這次財政政策雖然一口氣弄了2萬億,看上去並不多,但花錢的方向一變,效果跟之前比必然事半功倍。

保持這種態度和有效的行動,後續再跟上,拉昇人們的信心,讓錢不一直躺在銀行的定期賬戶裡、不在國債的泡沫裡廝殺,一定會比之前好很多的。

至於大家關心的房地產,我認爲核心還沒解決,但在往好的方向發展。

爲何說還沒有解決?

之前多次說了,房地產的首要問題在於解決開發商的流動性,其次是長遠地解決老百姓手裡有錢可買的問題。

這次高層態度堅決,但拿出的方案還是依靠“央行催着銀行給開發商提供資金週轉+高層催着地方向銀行借錢、下場買房”這兩個核心手段。

可是,這兩個方案效果如何,每個月的房地產數據早已給出了答案。

究其原因,一個是沒有解決開發商資金短缺的商流動性問題,一個是沒有考慮地方自顧不暇的現狀。

具體來說,靠央行催着銀行給“白名單”貸款,忽略了在高層房地產去槓桿+房價下滑的背景下,銀行根本沒有動力也不願意給開發商提供資金。

你隨便問一問身邊銀行的朋友,幾乎都會說開發商手裡沒有瓷實貨做抵押,信用在下滑,不敢貸。

靠上面催着地方向銀行借錢、下場買房,忽略了地方此時自身化債纏身,沒有更多的資金能力,其買房租賃收益(機構測算2.5%左右)也很難引起他們的興趣。

那麼爲何說房地產在往好的方向發展?

原因有二:

其一,高層態度明顯比之前更具體、更堅決,這次專門提出了錨定物——房地產市場“停止下跌”。目標明確就好辦事了。

其二,對地方和消費的大力支持會整體穩住經濟,從而間接地支撐房地產市場。

所以,筆者認爲關於房地產的支持政策還沒有結束,還會繼續。

也希望,這會是一個有效的、好的開始。

加油,繼續往這個方向上使勁~~

這幾年世界變化太快了,以前的很多路徑都失效了,可能顛覆了很多人的傳統認知。比如,房地產的週期變化;比如,證券市場上之前哪裡有見過國有大行連漲兩年的。

我們不能光忙着見證歷史,而要跟隨變化的腳步,不論生活、工作還是投資都要做出相應的變化。

THE END

來源: 米筐投資(ID:mikuangtouzi)

作者:和卿

轉載請註明來源及作者 侵權必究